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爱兰,梁建茵.向外长波辐射(OLR)与广东降水[J].热带气象学报,1993,9(3):248-255.
|
[2] |
闫敬华,薛纪善."5.24"华南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2,18(4):302-308.
|
[3] |
梁建茵.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华南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260-268.
|
[4] |
李春晖,梁建茵,吴尚森.近百年广州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4):365-374.
|
[5] |
黄晓东,罗会邦.东亚夏季风雨带和西太平洋副高季节变化的耦合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2):122-128.
|
[6] |
蒙伟光,李江南,王安宇,等.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对华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4):368-376.
|
[7] |
伍志方,叶爱芬,胡胜,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多普勒统计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4):391-400.
|
[8] |
陶祖钰.从单Doppler速度场反演风矢量场的VAP方法[J].气象学报,1992,50(1):81-90.
|
[9] |
王峰云,王燕雄,陶祖钰.单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中尺度风场探测技术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291-298.
|
[10] |
万齐林,薛纪善,陈子通,等.雷达TREC风的三维变分同化应用与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5):449-457.
|
[11] |
万齐林,薛纪善,庄世宇.多普勒雷达风场信息变分同化的试验研究[J].气象学报,2005,63(2):130-145.
|
[12] |
郭霞,党人庆,葛文忠.雷达资料在江淮流域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4):456-462.
|
[13] |
杜秉玉,陈钟荣,张卫青.梅雨锋暴雨的Doppler雷达观测研究:中尺度对流回波系统的结构和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22(1):47-55.
|
[14] |
周海光,王玉彬.多部多普勒雷达同步探测三维风场反演系统[J].气象,2002,28(9):7-11.
|
[15] |
周海光,王玉彬.双多普勒雷达对淮河流域特大暴雨的风场反演[J].气象,2004,30(2):17-20.
|
[16] |
周海光,张沛源.一次局地大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5,29(3):372-386.
|
[17] |
周海光,王玉彬.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中β和γ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J].气象学报,2005,63(3):301-312.
|
[18] |
周海光,张沛源.笛卡尔坐标系的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J].气象学报,2002,60(5):585-593.
|
[19] |
何宇翔,肖辉,杜秉玉,等.双多普勒雷达反演强风暴三维风场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4):461-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