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东省县域单元热带气旋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赵珊珊 高歌 任福民 陆逸 万仕全

赵珊珊, 高歌, 任福民, 陆逸, 万仕全. 广东省县域单元热带气旋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 34(3): 332-338.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06
引用本文: 赵珊珊, 高歌, 任福民, 陆逸, 万仕全. 广东省县域单元热带气旋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 34(3): 332-338.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06
Shan-shan ZHAO, Ge GAO, Fu-min REN, Yi LU, Shi-quan WAN. METHOD OF TYPHOON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FOR COUNTY-BASED UNITS IN GUANGDONG[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8, 34(3): 332-338.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06
Citation: Shan-shan ZHAO, Ge GAO, Fu-min REN, Yi LU, Shi-quan WAN. METHOD OF TYPHOON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FOR COUNTY-BASED UNITS IN GUANGDONG[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8, 34(3): 332-338.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06

广东省县域单元热带气旋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6050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75064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高歌, 女, 河南省人,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主要从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E-mail:gaog@cma.gov.cn

  • 中图分类号: P444

METHOD OF TYPHOON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 FOR COUNTY-BASED UNITS IN GUANGDONG

  • 摘要: 利用2004—2014年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TC)降水和大风资料以及TC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通过TC经济灾损率的定义,研究了TC直接经济损失与TC降水和大风的关系,并建立评估模型。广东省沿海地区是TC降水和大风影响频繁地区,TC经济灾损率和受灾频次在广东西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较大。TC经济灾损率与TC降水和大风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关系。由此得到不同等级经济灾损率对应的气象因素致灾阈值。利用此气象因素致灾阈值可以对县域单元的TC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对2004—2014年广东省TC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评估广东的县域单元TC经济损失。

     

  • 图  1  2004—2013年广东省TC的平均过程降水量(a)和平均过程大风日数(b)

    图  2  2004—2013年广东省县域单元经济灾损率的样本数分布

    图  3  2004—2013年广东省TC灾害的多年平均经济灾损率(a)和灾害发生频次(b)

    图  4  广东省沿海县域单元的经济灾损率与过程降水量(a)、最大日降水量(b)和日最大风速(c)的关系曲线

    图  5  广东省内陆县域单元经济灾损率与TC过程降水量(a)和最大日降水量(b)的关系

    图  6  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造成广东省经济灾损率的实际值和模拟值分布

    表  1  TC经济损失率等级

    等级 经济灾损率/%
    ≤0.02
    较低 0.02~0.1
    0.1~0.5
    较高 0.5~4.0
    > 4.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广东省沿海地区TC经济灾损率的气象因素致灾阈值

    经济灾损率 较低 较高
    过程降水量/mm ≤120 121~140 141~170 171~210 > 210
    最大日降水量/mm ≤70 71~90 91~110 111~140 > 140
    日最大风速/(m/s) ≤13.5 13.6~14.5 14.6~15.5 15.6~16.5 > 16.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广东省内陆地区TC经济灾损率的气象因素致灾阈值

    经济灾损率 较低 较高
    过程降水量/mm ≤100 101~120 121~150 151~200 > 200
    最大日降水量/mm ≤60 61~80 81~100 101~130 > 130
    下载: 导出CSV
  • [1] 王小玲, 王咏梅, 任福民, 等.影响中国的台风频数年代际变化趋势: 1951—2004年[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3): 135-138.
    [2] 王小玲, 任福民. 1951-2004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J].海洋预报, 2008, 25(1): 65-73.
    [3] 赵珊珊, 任福民, 高歌, 等.近十年我国热带气旋灾害的特征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3): 793-800.
    [4] ZHANG Q, WU L, LIU Q. Tropical cyclone damages in China 1983-2006[J]. Bull Amer Meteorol Soc, 2009, 90(4): 485-495.
    [5] WATSON C C, JOHNSON M E. Hurricane loss estimation models: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the state of the art[J]. Bull Amer Meteorol Soc 2004, 85(11): 1713-1726.
    [6] VICKERY P J, SKERLJ P F, LIN J, et al. Hazus-MH hurricane model methodology. II: damage and loss estimation[J]. Nat Hazards Rev, 2006, 7: 94-103.
    [7] 林继生, 罗金铃.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评估和预测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 1995, 4(1): 92-97.
    [8] 樊琦, 梁必骐.热带气旋灾情的预测及评估[J].地理学报, 2000, 55(增刊): 52-56.
    [9] 马清云, 李佳英, 王秀荣, 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登陆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模型[J].气象, 2008, 34(5): 20-25.
    [10] 李春梅, 罗晓玲, 刘锦銮, 等.层次分析法在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3): 223-228.
    [11] 李艳兰, 欧艺, 周绍毅, 等.广西热带气旋灾害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29(4): 1-3.
    [12] 钱燕珍, 何彩芬, 杨元琴, 等.热带气旋灾害指数的估算与应用方法[J].气象, 2001, 27(1): 14-18.
    [13] 何彩芬, 钱燕珍. 2000年浙江省热带气旋灾情评估[J].浙江气象, 2002, 23(2): 4-6.
    [14] 陈佩燕, 杨玉华, 雷小途, 等.我国台风灾害成因分析及灾情预估[J].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1): 64-73.
    [15] 娄伟平, 陈海燕, 郑峰, 等.基于主成分神经网络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J].地理研究, 2009, 28(5): 1243-1254.
    [16] ZHANG X C, LOU W P.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collapsed houses damaged by typhoon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0, 1(4):11-14.
    [17] LOU W P, CHEN H Y, SHEN X L, et al. Fine assessment of tropical cyclone disasters based on GIS and SVM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 Nat Hazards, 2012, 64(1): 511-529.
    [18] 任福民, 王小玲, 陈联寿, 等.登陆中国大陆、海南和台湾的热带气旋及其相互关系[J].气象学报, 2008, 66(2): 224-235.
    [19] 胡娅敏, 宋丽莉, 刘爱君, 等.近58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7(5): 115-121.
    [20] 胡娅敏, 宋丽莉, 罗晓玲.近58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0(4): 113-120.
    [21] 任福民, BYRON G, DAVID E.一种识别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方法[J].热带气象学报, 2001, 17(3): 308-313.
    [22] REN F, WANG Y, WANG X, et al.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from station observations[J]. Adv in Atmo Sci, 2007, 24(4): 700-711.
    [23] 陆逸, 朱伟军, 任福民, 等. 1980-2014年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5): 413-421.
    [24] PIELKE R A, LANDSEA C W. Normalized hurricane Dam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25-1995[J]. Wea Forecasting, 1998, 13(3): 621-631.
    [25] PIELKE R A, GRATZ J, LANDSEA C W, et al. Normalized hurricane dam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00-2005[J]. Natural Hazards Review, 2008, 9(1): 29-42.
  • 加载中
图(6)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7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8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2-07
  • 修回日期:  2018-02-28
  • 刊出日期:  2018-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