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引发中国东部暴雨的影响原因及数值模拟研究

马怡轩 于翡 徐国强

马怡轩, 于翡, 徐国强. 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引发中国东部暴雨的影响原因及数值模拟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4, 40(5): 834-844.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72
引用本文: 马怡轩, 于翡, 徐国强. 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引发中国东部暴雨的影响原因及数值模拟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4, 40(5): 834-844.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72
MA Yixuan, YU Fei, XU Guoqiang. Cau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vy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Triggered by Residual Circulation of Typhoon'Chab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4, 40(5): 834-844.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72
Citation: MA Yixuan, YU Fei, XU Guoqiang. Cau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vy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Triggered by Residual Circulation of Typhoon"Chab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4, 40(5): 834-844.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72

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引发中国东部暴雨的影响原因及数值模拟研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7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2142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21751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975057

中国气象局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项目 22NLTSZ006

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 CMA2023QN06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于翡,男,山东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究。E-mail:yuf@cma.cn

  • 中图分类号: P435

Cau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vy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 Triggered by Residual Circulation of Typhoon"Chaba"

  • 摘要: 台风“暹芭”不仅是2022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也是自2015年台风“彩虹”以来登陆粤西的最强台风,其登陆后减弱的残余环流不断北移,深入内陆与中纬度西风槽相结合,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性强的暴雨过程,为了研究引起这种罕见天气过程的影响因子,基于区域中尺度预报系统CMA-MESO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5.1版本对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北上过程共设计6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暹芭”东西两侧的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两个反气旋有利于低压环流北上,在我国东部广阔平原和丘陵的地形条件下,槽前西南气流不断引导其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台风“暹芭”进入渤海后,受槽后干冷空气影响,冷空气入侵环流底部,斜压性增强,暖湿气流显著抬升,对流不稳定结构进一步增强;同时有来自南海的深厚西南暖湿气流和台风“艾利”外围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在地形、动热力和水汽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在我国东部引发大暴雨过程。

     

  • 图  1  2022年7月5日00时(a)、5日12时(b)、6日00时(c)、6日12时(d)500 hPa高度场(单位:gpm)和850 hPa风场(单位:m·s-1)

    D为低压中心。

    图  2  地形敏感性试验方案的地形高度分布(单位:m)

    a.control;b.terrain。

    图  3  台风移动路径

    黑色方框为地形位置。

    图  4  2022年7月4日12时—5日12时obs(a1)、control(b1)、terrain(c1)和5日12时—6日12时obs(a2)、control(b2)、terrain(c2)24 h累积降水量(单位:mm)

    图  5  2022年7月5日12时ERA5(a1)、control(b1)、terrain(c1)和5日12时—6日12时ERA5(a2)、control(b2)、terrain(c2)700 hPa水汽通量(单位:g·cm-1·s-1·hPa-1)和风场(单位:m·s-1)

    图  6  2022年7月5日12时(a1,b1,c1)和6日12时(a2,b2,c2)温度距平(填色区,单位:℃)和涡度(等值线,单位:10-4·s-1)剖面图

    a. ERA5;b. control;c. terrain。

    图  7  2022年7月5日12时(a1,b1,c1)和6日12时(a2,b2,c2)垂直速度(填色区,单位:m·s-1)和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单位:K)剖面图

    a. ERA5;b. control;c. terrain。

    图  8  2022年7月5日12时—6日12时obs(a)、control(b)、exp0.9(c)、exp0.7(d)、exp0.5(e)、exp0.1(f)24 h累积降水量

    单位:mm。

    图  9  2022年7月6日12时ERA5(a)、control(b)、exp0.9(c)、exp0.7(d)、exp0.5(e)、exp0.1(f)700 hPa水物质(水汽、云水、云冰、雪)通量

    单位:g·cm-1·s-1·hPa-1

    图  10  2022年7月6日12时ERA5(a)、control(b)、exp0.9(c)、exp0.7(d)、exp0.5(e)、exp0.1(f)沿环流中心的水汽

