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东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简茂球 陈蔚翔 乔云亭 袁卓建

简茂球, 陈蔚翔, 乔云亭, 袁卓建. 广东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6): 545-552.
引用本文: 简茂球, 陈蔚翔, 乔云亭, 袁卓建. 广东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6): 545-552.
JIAN Mao-qiu, CHEN Wei-xiang, QIAO Yun-ting, YUAN Zhuo-jian.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LARGE-SCALE MOISTURE SINKS OVER GUANGDONG[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7, (6): 545-552.
Citation: JIAN Mao-qiu, CHEN Wei-xiang, QIAO Yun-ting, YUAN Zhuo-jian.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LARGE-SCALE MOISTURE SINKS OVER GUANGDONG[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7, (6): 545-552.

广东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003339)资助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LARGE-SCALE MOISTURE SINKS OVER GUANGDONG

  • 摘要: 用1958~2004年实测降雨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广东地区大尺度水汽汇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汽通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平均而言,广东春夏季大气向地面输送较多水资源,秋季地气间相互交换的水分相当,冬季由地面向大气输送较多的水资源。四季和年水汽汇的年际分量方差贡献均占主导地位,秋、冬季水汽汇的年际分量有约3年的显著周期。除了显著的年际分量外,冬、春季和年水汽汇的年代际分量方差贡献也较显著,占总方差的40%以上,以30多年的长周期变化为主,目前正处于由正位相向负位相转变的过渡期,预示今后广东有偏旱趋势。广东冬春季水汽汇的异常有显著的同相关系。另外,夏、秋季水汽汇的年代际分量有10~15年的显著周期。广东各季大气水汽汇偏强(弱)是由于从热带低纬输送到南海北部至华南地区的水汽增强(减弱),并伴随着水汽通量的辐合的增强(减弱)造成,但各季水汽通量异常分布型是有差别的。

     

  • [1] 梁必骐,叶锦昭.广东的自然灾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28-50.
    [2] 贺海晏.近40年广东省的旱涝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1998,14(4):297-305.
    [3] 梁巧倩,简茂球.干旱指数AWTP在广东冬半年干旱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气象,2001,114(4):7-9.
    [4] 梁建茵,吴尚森.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2):97-108.
    [5] 吴尚森,黄成昌,薛惠娴.华南后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J].热带气象,1990,6(4):348-356.
    [6] 吴尚森,梁建茵.华南前汛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热带气象,1992,8(1):87-92.
    [7] 林爱兰.广东前汛期月降水异常的强信号研究及预测概念模型[J].热带气象学报,2002,18(3):219-226.
    [8] 梁建茵,吴尚森.夏季广东降水异常变化与夏季风[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1):38-47.
    [9] LI W P.Moisture flux and water balanc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late boreal spring and summer[J].Theor Appl Climatol,1999,64(3):179-187.
    [10] 蓝光东,温之平,贺海晏.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3):258-270
    [11] 黄荣辉,张振洲,黄刚,等.夏季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的差别[J].大气科学,1998,22(4):460-469.
    [12] 简茂球,罗会邦.华南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时间变化[J].热带海洋,1996,15(1):60-67.
    [13] 简茂球,罗会邦,温之平.4-9月西江洪水过程水汽汇与江水流量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6(6):97-101.
    [14] 简茂球,罗会邦.前汛期北江洪水过程水汽汇与河水流量的关系[J].热带地理,1996,16(2):130-135.
    [15] 田红,郭品文,陆维松.中国夏季降水的水汽通道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4):401-408.
    [16] YANAI M,ESBENSEN S,CHU Jan-hwa.Determination of bulk properties of tropical cloud clusters from large-scale heat and moisturebudgets[J].J Atmos Sci,1973,30(4):611-627.
    [17]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300-305.
    [18] WANG B,WU R LIT.Atmosphere-warm ocean interaction and its impacts on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variation[J].J Climate,2003,16(8):1195-1211.
    [19] 薛积彬,钟巍.历史时期广东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75-7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33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4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8-20
  • 修回日期:  2006-10-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