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6卷  第2期

环境场对近海热带气旋突然增强与突然减弱影响的对比分析
黄荣成1, 2;雷小途2
2010, (2): 129-137.
摘要:
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法对近海突然加强(RITC)和突然减弱(RWTC)两类热带气旋(TC)的环境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 两类TC形势场差异较明显,且影响RITC的南亚高压比影响RWTC的南亚高压强。(2) 突变前后RITC有充足水汽供应配合较强辐合及上升运动,TC不断获得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得损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和加强,高层辐散突变后减弱,使得TC能量得以保存和聚集,暖心结构被不断增加的潜热能所加强,有利于TC强度的爆发。(3) RWTC突变前后中低层上升运动减弱,中低层辐合变化不大,且由于水汽供应不足,TC获得的凝结潜热不足以补充TC自身的能量损耗,并且高层的上升运动及辐散突变后均加强,这些均有利于TC中心高层暖心热量不断减少,从而促使TC强度快速减弱。
局域Hadley环流及其与太平洋SST异常的联系
秦育婧;王盘兴
2010, (2): 138-146.
摘要:
使用1979—2001年ERA-40月平均经向风计算了季风区(60~140 ?E)及Ni?o区(160 ?E~120 ?W)的质量流函数,并分析了两区Hadley环流的气候特征和强度变化,研究了Hadley环流强度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联系。结果表明:(1) 季风区气候态Hadley环流强于Ni?o区,环流位置偏北,夏半年尤为明显,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分布不均和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区的存在;(2) 局域Hadley环流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3年来两区强度大致呈反相变化;(3) 局域Hadley环流强度与太平洋海表温度关系密切,1月季风区(Ni?o区)环流强度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Ni?o综合区海表温度负(正)相关,而与围绕着Ni?o综合区的c型区域海表温度正(负)相关,7月与1月的相关型基本一致,负相关比1月弱,特别是季风区;(4) ENSO事件对两区Hadley环流强度有不同影响,El Ni?o事件时季风区Hadley环流减弱、Ni?o区Hadley环流增强;La Ni?a时刚好相反,且Ni?o区的异常更明显。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陈欢欢1, 2;吴兑1, 2;谭浩波1;李菲1;范绍佳2
2010, (2): 147-155.
摘要:
使用2001—2008年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等,制定统一标准统计并详细列出了2001—2008年的灰霾与清洁过程清单,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通过天气学分析方法以及矢量和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天气形势以及珠江三角洲近地层风对严重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的影响。(1) 低能见度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尤其与复合污染密切相关。(2) 无论是灰霾过程还是清洁过程,用大气能见度和API作为两个参考指标所选的过程所分布的季节是非常一致的,但具体时段不尽相同。(3) 典型灰霾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4月,造成灰霾的天气形势主要是高压变性出海。典型清洁过程分布在每年的10月—次年3月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以及5—9月的雨季,其影响的天气形势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台风影响。(4) 矢量和的分析说明灰霾过程与气流停滞区关系密切,而清洁过程则与强水平输送有关。
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陈静1, 2;吴兑1, 2;刘啟汉3
2010, (2): 156-164.
摘要:
使用2004—2007年广州地区番禺、东山和南沙站3 套能见度仪和3 套自动气象站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3地低能见度事件的年、季和日变化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近年来广州地区轻雾(雾)出现频率总体较低且日数偏少,霾天气高发期在10月—次年4月、7月极少出现,年变化特征明显。番禺低能见度事件以5~8 km的情况居多,东山和南沙则以8~10 km的轻度视程障碍为主;但同期番禺≥10 km的日数百分比增长最显著,意味着当地能见度有明显好转。低能见度事件多见于70%≤RH<90%的中高相对湿度范围,RH<30%的低相对湿度情况下未曾出现视程障碍现象;番禺和东山的低能见度事件有随RH减少而增多的趋势,南沙则大致相反。对比分析有代表性的旱、雨季发现,(极端)低能见度事件多在早晚发生,日间能见度低值区则一般出现在正午前后,日变化特征明显,且旱季更显著,同时以番禺最具代表性。总体上广州地区的低能见度事件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IPRC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预测能力的初步检验
苏志重1;余锦华1;孙丞虎2;任福民2;王玉清3, 1;梁潇云2
2010, (2): 165-173.
