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江淮流域降水过程云分辨尺度模拟研究Ⅱ——降水过程模拟诊断
-
摘要: 本系列工作上一篇文章利用美国Goddard中心的云分辨尺度模式,对2007年7月2—9日发生在我国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开展了较成功的云尺度数值模拟,并利用地面降水以及雷达等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指出,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强降水过程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面降水诊断方程,结合上述高分辨率的强降水过程模拟资料,对这段时间的暴雨过程开展详细的地面降水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段时间的降水可分为3次主要降水过程(A、B和C)。降水过程B的峰值发生在整层大气增温、增湿过程中,而A和C发生在降温过程中。降水过程A和B以层云降水为主,水汽辐合是降水主要来源;降水前期,一部分水汽辐合的水汽用于加湿大气;而降水末期,水汽出现辐散,降水主要由局地大气变干的水汽贡献。降水过程C中,降水后期以对流性降水为主,水汽辐合、局地大气变干均对降水有正贡献;同时,存在着明显的通过局地大气变干及水汽辐散等过程相配合,将水汽由非降水区输送到降水区,从而对降水区的降水产生影响的现象。3段降水过程初步云物理收支分析表明,相对于A和B,降水过程C的冰相云物理过程更为明显,冰相水凝物生成与转化较A、B明显增强。以液相(冰相)云物理过程为主的降水过程B(C)的降水效率最高(低),蒸发作用最小(明显)。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02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274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