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李明

李明.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6): 812-821.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6.002
引用本文: 李明.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 33(6): 812-821.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6.002
Ming LI. STUDY OF THE OBJECTIVE PROBABILITY FORECAST METHOD FOR SHORT-TERM HEAVY RAIN BASED ON ECMWF FINE-MESH MODEL[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7, 33(6): 812-821.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6.002
Citation: Ming LI. STUDY OF THE OBJECTIVE PROBABILITY FORECAST METHOD FOR SHORT-TERM HEAVY RAIN BASED ON ECMWF FINE-MESH MODEL[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7, 33(6): 812-821.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6.002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研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7.06.002
基金项目: 

中国气象局2014年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CMAGJ2014M52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 CMAYBY2017-075

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 2015Z-2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明,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强对流天气研究。E-mail: 467665085@qq.com

  • 中图分类号: P456.7

STUDY OF THE OBJECTIVE PROBABILITY FORECAST METHOD FOR SHORT-TERM HEAVY RAIN BASED ON ECMWF FINE-MESH MODEL

  • 摘要: 根据陕南643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2010—2014年逐小时观测降水,采用百分位法确定陕南短时强降水标准。基于2010—2014年11 824站次短时强降水个例和欧洲中心(ECMWF)间隔6 h的0.25 °×0.25 °再分析格点资料,以空间最近、时间最近前1时次原则:计算并确定陕南汛期5—9月各月短时强降水36种对流参数历史概率分布特征值;考虑对流参数的显著性和适度性指标构建评价方案,利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标准差系数方法,优选出陕南5—9月各月的15种对流参数及其权重。业务运行以ECMWF细网格模式的基本预报产品,计算优选的对流参数值,结合参数历史概率分布值及其权重,建立陕南分月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模型。将模型概率预报结果升序排列后80%处对应的数值,且大于0.2作为短时强降水的临界概率,对2015年汛期降水过程进行检验,TS评分为0.59,漏报率为0.18,空报率为0.31。

     

  • 图  1  陕南2010—2014年汛期5—9月(a)和7、8月大于30 mm/h、50 mm/h的短时强降水站次(b)

    图  2  陕南8月短时强降水发生临近时刻部分对流参数概率分布特征值

    图  3  2012年8月短时强降水发生临近时刻最佳对流稳定度指数(BIC)(a)和抬升指数(LI)(b)相对于同时段平均值的偏差散点图

    单位:℃。

    图  4  ECMWF细网格模式2015年8月23日08起报的20—23时降水量(a,单位:mm/h)和20时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b)以及20—21时(c)、21—22时(d)、22—23时(e)、23日23时—24日00时(f)的短时强降水分布

    箭头表示降水云团的移动方向。单位:mm/h。

    图  5  2015年8月4日08时起报的14时(a)、20时(b)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以及15—17时(c)和21—23时(d)的短时强降水分布

    单位:mm/h。

    图  6  2015年7月18日08时起报的14时(a)和17时(b)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以及18—20时短时强降水分布(c)

    单位:mm/h。

    表  1  陕南汛期各月短时强降水标准

    月份 标准/(mm/h)
    5 10
    6 15
    7 20
    8 20
    9 1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10—2014年陕南各月部分对流参数平均值

    月份 PW/cm CAPE/(J/kg) LFC/hPa PE/hPa LI/℃ K/℃ DCI/℃ BIC/℃
    5 2.45 375.70 808.26 615.96 2.93 17.52 18.66 -7.16
    6 3.04 686.35 831.71 511.49 0.13 26.34 30.74 -14.79
    7 4.69 1 536.62 855.05 284.28 -2.71 30.98 39.32 -24.75
    8 4.14 1 407.83 861.42 389.91 -1.07 30.03 35.90 -20.05
    9 3.86 195.25 870.60 764.69 3.94 20.33 20.18 -5.74
    注:PW为大气整层可降水量;CAPE为对流有效位能;LFC为自由对流高度;PE为平衡高度;LI为抬升指数;K为指数;DCI为深对流指数;BIC为最佳对流稳定度指数。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陕南各月短时强降水发生临近时刻的部分对流参数值

    月份 PW/cm CAPE/(J/kg) LFC/hPa PE/hPa LI/℃ K/℃ DCI/℃ BIC/℃
    5 3.60 1 157.53 872.57 386.92 -0.85 31.75 30.03 -11.79
    6 5.73 2 027.82 912.40 297.86 -3.47 35.52 39.24 -19.60
    7 6.15 2 891.99 873.36 236.49 -5.19 36.67 43.23 -27.53
    8 6.63 2 201.36 903.21 247.71 -4.72 37.53 43.26 -27.53
    9 4.53 1 171.50 914.31 406.59 0.86 30.07 30.63 -12.84
    注:说明同表 2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优选的陕南8月前15位的对流参数及其权重

