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西南季风异常与广东省汛期重要天气的关系

谢炯光 纪忠萍 谷德军 梁建茵

谢炯光, 纪忠萍, 谷德军, 梁建茵. 南海西南季风异常与广东省汛期重要天气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3): 209-218.
引用本文: 谢炯光, 纪忠萍, 谷德军, 梁建茵. 南海西南季风异常与广东省汛期重要天气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3): 209-218.
XIE Jiong-guang, JI Zhong-ping, GU De-jun, LIANG Jian-y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 CHINA SEA SOUTHWEST MONSOON ANOMALIES AND IMPORTANT WEATH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AINING SEAS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3): 209-218.
Citation: XIE Jiong-guang, JI Zhong-ping, GU De-jun, LIANG Jian-y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 CHINA SEA SOUTHWEST MONSOON ANOMALIES AND IMPORTANT WEATH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AINING SEAS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3): 209-218.

南海西南季风异常与广东省汛期重要天气的关系

基金项目: 热带海洋气象科学基金项目(200423、200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54);中国气象局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CMATG2006L03)共同资助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 CHINA SEA SOUTHWEST MONSOON ANOMALIES AND IMPORTANT WEATH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AINING SEASON

  • 摘要: 南海西南季风的活动直接影响广东省前、后汛期重要天气的异常,因此深入探索南海西南季风的活动规律及其与广东省各种重大天气异常的关系十分必要。利用合成分析和相关统计方法,探讨和分析了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强弱与广东省前、后汛期降水量趋势,初、终台的早晚及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个数等重要天气的关系。指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早的年份,前汛期雨量以正常偏少为主、后汛期雨量以偏多为主、登陆广东热带气旋偏多;南海西南季风偏强的年份,后汛期雨量以偏多为主,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以正常偏多为主。还分析了4~6月、7~9月以及前冬(12~2月)的海温场、500hPa高度场与西南季风建立早晚、强弱的关系,初步探索了西南季风建立的早晚、强弱与广东省汛期重要天气气候异常的关系的一些机理,其结果可供短期气候业务预测参考。

     

  • [1] 郭其蕴.季风与中国旱涝[C] //亚洲季风.丁一汇,村上胜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65-756.
    [2] 丁一汇,马鹤年.东亚季风的研究现状[C]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14.
    [3] 孙淑清,陈隽.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C]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99-106.
    [4] 阎俊岳.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J].气象学报,1997,55(2):174-186.
    [5] 黄荣辉,陈文,丁一汇,等.关于季风动力学与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的研究[J].大气科学,2003,27(4):484-502.
    [6] 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1934,1:1-27.
    [7] 许淑英,高由禧.我国季风进退及其日期的确定[J].地理学报,1962,28(1):1-18.
    [8] 陶诗言,徐淑英.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J].气象学报,1962,32(1):1-10.
    [9] 丁一汇.中国的夏季风降雨及其区域特征[C] //亚洲季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76-83.
    [10] 郭其蕴.季风与中国旱涝[C] //亚洲季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65-74.
    [11] 孙淑清,孙柏民.东亚季风环流异常与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J].气象学报,1995,53(4):438-450.
    [12] 孙淑清,马淑杰.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J].大气科学,2003,27(1):36-52.
    [13] 刘长征,王会军,姜大膀.东亚季风区夏季风强度和降水的配置关系[J].大气科学,2004,28(5):700-712.
    [14]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近40年东亚夏季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J].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15] 陆菊中,林春育.中国夏季风强弱变异与梅雨期旱涝的关系[C] //气象科技集刊(11).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177-820.
    [16] 梁建茵,吴尚森.夏季广东降水异常变化与夏季风[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1):38-47.
    [17] 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25-36.
    [18] TAO Shiyan,CHEN Longxun.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China[J].Review of Monsoon Meteorology,U 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60-92.
    [19] 黄荣辉,黄刚,任保华.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大气科学,1999,23(2):129-141.
    [20] 李崇银,张利平.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J].大气科学,1999,23(2):257-266.
    [21] 王亚非,张雁,陈菊英.一个能反映梅雨现象的东亚夏季风指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2):146-152.
    [22] WANG Y,WANG B,OH J H.Impact of preceding El Nino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atmosphere circulation[J].J Meteor Soc Japan,2001,79(18):575-589.
    [23] 乔云亭,陈烈庭,张庆云.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2,26(1):69-82.
    [24] 周兵,何金海,吴国雄,等.东亚副热带季风特征及其指数的建立[J].大气科学,2003,27(1):125-135.
    [25] 黄刚,严中伟.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指数及其年际变化[J].科学通报,1994,44(4):421-424.
    [26] 梁建茵,吴尚森,游积平.南海西南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2):97-135.
    [27] 梁建茵,吴尚森.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2):97-108.
    [28] 沈如桂,陶全珍,赖莹莹,等.华南前汛期对流层高低纬环流变动和降水[C]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0-20.
    [29] 孙秀荣,端义宏.对东亚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关系的初步分析[J].大气科学,2003,27(1):67-74.
    [30] 黄增明,谢炯光,吴尚森,等.广东省短期气候预测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86-90.
    [31] 黄晓东,郑伟杰.华南前汛期降水与500 hPa高度场耦合关系特征[J].气象,2005,31(10):35-38.
    [32] 黄增明,谢炯光,吴尚森,等.广东省短期气候预测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91-102.
    [33] 陈隆勋,刘洪庆,王文,等.南海及邻近地区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及其机制的初步分析[J].气象学报,1999,57(1):17-29.
    [34] 应明,孙淑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海洋异常响应的研究[J].大气科学,2000,24(2):193-206.
    [35] 陈永利,白学志,赵永平.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热带海洋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4):388-399.
    [36] 陈隽,金祖辉.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因子的诊断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1):20-32
    [37] 陈永利,胡敦欣.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及对流异常[J].海洋学报,2003,25(3):20-31
    [38] 陈联寿,丁一汇.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447-456.
    [39] 丁一汇,莱特 E R.影响西太平洋台风形成的大尺度环流条件[J].海洋学报,1983,5(5):561-574.
    [40] 孙柏民,孙淑清.东亚冬季风异常及其影响的统计研究[C]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08-113.
    [41] 谢炯光,纪忠萍.西北太平洋海温与广东省汛期降水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1):56-63.
    [42] HUANG Ronghui,WU Shangsen.Incapat of the thermal state of the tropical westerm Pacific on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n Monsoon System(ISAM3)[C].OKINAWA.2001:18-21.
    [43] 陈隆勋,王于辉.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表面海温对东亚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C]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84-199.
    [44] 何敏,许力,宋文玲.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J].气象,2002,28(10):9-14.
    [45] 赵振国.厄尔尼诺现象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6,21(49):422-428.
    [46] 戴念军,谢安,张勇.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4):363-374.
    [47] 吴尚森,梁建茵.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4):337-34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87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34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11-07
  • 修回日期:  2007-08-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