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

覃卫坚 李栋梁 雷雪梅 覃志年

覃卫坚, 李栋梁, 雷雪梅, 覃志年. 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 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2.014
引用本文: 覃卫坚, 李栋梁, 雷雪梅, 覃志年. 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 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2.014
QIN Wei-jian, LI Dong-liang, LEI Xue-mei, QIN Zhi-nian. ANALYSIS ON INNER-ANNUAL INHOMOGENEITY OF RAINSTORM EVENTS IN GUANGXI[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2, (2): 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2.014
Citation: QIN Wei-jian, LI Dong-liang, LEI Xue-mei, QIN Zhi-nian. ANALYSIS ON INNER-ANNUAL INHOMOGENEITY OF RAINSTORM EVENTS IN GUANGXI[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2, (2): 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2.014

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2.014
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青099106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02)共同资助

ANALYSIS ON INNER-ANNUAL INHOMOGENEITY OF RAINSTORM EVENTS IN GUANGXI

  • 摘要: 利用广西1979—2008 年83 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和NCEP/NCAR 再分析资料,采用蒙特卡罗检验等方法,计算和分析广西暴雨非均匀性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4—9 月),暴雨总站次约占全年总数的9 成;年暴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例随年际变化有增加的趋势,即以后发生极端强降水的可能性增大。广西暴雨集中度分布为桂东大于桂西,桂西北和沿海地区的暴雨集中度变化趋势大部分为正趋势,桂东南大部分为负趋势。桂东北和西南地区暴雨集中期最晚,百色北部山区和桂东南地区最早,暴雨集中期气候趋势是桂东大部分地区和沿海地区有偏晚趋势,桂中和桂西大部分地区有偏早趋势。冬春季青藏高原南部和西太平洋高度场负距平,夏秋季副热带高压偏强、面积偏大、脊线偏西,这种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冬季青藏高原南部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高度场均为正距平,春夏秋季青藏高原南部及西太平洋高度场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使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小。夏季风强(弱)的年份孟加拉湾向广西输送的水汽通量少(大),低空风速小(大),造成广西除了北部山区和北海以外大部分地区暴雨集中度偏小(大)。

     

  • [1]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
    [2] 赵平,周秀骥. 近40 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548-556.
    [3] 张录军,钱永甫. 长江流域汛期降水集中程度和洪涝关系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22-630.
    [4] 杨金虎,王鹏祥,白虎志,等. 中国西北降水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5):275-281.
    [5] 张天宇,程炳岩,王记芳,等. 华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2007,26(4):843-853.
    [6] 杨金虎,李耀辉,王鹏祥,等. 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623-633.
    [7] 姜爱军,杜银,谢志清,等. 中国强降水过程时空集中度气候趋势[J]. 地理学报,2005,60(6):1007-1014.
    [8] 覃卫坚,容军,何慧. 近45 年广西云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热带地理,2009,29(6):520-525.
    [9] LIVEZEY R E, CHEN W Y. Statistical field significance and its determination by Mante Carlo technique[J]. Mon Weal Rev, 1983, 111(1): 46-59.
    [10] 施能, 魏凤英,封国林.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的梦特卡洛检验[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 20(3):355-359.
    [11] 施能, 顾骏强,黄先香,等. 合成风场的统计检验和蒙特卡洛检验[J]. 大气科学,2004, 28(6): 950-956.
    [12] 李崇银, 张利平.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J]. 大气科学,1999, 23(3): 257-266.
    [13] 高辉,梁建茵.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5):525-531.
    [14] 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 25-36.
    [15] 柳艳菊,丁一汇,宋艳玲. 1998 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1):55-62.
    [16] 郑彬,林爱兰,袁金南,等. 广东0506 大暴雨的成因探讨[J]. 热带气象学报,2007,23(2):135-140.
    [17] 蒋小平,刘春霞,费志宾,等. 南海夏季风对强热带风暴Bilis(0604)引发暴雨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4):379-384.
    [18] 黄辰洁,蓝光东,徐敏贞,等. 1998 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副热带高压减弱的诊断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10,26(3):349-35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46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170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7-07
  • 修回日期:  2011-01-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