    排列序号 物理量参数 权重/%
    1 最佳对流稳定度指数(BIC)/℃ 12.56
    2 700 hPa散度(DIV)/s-1 11.47
    3 K指数(K)/℃ 8.17
    4 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qflux) /(g/(hPa·cm2·s)) 8.04
    5 自由对流高度(LFC)/hPa 7.45
    6 抬升凝结高度(PC)/hPa 6.71
    7 700 hPa涡度(VOR70)/s-1 6.09
    8 对流凝结高度(CCL)/hPa 5.68
    9 深对流指数(DCI)/℃ 5.63
    10 大气可降水量(PW)/cm 5.49
    11 850 hPa南风(V)/(m/s) 4.66
    12 0~3 km垂直风切变(SHR2) /(m/(s·km)) 4.65
    13 沙氏指数(SI)/℃ 4.53
    14 850 hPa涡度(VOR85)/s-1 4.42
    15 3~6 km垂直风切变(SHR3) /(m/(s·km)) 4.41
    下载: 导出CSV
  • [1] 孙继松, 陶祖钰.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气象, 2012, 38(2): 164-173.
    [2] 林爱兰, 谷德军, 郑彬, 等. 6月广东持续性暴雨过程概念模型的建立[J].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3): 289-299.
    [3] 苏永玲, 何立富, 巩远发, 等.京津冀地区强对流时空分布特征与天气学特征分析[J].气象, 2011, 37(2): 177-184.
    [4] 许爱华, 孙继松, 许东蓓, 等.中国中东部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类和基本要素配置特征[J].气象, 2014, 40(4): 400-411.
    [5] PENG X D, CHE Y Z, CHANG J. A novel approach to improve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skills by using anomaly integration and historical data[J]. J Geophy Res, 2013, 118(16): 8 814-8 826.
    [6] 李莉, 朱跃建. T213降水预报订正系统的建立与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增刊): 130-134.
    [7] 李俊, 杜钧, 陈超君.降水偏差订正的频率(或面积)匹配方法介绍和分析[J].气象, 2014, 40(5): 580-588.
    [8] 邱学兴, 王东勇, 陈宝峰. T639模式预报系统误差统计和订正方法研究[J].气象, 2012, 38(5): 526-532.
    [9] 孙靖, 程光光, 张小玲.一种改进的数值预报降水偏差订正方法及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 2015, 26(2): 173-184.
    [10] 智协飞, 季晓东, 张璟, 等.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多模式集成预报[J].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3): 257-266.
    [11] 刘健文, 郭虎, 李耀东, 等.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77-217.
    [12] 李耀东, 刘健文, 高守亭.动力和能量参数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学报, 2004, 62(4): 401-409.
    [13] 张一平, 吴蓁, 苏爱芳, 等.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J].高原气象, 2013, 32(5): 1 492-1 502.
    [14] 周后福, 邱明燕, 张爱民, 等.基于稳定度和能量指标作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指标分析[J].高原气象, 2006, 25(4): 716-722.
    [15] 陈涛, 张芳华, 宗志平.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 2012, 31(4): 1 019-1 031.
    [16] 张一平, 乔春贵, 梁俊平.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天气学分型与物理诊断量阈值初探[J].暴雨灾害, 2014, 33(2):129-138.
    [17] 李明, 高维英, 侯建忠, 等.一次西南涡东北移对川陕大暴雨影响的分析[J].高原气象, 2013, 32(1):133-144.
    [18] 郝莹, 姚叶青, 郑媛媛, 等.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警[J].气象, 2012, 38(8): 903-912.
    [19] 李耀东, 高守亭, 刘健文.对流能量计算及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2004, 15(1): 10-20.
    [20] 雷蕾, 孙继松, 魏东.利用探空资料判别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的天气类别[J].气象, 2011, 37(2): 136-141.
    [21] 庞古乾, 伍志方, 郭春迓, 等.广东省前汛期分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 2016, 32(2): 265-272.
    [22] 樊李苗, 俞小鼎.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 2013, 32(1):156-165.
    [23] 杨程, 宋金杰, 王元, 等.热带气旋影响下江苏强对流天气指数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3): 59-566.
    [24] 陈敏, 范水勇, 郑祚芳, 等.基于BJ-RUC系统的临近探空及其对强对流发生潜势预报的指示性能初探[J].气象学报, 2011, 69(1):181-194.
    [25] 陈子通, 闫敏华, 黄晓梅, 等.应用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模式探空产品[J].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4): 321-325.
    [26] 魏东, 尤凤春, 范水勇, 等.北京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BJ-RUC)模式探空质量评估分析[J].气象, 2010, 36(8): 72-80.
    [27] HART R E, FORBES G S. The use of hourly model-generated soundings to forecast mesoscale phenomena, Part Ⅰ: Initial assessment in forecasting warm-season phenomena[J]. Wea Forec, 1998, 13(4): 1 165-1 185.
    [28] 郑永光, 周康辉, 盛杰, 等.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 2015, 26(6): 641-657.
    [29] KUK B, KIM H, HA J, et al. A fuzzy logic method for lightning prediction using thermodynamic and kinematic parameters from radio sounding observations in South Korea[J]. Wea Forec, 2012, 27(1): 205-217.
    [30] LIN P F, CHANG P L, JONGDAO J B, et al. Objective prediction of warm season afternoon thunderstorms in Northern Taiwan using a fuzzy logic approach[J]. Wea Forec, 2012, 27(5): 1 178-1 197.
    [31] 张永山, 李维京, 丁一汇.模糊优选方法及其在月集合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 2000, 58(4): 428-435.
    [32] 马清云, 李佳英, 王秀荣.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登陆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模型[J].气象, 2008, 34(5): 20-25.
    [33] 张春桂, 曾银东, 马治国.基于模糊评价的福建沿海水质卫星遥感监测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 2016, 27(1):112-122.
    [34] 陈新建, 段钊, 赵法锁, 等.基于模糊数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1, 22(3): 90-94.
    [35] 翟盘茂, 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J].地理学报, 2003, 58(1):1-10.
    [36] 李柏年.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67-116.
  • 加载中
图(6)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59
  • HTML全文浏览量:  58
  • PDF下载量:  69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1-05
  • 修回日期:  2017-05-04
  • 刊出日期:  2017-1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