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颜琼丹 蔡亲波

颜琼丹, 蔡亲波.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5): 505-509.
引用本文: 颜琼丹, 蔡亲波.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5): 505-509.
YAN Qiong-dan, CAI Qing-bo. APPLICATION OF AGEOSTROPHIC WET Q-VECTOR ANALYSIS IN TORRENTIAL RAIN OF TYPHOON“RANANIM”[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6, (5): 505-509.
Citation: YAN Qiong-dan, CAI Qing-bo. APPLICATION OF AGEOSTROPHIC WET Q-VECTOR ANALYSIS IN TORRENTIAL RAIN OF TYPHOON“RANANIM”[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6, (5): 505-509.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APPLICATION OF AGEOSTROPHIC WET Q-VECTOR ANALYSIS IN TORRENTIAL RAIN OF TYPHOON“RANANIM”

  • 摘要: 应用非地转湿 Q 矢量理论,对2004年8月12-15日台风“云娜”登陆后造成的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 Q 矢量能比较清楚地揭示台风暴雨的演变过程,非地转湿 Q 矢量的散度负值区和流场辐合区与未来12小时的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非地转湿 Q 矢量的散度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台风外围对流发展的深度,对判断台风在陆地上的维持有一定的意义。

     

  • [1] 陈联寿,罗哲贤,李英.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J].气象学报,2004,62(5):543-549.
    [2] 雷小途,陈联寿.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4):452-461.
    [3] HOSKINS Draghici I,DAVIES H C.A new look at the ω equation[J].Quart J Roy Meteor Soc,1978,104(1):31-38.
    [4] 张兴旺.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J].气象,1998,24(8):3-7.
    [5] 姚秀萍,于玉斌.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在华北特大台风暴雨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2000,58(4):436-446.
    [6] 白乐生.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1988,14(8):25-30.
    [7] 杨小艳,曹希孝.准地转Q矢量诊断场与暴雨关系的分析[J].气象,1995,21(11):17-21.
    [8] 李英,段旭,潘里娜.昆明准静止锋的Q矢量分析[J].气象,1999,25(8):6-10.
    [9] 旺克付,叶金印.江淮梅雨暴雨过程Q矢量分析及落区预报[J].气象,1995,21(3):243.
    [10] 李柏,李国杰.半地转Q矢量及其在梅雨暴雨研究中的应用[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十二),1997,12(1):31-38.
    [11] 岳彩军,寿召文.梅雨锋暴雨的Q矢量定性分析[J].气象科学,2003,23(1):56-63.
    [12] 岳彩军,寿亦萱,寿绍文,等.Q矢量的改进与完善[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308-3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4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78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06-14
  • 修回日期:  2005-11-0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