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

李明华 崔少萍 吴乃庚 张子凡 范绍佳 杨柳

李明华, 崔少萍, 吴乃庚, 张子凡, 范绍佳, 杨柳.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4): 435-440.
引用本文: 李明华, 崔少萍, 吴乃庚, 张子凡, 范绍佳, 杨柳.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4): 435-440.
LI Ming-hua, CUI Shao-ping, WU Nai-geng, ZHANG Zi-fan, FAN Shao-jia, YANG Li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 OF HUIZHOU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4): 435-440.
Citation: LI Ming-hua, CUI Shao-ping, WU Nai-geng, ZHANG Zi-fan, FAN Shao-jia, YANG Li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 OF HUIZHOU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4): 435-440.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2CB410801);惠州市科学技术局基金项目(2006G35)共同资助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 OF HUIZHOU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 摘要: 利用广东省惠州市城市和乡村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和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惠州城市年和四季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年和四季都存在增温性突变,t检验表明突变前后均值有显著性差异。(2)惠州城市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变化,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大于最高气温,气温的日变化呈减小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呈下降趋势。(3)城乡气温的对比分析表明惠州城市气温的变化不仅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率为38.1%。

     

  • [1]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 (2):63-73.
    [2]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 (1):3-8.
    [3] 丁斌,顾显跃,缪启龙.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4):531-536.
    [4] 任春艳,吴殿廷,董锁成.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6,25(2):233-241.
    [5] 林学椿,于淑秋.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39-45.
    [6] 广东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课题组.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节选)[J].广东气象,2007,29(3):1-6.
    [7] 唐国利,丁一汇.近44年南京温度变化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J].大气科学,2006,30(1):56-68.
    [8] 陈志芳,黄姚钦,陈创买,等.近半个世纪佛山气温变化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增刊):164-170.
    [9] 程炳岩,丁裕国,何卷雄.全球变暖对区域极端气温出现概率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4):429-435.
    [10] 刘学华,季致建,吴洪宝,等.中国近40年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差异[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618-624.
    [11] 杨金虎,沈永平,王鹏祥,等.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7,29(4):536-542.
    [12] 郑祚芳,王迎春,刘伟东.地形及城市下垫面对北京夏季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672-676.
    [13] 吴胜安,张永领,杨金虎.海南岛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667-671.
    [14] 华丽娟,马柱国,曾昭美.中国东部地区大城市和小城镇极端温度及日较差变化对比分析[J].大气科学,2006,30(1):80-92.
    [15] 周淑贞,束炯.城市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45-346.
    [16] 范绍佳,董娟,郭璐璐,等.城市发展对广州温度场影响的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6):624-627.
    [17] 方峰,白虎志,赵红岩,等.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效应及其在增暖中的贡献率[J].高原气象,2007,26(3):579-585.
    [18] 谢志清,杜银,曾燕,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62(7):717-727.
    [19] 张小丽,张儒林.二十世纪深圳气温变化特征及严重冷暖冬事件[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3):293-300.
    [20] 吴志权,陈明先,陈创买.近50年来东莞气温年际变化的长期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1):107-112.
    [21]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1995,53(4):431-439.
    [22] 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1-30.
    [23] 符淙斌,王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1.
    [24] 王建兵,王振国,汪治桂.甘南地区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J].气象,2007,33(1):112-1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79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52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3-12
  • 修回日期:  2007-12-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