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风切变识别研究

周生辉 魏鸣 张培昌 张明旭 赵畅

周生辉, 魏鸣, 张培昌, 张明旭, 赵畅. 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风切变识别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1): 119-127.
引用本文: 周生辉, 魏鸣, 张培昌, 张明旭, 赵畅. 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风切变识别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1): 119-127.

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风切变识别研究

  • 摘要: 风切变是风场不均匀的一种表现,这种不均匀恰是造成风场反演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风场数据,并基于风场反演的方法对风切变的识别和大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传统的根据径向风差异去识别风切变的方法分析后,发现风场均匀时径向风速在不同方位角之间会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固有差异在径向风场的零速线附近达到最大,从而会造成识别中的误判。针对风切变区风场的不均匀特点,在风场反演中选用了均匀风场模型进行计算,用临近格点之间风矢差来表示风切变的大小。对广州一次强对流过程中风切变的识别结果表明,在连续单体和中尺度气旋的强回波区,切变区主要集中在强对流区,以及移动路径的前侧;风切变的量级显示,在强对流与中尺度气旋处的风切变大小明显大于其它位置处,量级大小一般在4.5 m/(s·km)以上,而强对流与中尺度气旋区边缘的切变大小一般在4.0 m/(s·km)以上,并且切变发展的方向与天气过程的一致;对于潜在发展的对流,对比结果发现风切变的大小在3.0 m/(s·km)以上时容易发展成新的单体。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强切变出现的位置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可为强对流的天气发展起到预警作用。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44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93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