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

杨艳 温之平 袁卓建 覃慧玲

杨艳, 温之平, 袁卓建, 覃慧玲.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1): 1-12.
引用本文: 杨艳, 温之平, 袁卓建, 覃慧玲.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1): 1-12.
YANG Yan, WEN Zhi-ping, YUAN Zhuo-jian, QIN Hui-l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CHANISM OF THE ONSET OF THE STRONG (1994) AND WEAK (1998)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5, (1): 1-12.
Citation: YANG Yan, WEN Zhi-ping, YUAN Zhuo-jian, QIN Hui-l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CHANISM OF THE ONSET OF THE STRONG (1994) AND WEAK (1998)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5, (1): 1-12.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CHANISM OF THE ONSET OF THE STRONG (1994) AND WEAK (1998)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 摘要: 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局地纬向平均Hadley环流(反Hadley环流)诊断方程,探讨南海强夏季风年(1994年)建立初期(5月1~5日)和弱夏季风年(1998年)建立初期(5月21~25日)的物理机理。数值诊断结果表明:强南海夏季风(1994年)建立初期候平均气压梯度力(地转风)作用相对较小,而弱夏季风年(1998年)则相对较大。1994年5月第1候候平均非地转南风比1998年5月第5候候平均非地转南风强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南海地区稳定度较小。对1994年5月第1候南海地区近地面候平均最大非地转南风起正贡献的主要因子为:潜热加热,纬向温度平流,垂直温度对流,边界效应;对1998年5月第5候南海地区近地面候平均最大非地转起主要贡献因子为:潜热加热,边界效应,垂直温度对流。

     

  • [1] 郭其蕴.东亚夏季风的变化与中国降水[J].热带气象学报,1985,1(1):44-52.
    [2] 丁一汇,薛纪善,王守荣,等.1998年亚洲季风活动与中国的暴雨/洪涝[A].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4.
    [3] 何敏,宋文玲.南海夏季风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预测[A].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12-116.
    [4] 冯瑞权,王安宇,吴池胜,等.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4):345-354.
    [5] 王安宇,冯瑞权,吴池胜,等.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2,18(3):203-210.
    [6] WEBSTER P J,YANG S.Monsoon and Enso:Selective systems[J].Quart J Roy Met Soc,1992,118:877-920.
    [7] 李崇银,龙振夏.一种南海夏季风的指数及其年际变化[A].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78-82.
    [8] 孙秀荣,陈隆勋,何金海.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关系探讨[A].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6-108.
    [9] LAU K M,KIM K M.YANG S.Dynamical and boundary forcing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omponent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J].J Climate,2000,13:2461-2482.
    [10] 袁卓建,王同美.局地经向环流的诊断方程[A].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496-505.
    [11] 何金海,丁一汇,高辉,等.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21-123.
    [12] LORENTZ E N.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and maintenance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J]. Tellus, 1955, 7(2): 157-167.
    [13] YUAN Zhuo-jian, WANG Tongmei, HE Haiyan,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orced local Hadley (Anti-Hadley) circulation in East Asin and Indian monsoon regions[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17(5): 538- 554.
    [14] 袁卓建,王同美,郭裕福.东亚季风经向环流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Ⅰ:算法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6):112~116.
    [15] ELIASSEN A. Slow thermally or frictionally controll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in a circular vortex[J]. Astrophysical Norvebica, 4(1): 19-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9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05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11-17
  • 修回日期:  2004-02-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