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第1卷 第4期
1985, (4): 287-296.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850和200毫巴空间、时间剖面图讨论了全球越赤道气流的时空变化。在东半球夏季各月大气低层存在5条越赤道的偏南气流通道,冬季转为偏北气流,呈现了季节性的年变。在西半球,有3条偏南气流和2条偏北气流通道,它们都未呈现出季节性的年变。其次阐述了它们与环流系统的关联。索马里急流的建立与维持,看来与澳大利亚、西太平洋副高和西风的某些先期变化有关系。它们可能说明全球不同地区大气环流系统季节性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时间序列。
本文首先通过850和200毫巴空间、时间剖面图讨论了全球越赤道气流的时空变化。在东半球夏季各月大气低层存在5条越赤道的偏南气流通道,冬季转为偏北气流,呈现了季节性的年变。在西半球,有3条偏南气流和2条偏北气流通道,它们都未呈现出季节性的年变。其次阐述了它们与环流系统的关联。索马里急流的建立与维持,看来与澳大利亚、西太平洋副高和西风的某些先期变化有关系。它们可能说明全球不同地区大气环流系统季节性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时间序列。
1985, (4): 297-322.
摘要:
本文用包含热力作用和雷利摩擦的赤道β平面上线性化的浅水波方程模式,探讨热带地区热力强迫运动的一般规律及由它所驱动的热带环流和系统。通过浅水波方程的求解,我们得到了一个解析形式的热力影响函数。热力影响函数是一个指数衰减型的函数,但衰减率在东西方向是不对称的,源以东的衰减速度比源以西的衰减速度快得多。另外,热力强迫运动还与热源所处的纬度有关,热源所处的纬度越低,热力强迫运动的振幅和范围越小。最后,利用本文模式模拟和解释了热带大气中最基本的环流现象。
本文用包含热力作用和雷利摩擦的赤道β平面上线性化的浅水波方程模式,探讨热带地区热力强迫运动的一般规律及由它所驱动的热带环流和系统。通过浅水波方程的求解,我们得到了一个解析形式的热力影响函数。热力影响函数是一个指数衰减型的函数,但衰减率在东西方向是不对称的,源以东的衰减速度比源以西的衰减速度快得多。另外,热力强迫运动还与热源所处的纬度有关,热源所处的纬度越低,热力强迫运动的振幅和范围越小。最后,利用本文模式模拟和解释了热带大气中最基本的环流现象。
1985, (4): 323-329.
摘要:
本文对5个西行路径的南海季风低压进行了合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它在热力结构与动力结构方面均与台风(包括其前期的热带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有很大不同。降水区主要集中在低压东北部100—200公里处。
本文对5个西行路径的南海季风低压进行了合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它在热力结构与动力结构方面均与台风(包括其前期的热带低压)和印度季风低压有很大不同。降水区主要集中在低压东北部100—200公里处。
1985, (4): 330-339.
摘要:
本文所用的动力学模型是在给定切变基本流情况下,加进积云加热效应。结果表明斜压不稳定扰动的临界波长,因积云加热作用而明显变短,当积云加热达每天3.5度时,扰动发展的尺度和中层气旋的尺度是吻合的。在本文的后一部份,考察了积云对流的摩擦作用,结果也得出扰动的不稳定性,但一般而言,积云摩擦对扰动是起阻尼作用的,当摩擦造成的次级环流产生不稳定的加热效应时,摩擦可促进不稳定发展。
本文所用的动力学模型是在给定切变基本流情况下,加进积云加热效应。结果表明斜压不稳定扰动的临界波长,因积云加热作用而明显变短,当积云加热达每天3.5度时,扰动发展的尺度和中层气旋的尺度是吻合的。在本文的后一部份,考察了积云对流的摩擦作用,结果也得出扰动的不稳定性,但一般而言,积云摩擦对扰动是起阻尼作用的,当摩擦造成的次级环流产生不稳定的加热效应时,摩擦可促进不稳定发展。
1985, (4): 340-349.
摘要:
通过对1971—1980年4—6月十年资料的普查分析,我们将华南季风低槽分为大陆(华南)和海域(南海)两类。前者发生在初夏前期,它与冬、夏季风有密切关系,是华南前汛期强降水的主要系统;后者与热带辐合带及孟加拉湾季风槽东伸至南海部分相联系,此类槽出现频数不多,但对南海及华南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1971—1980年4—6月十年资料的普查分析,我们将华南季风低槽分为大陆(华南)和海域(南海)两类。前者发生在初夏前期,它与冬、夏季风有密切关系,是华南前汛期强降水的主要系统;后者与热带辐合带及孟加拉湾季风槽东伸至南海部分相联系,此类槽出现频数不多,但对南海及华南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1985, (4): 350-357.
摘要:
本文利用美国华盛顿气象中心发布的1979年7、8月逐日格点风资料(范围35°S—35°N、85°—145°E),分析了东亚赤道缓冲带结构及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东亚赤道缓冲带为对流层中低层不对称暖性系统,其内为负涡度、辐散下沉区;并发现7、8月它的活动是不相同的,7月缓冲带活动在1°N—1°S赤道附近,8月稳定在2°N以北地区。文中指出7、8月赤道缓冲带活动不相同是由于在这个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季节性北跳,经向大尺度环流产生一次明显的调整造成的。
本文利用美国华盛顿气象中心发布的1979年7、8月逐日格点风资料(范围35°S—35°N、85°—145°E),分析了东亚赤道缓冲带结构及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东亚赤道缓冲带为对流层中低层不对称暖性系统,其内为负涡度、辐散下沉区;并发现7、8月它的活动是不相同的,7月缓冲带活动在1°N—1°S赤道附近,8月稳定在2°N以北地区。文中指出7、8月赤道缓冲带活动不相同是由于在这个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季节性北跳,经向大尺度环流产生一次明显的调整造成的。
1985, (4): 358-363.
摘要:
本文用一个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对飑线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数值试验。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相一致。并发现网格距的缩小对提高模拟的精度十分重要。
本文用一个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对飑线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数值试验。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相一致。并发现网格距的缩小对提高模拟的精度十分重要。
1985, (4): 364-376.
摘要:
海南岛橡胶园是由“防护林—橡胶林(或间种热带作物)—地面人工或天然覆盖”多层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太阳能量丰富(净辐射量大),胶林净生产力高。胶林的净收入热量,主要消耗于蒸散耗热,其次是湍流热交换;胶林内得到的净辐射量较小,湍流交换微弱,土壤热通量也不大。林内温度变化和缓、湿润、静风,橡胶人工林生态群落具有森林小气候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其小气候效应类似于热带季雨林(次生林)。
海南岛橡胶园是由“防护林—橡胶林(或间种热带作物)—地面人工或天然覆盖”多层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太阳能量丰富(净辐射量大),胶林净生产力高。胶林的净收入热量,主要消耗于蒸散耗热,其次是湍流热交换;胶林内得到的净辐射量较小,湍流交换微弱,土壤热通量也不大。林内温度变化和缓、湿润、静风,橡胶人工林生态群落具有森林小气候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其小气候效应类似于热带季雨林(次生林)。
1985, (4): 377-38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