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

谭桂容 孙照渤

谭桂容, 孙照渤.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2): 206-211.
引用本文: 谭桂容, 孙照渤.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2): 206-211.
TAN Gui-rong, SUN Zhao-bo. RELATIONSHIP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SUMMERTIME FLOODS/DROUGHTS OVER NORTH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2): 206-211.
Citation: TAN Gui-rong, SUN Zhao-bo. RELATIONSHIP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SUMMERTIME FLOODS/DROUGHTS OVER NORTH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2): 206-211.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1010)资助

RELATIONSHIP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SUMMERTIME FLOODS/DROUGHTS OVER NORTH CHINA

  • 摘要: 运用月降水量、月平均高度场、西太平洋副高指数和月可降水量资料,用相关及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降水、旱涝环流及可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夏季旱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及西伸脊点。当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北时,欧亚上空从高纬到低纬易出现“- + -”的遥相关型,华北上空可降水量偏少,降水偏少,易旱;反之亦然。

     

  • [1] 陈隆勋,朱乾根,罗会邦,等.东亚季风[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176-178.
    [2] 梁平德.华北平原夏季干旱的天气气候分析[A].北方文集(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38-151.
    [3] 梁建茵,吴尚森.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97-108.
    [4] 彭加毅,孙照渤.70年代末大气环流及中国旱涝分布的突变[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22:300-304.
    [5] 张庆云.1880年以来华北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J].高原气象,1999,18:486-495.
    [6] 陈兴芳.1994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气象,1995,21(12):3-7.
    [7] 孙安健,高波.华北平原地区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2000,24:393-402.
    [8] 赵声蓉,宋正山.华北汛期旱涝与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J].高原气象,1999,18:535-540.
    [9] 毕慕莹.近40年来华北干旱的特点及其成因[A].叶笃正,黄荣辉.旱涝气候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3-32.
    [10] 张人禾.El Nino盛期印度夏季风水汽输送在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中的作用[J].高原气象,1999,18:535-540.
    [11] 谭桂容,孙照渤,陈海山.旱涝指数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25:153-158.
    [12] 陈桂英.副热带高压[A].赵振国.中国夏季旱涝环境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45.
    [13] 何敏.越赤道气流[A].赵振国.中国夏季旱涝环境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8-4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42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98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8-09
  • 修回日期:  2003-01-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