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热带气旋温湿非对称结构的比较研究

杨涛 雷小途 汤杰

杨涛, 雷小途, 汤杰. 热带气旋温湿非对称结构的比较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3): 310-322.
引用本文: 杨涛, 雷小途, 汤杰. 热带气旋温湿非对称结构的比较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3): 310-322.

热带气旋温湿非对称结构的比较研究

  • 摘要: 利用NCEP的CFSR 0.5 °再分析资料和日本东京台风中心的最佳路径集,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1979—2010年间的热带气旋温湿水平非对称和垂直非均匀结构等进行了合成和对比分析。(1) 热带气旋流场的非对称随着气旋增强逐渐趋于轴对称化,而外包区及外围区比湿场的非对称性逐渐增强。(2) 热带气旋普遍具有“双暖心”的垂直非均匀分布结构特征;弱热带气旋的低层暖心相对较强而TY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高层暖心相对较强。(3) “暖心”的水平范围和形态随气旋的增强而扩大并更趋于轴对称,200 hPa高度场上较弱的热带气旋暖心附近为弱高压中心、较强热带气旋暖心附近为一低压中心。(4) 热带气旋的“湿心”主要位于700~850 hPa的低层,湿心强度随着气旋强度等级增加而增强,0.8 g/kg的比湿距平范围随TC强度增强而不断向高层延伸。(5) 气旋不同区域的各个层次假相当位温随气旋增强而增加,且各个强度级别的气旋不同区域增温速率均为内核区最大、外包区次之和外围区最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06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7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