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南前汛期MCS的活动特征及组织发展形式

梁巧倩 项颂翔 林良根 蒙伟光

梁巧倩, 项颂翔, 林良根, 蒙伟光. 华南前汛期MCS的活动特征及组织发展形式[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4): 541-551.
引用本文: 梁巧倩, 项颂翔, 林良根, 蒙伟光. 华南前汛期MCS的活动特征及组织发展形式[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4): 541-551.

华南前汛期MCS的活动特征及组织发展形式

  • 摘要: 利用卫星云图Tbb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按照Jirak对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分类方法,将华南MCS分为MCC(中尺度对流复合体)、PECS(线状或长条状MCS)、MβCCS和MβECS(即β尺度的MCC和β尺度的PECS)4种类型,对华南前汛期MCS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生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天气学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CS是华南地区MCS的主要发展形式。4—6月MCS的发生个数逐月增多。MCS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主要集中于下午到上半夜形成,傍晚到半夜之间发展成熟。但具体到不同的4种类型,其日变化特征有一定差异。MCS活动分布特征与地形没有明显对应关系,全区都可有PECS发生。MCS主要以东移为主,其次的移动方向4种不同类型分别略有不同。MCS的发生发展有3种主要天气形势:500 hPa槽前西南风场型、850 hPa切变线南侧的西南风场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Ⅰ型;500 hPa西北风场型、850 hPa切变线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Ⅱ型;500 hPa西风槽过境型、850 hPa切变线南侧的西南风场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Ⅲ型。孤立发展和合并增长是华南MCS的主要组织发展形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1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80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