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何志学 贺懿华 熊秋芬 王丽 杨景勋

何志学, 贺懿华, 熊秋芬, 王丽, 杨景勋.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1): 51-63.
引用本文: 何志学, 贺懿华, 熊秋芬, 王丽, 杨景勋.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1): 51-63.
HE Zhi-xue, HE Yi-hua, XIONG Qiu-fen, WANG Li, YANG Jing-xun. THE FEATURES OF THE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ATMOSPHERIC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1): 51-63.
Citation: HE Zhi-xue, HE Yi-hua, XIONG Qiu-fen, WANG Li, YANG Jing-xun. THE FEATURES OF THE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ATMOSPHERIC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1): 51-63.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编号G199804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75008)资助

THE FEATURES OF THE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ATMOSPHERIC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

  • 摘要: 利用ECMWF的格点风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对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季节内振荡非常显著。850hPa季节内振荡纬向风的经向传播揭示出南海地区的西风振荡受南北两支西风的共同影响。与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系统(乌拉尔阻高和西太平洋副高)对季节内振荡有较强的响应。在欧亚范围,持续性异常环流十分活跃,大气低频波的活动与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季节内振荡是高低纬环流持续异常同时发生的纽带。其低频(30~60d)遥相关型的分布同江淮洪涝年的波列结构相类似。

     

  • [1] 陶诗言,张庆云, 张顺利.1998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8,3: 290-299.
    [2] 黄荣辉,徐予红,王鹏飞,等.1998年夏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8,3: 300 -313.
    [3] 李维京.1998年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J].气象,1999,25(4): 20-25.
    [4] 李桂龙,李崇银.江淮流域夏季旱涝与不同尺度大气扰动的关系[J].大气科学,1999,23: 39-50.
    [5] 陆尔,丁一汇.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与东亚大气低频振荡[J].气象学报,1996,54: 730-736.
    [6] 孙安健,唐国利,黄荣辉.1983与1985年夏季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J].大气科学,1994,18: 576-585.
    [7] 周兵,何金海,谭言科.1998年东亚夏季风环流相互作用的低频耦合模态及其位相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 223-233.
    [8] 杨景勋.东亚夏季风的低频振荡及其与500 hPa 角动量输送变化的关系[J].热带气象,1989,5: 295-304.
    [9] 胡增臻,石伟.子波变换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气科学,1997,21: 58-71.
    [10] 纪忠萍,何溪澄,谷德军.1994年6月广东省特大洪涝期间气象要素的小波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1998,14: 148-155.
    [11] 黎伟标,纪立人.亚洲夏季风活动激发的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J].大气科学,1997,21: 283-288.
    [12] 谢安,张振洲.南海夏季风的推进[J].气象学报,1994,52: 374-377.
    [13] 徐良炎.1996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J].气象,1997,23(4): 17-19.
    [14] 陈峪.199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J].气象,1995,21(4): 22-24.
    [15] 李金龙, 纪立人.夏季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持续异常的地理分布及区域特征[J].大气科学,1994,18: 164-172.
    [16] 李金龙,李志锦,纪立人.北半球夏季环流持续性异常及其发展特征[J].大气科学,1998,22: 58-68.
    [17] 李双林,纪立人.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与夏季乌拉尔地区持续环流异常[J].暴雨·灾害,1999(3): 79-87.
    [18] 王亚非, 宋永加.1991年夏东亚阻塞高压形成的诊断分析[J].气象学报,1998,56: 212-223.
    [19] 杨燕,李志锦,纪立人.1991年夏季持续性异常环流的共轭敏感性分析[J].大气科学,1998,22: 69-82.
    [20] 李双林,纪立人.夏季乌拉尔地区环流持续异常及其背景流特征[J].气象学报,2001,59: 280-292.
    [21] 李清泉,赵宗慈.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诊断分析与预报检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 355-363.
    [22] 黄荣辉,李维京.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对东亚上空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及物理机制[J].大气科学,1998(特刊):107-116.
    [23] 张韧,余志豪,蒋全荣.海温热力强迫-涛动和低频振荡机理的动力学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 135 -1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2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98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4-05
  • 修回日期:  2003-04-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