摘要:
利用夏威夷大学IPRC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主要气旋活动季节(6—10月)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及其大尺度环境场进行了17年的模拟试验,检验了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潜在季节预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大尺度环境场具有较好的刻画能力,模拟的热带气旋年生成频数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77,季节内各月生成频数相关系数为0.82,显示出良好的潜在预测能力;生成源地分布与实况较一致;总能量(PDI)的年际变化趋势模拟也较为理想。但模拟的路径频数在南海地区明显偏多,北上热带气旋偏少,最大风速的峰值区间模拟效果较差。
南太平洋6—8月SST异常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和SAM的联系
孙密娜1, 2;管兆勇1;张蓬勃1, 3
2010, (2): 174-180.
摘要:
利用1951—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提取了南太平洋6—8月SST异常变化的两个主要模态,结果表明:EOF1主要反映了ENSO信息,EOF2与南半球环状模(SAM)存在关联。EOF1以年际时间尺度变化为主,EOF2的周期接近于年代变化。EOF1的时间序列与同期Ni?o3指数存在显著相关,EOF2的时间序列与3—5月SAM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分析EOF1、EOF2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场,得出6—8月南太平洋SST出现西低东高型分布的年份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出现西高东低型分布的年份则降水偏多。3—5月出现中纬度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偏低,而赤道中太平洋SST异常偏高分布型的年份,我国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出现相反的分布型则降水偏少。
热带气旋自同化技术试验研究
郝世峰1;潘劲松1;崔晓鹏2
2010, (2): 181-186.
摘要:
针对数值预报初始场的热带气旋普遍偏弱,BOGUS技术不能提供气旋内部中小尺度结构信息的问题,提出了热带气旋自同化技术,利用初始场中的热带气旋风场和台风报文中的7级和10级风圈半径,构建人造热带气旋风场,并利用3维变分同化方法得到新的初始场。该方法的优点是在获得新的初始场中尽可能保留背景场中热带气旋的风场结构信息,同时又使气旋得到加强。从4个个例的72 h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同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优于BDA方法。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价值。
支持向量机在AMSU-A临边调整中的应用
谭永强1, 2;费建芳1;张少洪2;徐宏2
2010, (2): 187-193.
摘要: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方法,对AMSU-A进行了临边调整试验。利用全球廓线数据集和快速辐射传输模式计算的理想亮温资料,以及 AMSU-A全球实际亮温资料的分析表明,临边效应增大了窗区通道边缘视场的亮温,减小了5~14通道边缘视场亮温。临边效应对于各通道影响明显,且随着视角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理想试验分析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于窗区通道调整效果改进较多,对于通道5~14,同样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除窗区通道1、2、15边缘少数视场外,各视场调整均方根(RMS, Root Mean Square)误差在AMSU-A仪器噪声范围之内。对实际资料的试验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调整效果同样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华东地区近50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灾害的关系分析
白爱娟1, 2;刘晓东2
2010, (2): 194-200.
摘要:
利用华东及周边地区113个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量资料计算了该地区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华东地区降水量、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北部的降水量集中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降水量集中期超前于北部地区1个半月左右,体现了华东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上显著的地区差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华东地区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降水量集中度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降水量集中期有普遍推后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江西和河南南部。华东地区的降水量与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在降水量偏多的年份里,通常降水量集中度越强其降水量集中期偏迟。从年际变化看华东地区降水量时空的不均匀分布,导致降水极端事件频繁发生,是近年来旱涝灾害增多的一个原因。
近134年上海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周伟东1;朱洁华2;梁萍3
2010, (2): 211-217.
摘要:
使用上海1873—2006年共134年冬季气温资料和1961—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海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百余年来上海冬季气温有3次明显的增温过程和2次降温过程,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增温趋势,其中1970年代以来增温幅度最大。上海冬季气温具有2年、40年和80年的变化周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发生增暖突变。134年间上海冬季平均日数显著缩短,趋势倾向率为-1.6 d/(10 a)。上海冬季气温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城市化双重作用的结果。上海冬季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温度和全中国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使得上海冬季气温增暖,局地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也对上海冬季气温起到了一定的增温作用。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上基地选址的气象条件分析
王明洁1, 2;张小丽2;李兴荣2
2010, (2): 218-222.
