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超强El Niño事件的多样性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袁帅 徐建军 潘裕山

袁帅, 徐建军, 潘裕山. 超强El Niño事件的多样性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 35(3): 379-38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5
引用本文: 袁帅, 徐建军, 潘裕山. 超强El Niño事件的多样性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 35(3): 379-38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5
Shuai YUAN, Jian-jun XU, Yu-shan PAN. DIVERSITY OF SUPER EL NIÑO EV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9, 35(3): 379-38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5
Citation: Shuai YUAN, Jian-jun XU, Yu-shan PAN. DIVERSITY OF SUPER EL NIÑO EV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9, 35(3): 379-38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5

超强El Niño事件的多样性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5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8YFA0605604

印度洋-第三极海陆气相互作用与航线环境安全-印度洋重点航线及港口的环境保障与预报技术研究 XDA20060503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徐建军,男,江苏省人,教授,博士,从事海洋气象与区域资料同化研究。E-mail: gmuxujj@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732

DIVERSITY OF SUPER EL NIÑO EV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 摘要: 利用1979—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建海温逐月资料(ERSST V5)、气候预报中心(CPC)的Niño3.4指数、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以及CMAP降水资料,将1979—2017年Niño3.4指数超过2 ℃的El Niño事件,定义为超强El Niño事件。根据超强El Niño事件的定义,从近40年(1979—2017年)选取出三个超强El Niño事件(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首先运用海温距平资料,分析超强El Niño事件的多样性特征,然后根据这三个超强El Niño事件发生年与次年的夏季降水距平,讨论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超强El Niño事件多样性的响应差异。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为超强的El Niño事件,由于其不同的分布特征,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响应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环流异常、850 hPa风场异常以及副高的变化等方面讨论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 图  1  1979—2017年Niño3.4(170~120 °W,5 °S~5 °N)指数

    图  2  超强El Niño事件的赤道(5 °S~5 °N)海温距平随时间变化

    a. 1982—1983年事件;b. 1997—1998年事件;c. 2015—2016年事件。单位:℃。

    图  3  三次强El Niño事件的Niño3.4指数图

    图  4  超强El Niño发展期夏季平均降水距平分布

    a. 1982年;b. 1997年;c. 2015年。单位:mm/day。

    图  5  1983年(a)、1998年(b)、2016年(c)超强El Niño衰减期夏季平均降水距平分布

    单位:mm/day。

    图  6  三次超强El Niño事件发展期夏季5 °S~5 °N平均沃克环流异常图(a、b、c),填色为垂向风异常(omega*-100),箭头为纬向风异常和垂向风异常的合成;三次强El Niño事件发展期夏季850 hPa风场异常和500 hPa夏季平均高度场合成(d、e、f),填色为纬向风异常,箭头为矢量风异常,等值线为500 hPa夏季(6—8月)平均高度场,脊线用红色线标出

