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张天宇 孙照渤 李忠贤 王栋钰

张天宇, 孙照渤, 李忠贤, 王栋钰.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2): 189-195.
引用本文: 张天宇, 孙照渤, 李忠贤, 王栋钰.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2): 189-195.
ZHANG Tian-yu, SUN Zhao-bo, LI Zhong-xian, WANG Dong-yu. RELATION BETWEEN SPRING KUROSHIO SSTA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7, (2): 189-195.
Citation: ZHANG Tian-yu, SUN Zhao-bo, LI Zhong-xian, WANG Dong-yu. RELATION BETWEEN SPRING KUROSHIO SSTA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7, (2): 189-195.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303);“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E30000008098-2)共同资助

RELATION BETWEEN SPRING KUROSHIO SSTA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 摘要: 利用海温资料、NCEP/NCAR 53 a(1951~2003年)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春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夏季(6~8月)降水及其与夏季500 hPa高度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海温的增加趋势非常显著,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振荡,其中23 a左右的周期最显著。春季黑潮海温偏高时,中高纬地区的槽和脊加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多;水汽输送合成场表明来自南海、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较气候平均年偏强,向长江流域以北的水汽输送减少,使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增多;相反,海温偏低时,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减少。

     

  • [1] 简茂球,罗会邦,乔云亭.印度洋-太平洋各季海温年际变异模的相关性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2):131 -137.
    [2] 金建德,严小冬,雷云,等.西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2):192-197.
    [3] 陈艺敏,钱永甫.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1):13-23.
    [4] H SUNG J.Estimates of global oceanic meridional heat transport[J].J Phys Oceanogr,1985,15(11):1405-1413.
    [5] 长期天气预报组.冬季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C]//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集刊(第6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12.
    [6] 潘华盛,魏松林.冬季黑潮加热对东北区夏季(678月)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1981,3(2):211-217.
    [7] 吴仪芳,李麦村.江淮旱涝时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演变[J].海洋学报,1983,5(1):19-27.
    [8] 朱伟军,孙照渤.冬季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太平洋风暴轴影响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18(4):478-485.
    [9] 朱伟军,孙照渤.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2):145-153.
    [10] 朱伟军,孙照渤,彭加毅.冬季太平洋SST 异常对风暴轴和急流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22(4):575-581.
    [11] 翁学传,张启龙,杨玉玲,等.东海黑潮热输送及其与黄淮平原区汛期降水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96,27(3):237-245.
    [12] 张启龙,翁学传,程明华.华北地区汛期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的关系[J].高原气象,1999,18(4):575-583.
    [13] 谭桂容,孙照渤,赵振国.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21(1):1-7.
    [14] 王黎娟,何金海,徐海明.黑潮地区海温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23(2):211-218.
    [15] 赵永平,M CBEAN G A.黑潮海域海洋异常加热时后期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的分析[J].海洋与湖沼,1996,27(3):246-250.
    [16] 赵永平,M CBEAN G A.黑潮海域海洋异常加热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5,26(4):383-388.
    [17] 李跃凤,丁一汇.海表温度和地表温度与中国东部夏季异常降水[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1):87-101.
    [18] 倪东鸿,孙照渤,陈海山,等.冬季黑潮区域SSTA 的时空演变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6):740-748.
    [19] HDEO K.A brief history of recognition of the Kuroshio[J].Progress in Oceanography,1998(41):505-578.
    [20] DAVS R E.Predictability of the sea 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pressure over the North Pacific Ocean[J].J Phys Oceano,1976,6:249-266.
    [21] 赵汉光.副高与海温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分析及预报[J].气象,1986,7:21-2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139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12-19
  • 修回日期:  2006-05-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