摘要:
在分析深圳50多年来8月高影响天气的基础上,利用自动气象站网和海上实时观测资料,用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海上基地三个选址方案:桔钓沙、沙鱼涌和官湖海域的风环境场进行对比,重点分析首选方案桔钓沙海区域的8月风场变化情况,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上基地选址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桔钓沙海域风速比陆地大,平均风速>3 m/s,极大风速<20 m/s的概率>90%,风向摆角符合赛事要求的概率>80%,说明桔钓沙海域风环境能够满足海上赛事的要求;通过对典型形势场数值模拟,桔钓沙海域的风速比沙鱼涌和官湖海域大,且风向稳定,风向摆动小,在三个待选方案中为最佳方案。另外,分析还发现桔钓沙海域海陆风效应明显,比赛安排在10—17时更适宜。
近57年广东地区度日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
郝全成1, 2;孙周军3
2010, (2): 223-226.
摘要:
利用1951—2007年广东省韶关、汕头、广州、湛江4个代表站逐日平均气温,计算了月平均、年平均热度日(HDD)和冷度日(CDD)。结果表明广东地区HDD集中在每年11月—次年3月,以1月最大,并具有明显的纬向特征;CDD集中在每年4—10月,以7月最大,纬向特征在7—8月最不明显。各地年HDD、CDD与年平均气温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各地HDD多年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布特点为南北低,中部和东部高;CDD多年变化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布特点与HDD相同。HDD与平均气温具有反位相变化趋势,随着气候增暖广东地区HDD将趋于减小,CDD将趋于显著增加,夏季用于制冷降温的能耗将增加。
近57年江苏省雷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刘梅;魏建苏;俞剑蔚;张备
2010, (2): 227-234.
摘要:
利用江苏省1951—2007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和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江苏省近57年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周期性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不同保证率下初终期分布。结果表明:江苏省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雷暴日数的减少。而春季的多年变化不明显。江苏省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约2天。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雷暴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1960年代初、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中期,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后期。负距平期主要出现于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后期—本世纪初期。不同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存在明显地区差异,5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中旬—4月上旬(9月上旬—下旬),8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下旬—5月上旬(10月上旬—下旬)。在周期分布上,江苏8~10 a以上的周期都相对比较稳定且具有全域性,而相对较短的周期一般都不具有全域性,从长周期分析江苏地区近几年年雷暴日数各地均处于偏多的周期内。
近36年湖南省干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张剑明1, 2;章新平2;黎祖贤3;张健2;肖艳2;刘燚2;周伟4
2010, (2): 235-241.
摘要:
利用湖南省80个测站1970—2005年降水和蒸发资料,采用REOF、小波分析和M-K突变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干湿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干湿存在4个干旱区域和3个湿润区域,除湘南、湘西和湘东部分地区外,其余地区有变湿趋势。根据EOF和REOF分析,湖南省干湿空间分布既有全区一致性,也存在南部和北部及湘中与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湘南湘西南、湘北、湘中、湘东北4个异常区,且各异常区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有一个由干向湿的转变过程。除湘中区外其他各区域1970年代中期以前和1990年代之后处于湿润时期,1980年代处于干旱时期。湘北区和湘中区存在2.6、5.3和11.6年的周期干湿变化;湘南、湘西南区和湘东北区存在2.6、7和16年的干湿变化。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吴迪生1, 2;张娟1, 2;刘增宏2;俞胜宾1;周水华1, 2;张文静1, 2;王文娟1;冯伟忠1, 2
2010, (2): 242-249.
摘要:
为探索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SOTA实测资料,对TC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同步西太平洋TC个数不存在线性相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1月SOTA滞后5~7个月影响西太平洋的TC;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1月的SOTA出现正(负)距平值时,当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TC生成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是主要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当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位置偏北(南),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空对流加强(减弱),对台风生成有(不)利,台风生成平均位置偏西(东),TC的个数偏多(少)、偏强(弱),易于出现西行(东北转向)路径为主;南海中北部2月SOTA出现偏暖(冷)年,当年南海TC生成日期偏早(晚)、数量偏多(少)、偏强(弱)是主要现象。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对TC影响明显,时间滞后。
台风“风神”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李彩玲1, 2;寿绍文1;陈艺芳1, 3
2010, (2): 250-256.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和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对0806号台风“风神”登陆后的暴雨强度和落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主要发生在台风登陆后48 h内,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绝对涡度的空间分布与强降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冷空气入侵低压环流西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从湿焓及湿焓平流场上可以提前12 h做出能量累积和未来强降水落区的预报,高湿焓区是不稳定能量聚集区,而台风压能风对湿焓的平流较为准确地反应了24 h后的强降水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