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鲇鱼”路径突变前后等熵位涡非对称结构的对比分析
-
摘要: 利用高分辨率WRF模式对2010年13号超强台风“鲇鱼”移入南海以后的路径突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较好模拟出了台风由缓慢西行转为突然北上的过程。利用模拟资料,诊断分析了路径突变前期、突变时和突变后的不同高度上等熵位涡的分布特征。路径突变前期和后期不同高度上的等熵位涡的对称结构较明显;路径突变时各个层次上的位涡等熵分布均表现出明显非对称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该路径突变过程前后台风对流发展和能量分布的变化,结果验证了等熵位涡结构的演变情况。非对称风场的切变存在一次逆时针方向倾斜而后恢复的过程,整层大气动能的分布也由近似轴对称发展为东部强于西部的显著的非对称。位于台风环流东南侧的非对称扰动所引起的平流和次级环流输送有助于台风路径由西行转为北上,这可能是环境流场偏弱条件下台风路径转折的有利触发机制。
期刊类型引用(11)
1. 黄中根,马中元,谌芸,陈鲍发,段和平. 江西两次雷击事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04): 79-87 . 百度学术
2. 黄晓磊,吕伟涛,武斌,孙秀斌,马颖,陈绿文,齐奇,刘恒毅. 广州高建筑物雷电回击光脉冲特征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2021(03): 439-449 . 本站查看
3. 徐黄飞,张其林,杜赛,薛奇. 新型闪电电场变化测量仪的研究与初步应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21(03): 502-511 . 本站查看
4. 马超,周雅蔓,李伟. 闪电定位资料在天山北坡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中的分析及应用.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01): 49-55 . 百度学术
5. 谭惠冰,苏耀墀,徐碧裕,赵慕洁,黄江辉. 江门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及环境场分析. 广东气象. 2020(05): 31-34 . 百度学术
6. 高峰,杨金玲. 基于闪电定位仪监测的雷暴特征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3): 195-196+198 . 百度学术
7. 朱晶晶,赵小平,邢彩盈,陈峥光,张明洁. 基于闪电定位系统的海南岛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37-43 . 百度学术
8. 张雅斌,程龙,罗慧,卞林根,杨睿. 基于LLS的陕西省近10年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6): 884-895 . 本站查看
9. 宋敏敏,郑永光. 我国中东部3-9月云-地闪电密度和强度分布特征.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3): 322-333 . 本站查看
10. 李阳斌,刘三梅,李翠华,陈绍东. 基于LLS的清远地区雷电活动特征. 广东气象. 2015(04): 19-21+26 . 百度学术
11. 石玉恒,李迅,张义军,丁德平,谢庄,山笑,李锐锋.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结束特征及预报试验. 热带气象学报. 2015(01): 112-118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8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843
- 被引次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