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模式模拟及其比较
-
摘要: 基于雷达探测数据和地面天气现象,应用MM5模式对冰雹大风和龙卷两类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式模拟回波和雷达实际回波,研究模拟的微物理和动力特征,探讨两类强对流天气微物理和动力特征差异之间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 在雷达回波的模拟方面,两类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的雷达回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 冰雹大风过程的微物理模拟说明,雪晶位于0 ℃层以上;与雨水情况相对应的回波带等值线较为密集;云水含量主要分布在0 ℃层以下,呈分散分布形态;雨水含量在0 ℃层上下皆有分布。由龙卷过程的微物理模拟可知,云水含量主要分布在0 ℃层以下,基本连片分布;雨水含量在0 ℃层以下有所分布,但主要分布在0 ℃层以上,且数值大,等值线密集;云冰含量也是呈现零星分布。(3) 从动力特征的模拟来看,强对流天气过程对应于强的上升运动,但是较强的上升运动区域并不分布在回波带的固定位置。
-
[1] 王艳兰,汤达章,唐伍斌,等.多普勒雷达径向散度与强对流回波变化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6):659-663.[2] 周后福,邱明燕,张爱民,等.基于稳定度和能量指标作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指标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4):716-722.[3] 姚叶青,俞小鼎,郝莹,等.两次强龙卷过程的环境背景场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对比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5):483-490.[4] 郑媛媛,俞小鼎,方翀,等.2003年7月8日安徽系列龙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分析[J].气象,2004,30(1):38-40; 45.[5] SCHECTER D A, NICHOLLS M E, PERSING J, et al. Infrasound emitted by tornado-like vortices: Basic theory and a numerical comparison to the acoustic radiation of a single-cell thunderstorm[J].J Atmos Sci, 2008, 65(3): 685-713.[6] 文莉娟,程麟生,左洪超,等.“98.5”华南前汛期暴雨云微物理场数值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3):423-429.[7] 孙晶,王鹏云,李想,等.北方两次不同类型降雪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1):29-44.[8] 康凤琴,张强,渠永兴,等.青藏高原东北侧冰雹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04,23(6):735-742.[9] 王在志,闫敬华.水成物分析及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综述[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85-89.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4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72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