    图  7  图 6,但为三次强El Niño事件衰减期夏季沃克环流异常、850 hPa风场异常和500 hPa平均高度场合成分布

    表  1  三次强El Niño事件的特征对比

    年份 1982 1983 1997 1998 2015 2016
    类型(时空)
    演变特征
    春季爆发型,东部型
    中部向东部波动式传播
    春季爆发型,东部型
    中部向东、东部向西双向传播
    春季爆发型,东部型
    前期有中部向东的趋势,但整体为传统的西传形式的西传形式
    位相 发展期 衰减期 发展期 衰减期 发展期 衰减期
    中国区域降水距平分布 华北南部及华中北部降水增多,其余地区降水减少。 江淮流域增多,华北及华南沿海减少。 华北及东北降水减少,长江以南降水增多,呈北少南多。 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普遍增多,且强度也较大,仅华南沿海和海南地区降水减少。 江淮及两湖地区降水增多,华北、东北及华南沿海减少。 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多,但是强度上不如1998年明显,最明显的降水增多区域位于两湖地区和华北地区。
    下载: 导出CSV
  • [1] 龙振夏, 李崇银. ENSO对其后东亚季风活动影响的GCM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 1999, 57(6): 651-661.
    [2] 张静, 李跃清, 蒋兴文.东亚冬季风的时空变化及其与ENSO、AO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 32(3): 89-96.
    [3] 何溪澄, 丁一汇, 何金海, 等.东亚冬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特征[J].大气科学, 2008, 32(2): 335-344.
    [4] 黄荣辉, 陈文, 丁一汇, 等.关于季风动力学以及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的研究[J].大气科学, 2003, 27(4): 484-502.
    [5] 黄荣辉, 傅云飞, 臧晓云.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J].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1(1): 38-54.
    [6] 朱乾根, 徐建军. 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中国东部气候异常影响的观测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21(4): 615-623.
    [7] 张键, 李长青. ENSO事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3(4): 72-78.
    [8] 李春晖, 李霞, 刘燕, 等.春季和夏季爆发型ENSO事件对夏季中国降水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 21(3): 258-268.
    [9] HUANG R, WU Y.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the summer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nd its mechanism[J]. Adv Atmos Sci, 1989, 6(1): 21-32.
    [10] 刘永强, 丁一汇.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J].大气科学, 1995, 19(2): 200-208.
    [11] ZHANG R, SUMI A, KIMOTO M. A diagnostic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l Niño on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J]. Adv Atmos Sci, 1999, 16(2): 229-241.
    [12] ZHANG R, SUMI A. Moisture Circulation over East Asia during El Niño Episode in Northern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J]. J Meteor Soc Japan, 2002, 80(2): 213-227.
    [13] 符淙斌, 弗莱彻J. "埃尔尼诺"(El Niño)时期赤道增暖的两种类型[J].科学通报, 1985, 30(8): 596-596.
    [14] XU J, CHAN J C L. The Role of the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System in the Onset Time of El Niño Events.[J]. J Climate, 2001, 14(14): 418-433.
    [15] ASHOK K, BEHERA S K, RAO S A, et al. El Niño Modoki and its teleconnection[J]. J Geophys Res Atmos, 2007, 112(C11): C11007.
    [16] LARKIN N K, HARRISON D E. Global seas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during El Niño autumn and winter[J]. Geophys Res Lett, 2005, 32(16): 3613-3619.
    [17] GEN L I, REN B H, YANG C Y, et al. Traditional El Niño and El Niño modoki revisited: Is El Niño Modoki linearly independent of traditional El Niño?[J]. Atmos Ocean Sci Lett, 2010, 3(2): 70-74.
    [18] KAO H Y, YU J Y. Contrasting Eastern-Pacific and Central-Pacific types of ENSO[J]. J Climate, 2009, 22(3): 615-632.
    [19] 徐霈强, 冯娟, 陈文. ENSO冷暖位相影响东亚冬季风与东亚夏季风联系的非对称性[J].大气科学, 2016, 40(4): 831-840.
    [20] 赵亮, 邹力, 王成林, 等. ENSO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对中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4): 360-366.
    [21] 薛峰, 刘长征.中等强度ENSO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与强ENSO的对比分析[J].科学通报, 2007, 52(23): 2798-2805.
    [22] 臧增亮, 包军, 赵建宇, 等. ENSO对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进展[J].解放军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5, 6(4): 394-398.
    [23] 符淙斌, 滕星林.我国夏季的气候异常与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关系[J].大气科学, 1988, 12(s1): 133-141.
    [24] 陈桂英, 张培群, 许力. 1999年夏季中国降水南多北少成因初探[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6(3): 312-320.
    [25] 丁一汇. 2014-2016年超强El Niño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机理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 2016, 39(6): 722-734.
    [26] 王悦, 管兆勇, 方陆俊, 等.夏季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与赤道太平洋中部型海温异常的直接和间接联系[J].气象学报, 2017, 75(4):552-563.
    [27] QIAN D L, GUAN Z Y, TANG W Y. Joint impacts of SSTA in tropical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s on variations of the WPSH[J]. J Meteor Res, 2018, 32(4):548-559, doi: 10.1007/s13351-018-7172-0.
    [28] 钱代丽, 管兆勇.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海-气特征差异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J].气象学报, 2018, 76(3):394-407.
  • 加载中
图(7)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6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 PDF下载量:  9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6-26
  • 修回日期:  2019-01-18
  • 刊出日期:  2019-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