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量统计降尺度的可预测性研究
-
摘要: 利用1951—2007年逐月的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资料,使用降尺度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东部夏季6—8月降水量作可预测性研究。用全球大气与热带太平洋相耦合的数值模式(CGCM)输出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因子场,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作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北半球东亚40 °E~180 °地区的500 hPa高度场是较佳的降尺度因子场。预报模型的建立与使用的提取主分量个数和资料时期有关,提取主分量数在4~7、样本容量取32~43时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还表明,以CGCM模式输出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因子场进行预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
[1] 严华生,胡娟,范可,等. 50年来夏季西风指数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大气科学,2007,31(4): 717-726.[2] 刘飞,何金海,姜爱军. 亚洲夏季西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 29(4): 517-525.[3] 魏凤英. 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类型的集成估算模型[J]. 自然科学进展,2007, 17(5): 639-645.[4] 魏凤英,宋巧云,韩雪. 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结构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的影响[J]. 自然科学进展,2006, 16(2): 215-222.[5] 赵振国, 朱艳峰, 柳艳香, 等. 1880—2006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 4(2):95-100.[6] 柳艳香,王凌,赵振国,等. 2006年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回顾[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4):243-245.[7] 严华生,陈艳,郭世昌,等. 中国春末5月区域降水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典型相关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234-242.[8] CUBASCH U, VON S H, WASZKEWITZ J, et al. Estimates of climate changes in southern Europe using different downscaling techniques[J]. Climate Research, 1996, 7: 129-149.[9] 艾子兑 秀,董文杰,张培群. 一种基于EOF分析的迭代方法在业务预报中的应用[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4):320-326.[10] 李维京,陈丽娟.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研究[J]. 气象学报,1999,57(3):338-344.[11] 李江萍, 王式功. 统计降尺度法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J]. 气象,2008, 34(6): 41-45.[12] 范丽军, 符淙斌, 陈德亮.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J]. 大气科学,2007, 31(5): 887-897.[13] 陈丽娟, 李维京, 张培群, 等. 降尺度技术在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2003, 14(6): 648-655.[14] 艾子兑秀,孙林海,刘绿柳. NCC_CGCM模式的我国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方法效果评估及改进[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3):307-312.[15] 何慧,金龙,覃志年,等.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广西月降水量降尺度预报[J]. 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72-77.[16] HUANG J Y, TAN B K, SUO L L, et al. Monthly changes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China[J]. Adv Atmos Sci, 2007, 24(5):799-807.[17] 黄嘉佑, 李庆祥. 一种诊断序列非均一性的新方法[J]. 高原气象, 2007, 26 (1):62-66. [18] 彭京备, 陈烈庭, 张庆云. 多因子和多尺度合成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及预报试验[J]. 大气科学,2006, 30(4): 596-608.[19] 吴国雄,李建平,周天军, 等. 影响我国短期气候异常的关键区:亚印太交汇区[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l(11): 1 109-1 110.[20] 黄茂怡, 黄嘉佑. CCA对中国夏季降水场的预报试验和诊断结果[J]. 应用气象学报,2000, 11(增刊): 31-39.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34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2001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