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3): 271-280.
引用本文: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3): 271-280.
LAN Guang-dong, WEN Zhi-ping, HE Hai-ya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LATE OR EARLY ONSET OF THE MONSO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3): 271-280.
Citation: LAN Guang-dong, WEN Zhi-ping, HE Hai-ya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LATE OR EARLY ONSET OF THE MONSO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4, (3): 271-280.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50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第一部分共同资助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LATE OR EARLY ONSET OF THE MONSOON

  • 摘要: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热源演变特征,并由此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判据。将该判据应用于1979~1993年总共15年的平均场,可判定南海夏季风平均于28候(5月第4候)爆发。而且,对于逐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该判据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还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4月份40°S纬圈平均的大气热源垂直积分<Q1>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得到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前期判定指标能较好地判断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原因,及其与4月份40°S纬圈平均<Q1>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南北半球哈得莱环流的变化得到解释。

     

  • [1] 丁一汇,李崇银.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192.
    [2] 张庆荣,梁必骐. 南沙海域海气相互作用与天气气候特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6-208.
    [3] 段廷杨. 1979年夏季南海季风区的大气热源和能量收支分析[A].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02-115.
    [4] 琚建华,罗会邦. 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大气热源结构及其与热带环流的关系[A].气象科学技术集刊(10)[C].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 103-114.
    [5] 何金海,丁一汇,高辉, 等.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48.
    [6] 谢安,刘霞,YE Qian. 赤道涡旋与南海夏季风爆发[J].气象学报,1997,55:611-619.
    [7] 赵永平,陈永利. 南海暖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海季风爆发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0,16:202-211.
    [8] 简茂球,贺海晏. 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年对流层温度场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2000,39:97-102.
    [9] 陈文玉,金德山,李培,等. 太阳黑子对南海季风爆发及热带风暴活动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00,19:23-27.
    [10] YANAI M, ESBENSEN S, CHU J H. Determination of bulk properties of tropical clound clusters from large-scale 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J].J Atmos Sci, 1973, 30:611-627.
    [11] 贺海晏,温之平,简茂球, 等. 1982~1996年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迟早的探讨(Ⅰ)热带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和季风建立指数[J].中山大学学报,2000,39:91-96.
    [12] 徐海明,何金海,周兵.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10-22.
    [13] 朱亚芳,李戈林,钱维宏. 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征的比较[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34-44.
    [14] 冯瑞权,王安宇,吴池胜, 等.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I--40年平均[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345-354.
    [15] 王安宇,冯瑞权,吴池胜, 等.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II--年代际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1,18:1-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28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8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12-12
  • 修回日期:  2003-09-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