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
-
摘要: 利用广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Micaps资料,对广东省2011年4月17日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着重分析了各种有利于大冰雹生成的因素和回波特征。研究发现:(1) 过程发生在高层有急流、高空槽和切变线、地面有锋面低槽的环流形势下,属西江流域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类型的复合型。冰雹发生区域的低层垂直风切变较大,达-4.8×10-3 /s。(2) 当CAPE突增,SSI>200、K>35 ℃、Si<0 ℃时,预示强对流天气发生。(3) 边界层辐合线为对流发展提供动力因素,同时大气不稳定和较高的CAPE造成雹暴的迅速发展。(4) 本次雹暴几乎具有强烈对流风暴的所有回波特征: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后侧入流缺口、悬垂结构、有界弱回波区、三体散射,径向速度图上的中气旋及中层径向辐合。(5) 雹暴的回波顶高与最大反射率因子演变趋势基本相同,有几次跃增且同步。降雹前最大反射率因子及其高度均出现突降。VIL的跃增特性对于判断冰雹的增长非常有效。(6) 本次过程具备适宜冰雹生长的0 ℃和-20 ℃层高度条件,且回波核心区高度扩展到-20 ℃层以上。VIL密度>4 g/m3和上干下湿的垂直分布十分利于大冰雹的产生。(7) 三体散射特征可作为发布冰雹预警重要指标。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57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176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