    剖面图单位:g·kg-1

    图  11  2022年7月6日12时云水(a)和云冰(b)区域平均值随高度的变化

    单位:10-5 kg·kg-1·hPa-1

  • [1] ZHANG Q, LIU Q F, WU L G. Tropical cyclone damages in China 1983-2006[J]. Bull Amer Meteoro Soc, 2009, 90(4): 489-495.
    [2] 王尚宏, 汤杰, 雷小途. 登陆过程中台风高层暖心结构演变特征分析[J]. 气象, 2018, 44(5): 612-620.
    [3] 高晓梅, 白莉娜, 郭蓉, 等. 台风"利奇马"北上锋生导致山东省创纪录暴雨天气学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3, 39(2): 145-158.
    [4] 胡鑫蓉. "黑格比"台风浙沪交界极端降水及物理量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3, 39(4): 567-580.
    [5] LI Q H, LU H C, ZHONG W, et al. Influence of bimodel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yphoon structure and insensity[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6, 59(5): 587-604.
    [6] 刘凡, 陈华. 热带气旋"Malakas"与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构变化[J]. 气象科学, 2019, 39(5): 666-674.
    [7] 江雨霏, 王咏青, 刘仁强. 台风"Faxai"(1403)低纬变性的结构演变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 36(2): 232-243.
    [8] SHI D L, CHEN G H. Modulation of asymmetric inner-core convection on midlevel ventilation leading up to the rapid intensification of Typhoon Lekima (2019)[J]. J Geophys Res Atmos, 2023, 128(7): e37952.
    [9] 周雪松, 孙兴池. 台风"达维"(1210)非对称性结构及其对风雨分布的影响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4): 58-64.
    [10] 马梁臣, 刘海峰, 沈柏竹, 等. 2019年台风"利奇马"和"罗莎"引发东北地区暴雨的水汽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2): 1- 10.
    [11] 吴俊杰, 段晶晶, 辛欣, 等. 台风"黑格比"造成浙东北滞后型暴雨成因分析及多模式预报检验[J]. 热带气象学报, 2023, 39(6): 857-871.
    [12] 陈宏, 杨晓君, 尉英华, 等. 干冷空气入侵台风"海棠"残余低压引发的华北地区大暴雨分析[J]. 暴雨灾害, 2020, 39(3): 241-249.
    [13] WANG X, ZHANG L F, WANG Y, et al. Influences of the mid-latitude westerly trough on stratospheric gravity waves generated by Typhoon Lekima (2019)[J]. J Geophys Res Atmos, 2021, 126(23): e2021JD035399.
    [14] 李瑞芬, 郭卫华, 丛春华, 等. 两个相似路径台风途经鲁西南时降水差异的成因分析[J]. 海洋预报, 2022, 39(2): 40-49.
    [15] 孙莎莎, 陈博宇, 孙军, 等. 台风摩羯(1814)引发山东持续性强降水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23, 42(4): 962-977.
    [16] 任丽, 王晓雪, 张桂华. 近60年黑龙江省台风暴雨统计及环流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3, 39(2): 159-170.
    [17] 王文波, 李晓利, 赵华, 等. "海棠"残留低压引发鲁中东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 44(2): 80-86.
    [18] 张树民, 吴海英, 陈聪, 等. 不同高度冷空气侵入登陆台风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7): 108-117.
    [19] 孙兴池, 吴炜, 孙莎莎. 登陆北上山东台风暴雨非对称分布的成因对比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9, 39(3): 55-63.
    [20] LU X, YU H, YING M, et 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database created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J]. Adv Atmos Sci, 2021, 38(4): 690-699.
    [21] YING M, ZHANG W, YU H,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opical cyclone database[J]. J Atmos Oceanic Technol, 2014, 31(2): 287-301.
  • 加载中
图(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6-26
  • 修回日期:  2024-03-1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1-08
  • 刊出日期:  2024-10-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