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近50年广东省分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郑腾飞 刘显通 万齐林 于鑫

郑腾飞, 刘显通, 万齐林, 于鑫. 近50年广东省分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2): 212-220.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2.007
引用本文: 郑腾飞, 刘显通, 万齐林, 于鑫. 近50年广东省分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2): 212-220.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2.007
Teng-fei ZHENG, Xian-tong LIU, Qi-lin WAN, Xin Y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VER THE PAST 50 YEARS:DEPENDENCE ON RAINFALL INTENSITY[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7, 33(2): 212-220.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2.007
Citation: Teng-fei ZHENG, Xian-tong LIU, Qi-lin WAN, Xin Y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VER THE PAST 50 YEARS:DEPENDENCE ON RAINFALL INTENSITY[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7, 33(2): 212-220.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2.007

近50年广东省分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2.0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475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61164006

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 GYHY201406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5CB452802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郑腾飞,男,河北省人,硕士,主要从事云降水物理方面的研究。E-mail:tfzheng@grmc.gov.cn

  •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VER THE PAST 50 YEARS:DEPENDENCE ON RAINFALL INTENSITY

  • 摘要: 利用广东省8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近50年广东省降水气候特征,探讨不同等级降水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多为1 500~2 000 mm;降水气候特征的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分布差异显著;各月的降水日数差异没有降水量月分布的差异明显,非汛期的日降水量较小,而汛期降水日数多且日降水量大;小雨日和中雨日的区域差异小,大雨日、暴雨日、大暴雨日的大值中心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三大暴雨中心地区 (清远中心、阳江中心、海陆丰中心),雨日量级分布大致由北向南逐渐增强,且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降雨日数迅速减少;小雨、中雨和大雨的降水贡献率均由粤北地区向沿海地区递减,暴雨和大暴雨的贡献率由粤北向沿海递增;小雨日数显著减少、大雨以上日数略有增多,总降水日数也呈减少趋势;小雨和中雨的贡献率呈减少趋势,大雨以上贡献率增多,使年均降水量呈增多趋势。

     

  • 图  1  广东省常规气象观测站点分布

    +表示站点。

    图  2  1961—2010年广东省年平均降水量(a)和降水日数(b)分布

    图  3  1961—2010年广东省不同降水等级降水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a.小雨;b.中雨;c.大雨;d.暴雨;e.大暴雨。

    图  4  图 3,但为平均日数

    图  5  1961—2010年广东省各月降水量(a)和降水日数(b)分布及各月分级降水量(c)以及降水日数(d)所占比例

    图  6  1961—2010年广东省前汛期(a、d、g)、后汛期(b、e、h)和非汛期(c、f、i)的降水量分布(a~c)、降水比例分布(d~f)、降水日数分布(g~i)

    图  7  1961—2010年广东省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实线)和线性变化趋势(虚线)

    a.总降水; b.小雨;c.中雨;d.大雨;e.暴雨;f.大暴雨。

    图  8  1961—2010年广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和不同等级降水贡献率(实线)及其变化趋势(虚线)

    说明同图 7

    表  1  降雨日分级

    降水级别 降水量/(mm/d)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 100.0
    下载: 导出CSV
  •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R]//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 governmental panc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996.
    [2] 李永华, 徐海明, 刘德.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J].气象学报, 2009, 67(1): 122-132.
    [3] 李红梅, 周天军, 宇如聪.近四十年我国东部盛夏日降水特性变化分析[J].大气科学, 2008, 32(2): 358-370.
    [4] 鲍名, 黄荣辉.近40年我国暴雨的年代及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 2006, 30(6): 1 057-1 060.
    [5] 任国玉, 吴虹.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3): 322-328.
    [6] 艾卉, 张耀存, 卢伟.我国东部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年际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 2009, 29(3): 299-303.
    [7] 韩军彩, 陈静, 岳艳霞, 等.石家庄市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9(6): 34-37.
    [8] 宁亮, 钱永甫.中国年和季各等级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 2008, 27(5): 1 010-1 015.
    [9] 吴昊旻, 廖必军, 蔡寿强.浙江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 2012, 30(3): 360-363.
    [10] 朱坚, 张耀存, 黄丹青.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 2009, 28(4): 889-891.
    [11] 王颖, 施能, 顾骏强, 等.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J].大气科学, 2006, 30(1): 163-168.
    [12] 贾文雄.近50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降水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 2012, 67(5): 631-640.
    [13] 陆晨, 李青春.北京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与旱涝关系的分析[J].气象, 23(2): 38-40.
    [14] 王秀萍.大连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与旱涝的关系分析[J].辽宁气象, 1999(2): 4-5.
    [15] 闫桂霞, 李登华. 1953—2010年期间广东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2(10): 6-7.
    [16] 王小玲, 翟盘茂. 1957—2004年中国不同强度级别降水的变化趋势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10): 460-463.
    [17] 余功梅.华南地区近40年降水的气候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1996, 12(3): 252-254.
    [18] 沈如桂, 陶全珍, 赖莹莹, 等. 华南前汛期对流层高低空的低纬环流变动和降水[C]//全国热带季风学术会议论文集.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 10-20.
    [19] 郑斌, 梁建茵, 林爱兰, 等.华南前汛期封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 划分日期的确定[J].大气科学, 2006, 30: 1 207-1 216.
    [20] 林爱兰.广东省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J].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6): 641-645.
    [21] 王芬, 曹杰, 李腹广, 等.贵州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J].高原气象, 2015, 34(1): 145-153.
    [22] 黄奇章.广东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热带地理, 1990, 10(2): 113-120.
    [23] 刘黎明, 陈创买, 祝薇, 等.广东分区降水的趋势和周期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 37(s2): 122-125.
    [24] 罗伟华, 张明杰, 姚建春.近47年来广东省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广东气象, 2009, 31(1): 35-38.
    [25] 郭其蕴, 沙万英.华南前汛期降水变率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增刊): 9-14.
    [26] 王祝.广东省降水的趋势变化和时空分布特性分析[J].人民珠江, 2006(2): 40-50.
    [27] 吴尚森, 梁建茵.华南前汛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1992, 8(1): 87-92.
    [28] 胡娅敏, 罗晓玲, 陈新光.2009年广东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气候成因[J].广东气象, 2010, 32(3): 4-7.
    [29] 符娇兰, 林祥, 钱维宏.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4): 367-370.
    [30]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31]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4: 75-77.
    [32] 孙智辉, 曹雪梅, 刘志超, 等.陕西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日数和强度年代际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4): 510-513.
    [33] 陈冬冬, 戴永久.近五十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强度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 2009, 33(5): 924-935.
  • 加载中
图(8)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02
  • HTML全文浏览量:  52
  • PDF下载量:  82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9-19
  • 修回日期:  2016-11-03
  • 刊出日期:  2017-04-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