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持续性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分析

周淑玲,闫淑莲,张灿

周淑玲,闫淑莲,张灿. 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持续性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5): 628-634.
引用本文: 周淑玲,闫淑莲,张灿. 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持续性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5): 628-634.

2007年8月10—12日山东半岛持续性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分析

  • 摘要: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8月10—12日发生在山东半岛持续性特大暴雨的特征及维持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特大暴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稳定少动和其边缘不断有冷空气侵入有关;雷达回波强度图上,10—11日最强回波>50 dBz,12日回波强度在40~45 dBz,其径向速度的零速度线表现不同,但均反映为暖平流;暴雨前期山东半岛具备了发生强雷暴所需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副高边缘的低空东南急流为山东半岛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从而有利于山东半岛暴雨的维持;暴雨维持的动力场特征为:散度场维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速度场为较强的上升运动。

     

  • [1] 陶诗言,卫捷.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J].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5):513-525.[2] 姜丽萍,尤红,夏冠聪,等. 广东罕见特大致洪暴雨形成机理个例分析[J]. 气象科技,2007,35(3):374-378.[3] 鲍名. 两次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异常作用的比较[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1):27-36.[4] 武麦凤,王旭仙,孙健康,等.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2):225-231.[5] 熊文兵,李江南,姚才,等. “05.6”华南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90-97.[6] 施望芝,郭施,金琪,等. 2002年湖北两场连续暴雨综合诊断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4,20(5):609-616.[7] 金荣花,矫梅燕,徐晶,等. 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6,22(1):60-66.[8] 于希里,闫丽凤.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强对流云团与局地暴雨[J]. 气象科技,2001,29(1):39-41.[9] 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 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156-209.[10] 闫淑莲,周淑玲,李宏江. 远距离热带低压影响下山东半岛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1):81-87.[11] 周淑玲,吴增茂. 山东半岛一次中β尺度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35(6):900-906.[12] 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03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0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