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月尺度变化研究

江铭诺 李冠毅 何婉文 王沛东 李舒文

江铭诺, 李冠毅, 何婉文, 王沛东, 李舒文.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月尺度变化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2, 38(2): 239-252.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2.022
引用本文: 江铭诺, 李冠毅, 何婉文, 王沛东, 李舒文.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月尺度变化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2, 38(2): 239-252.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2.022
JIANG Mingnuo, LI Guanyi, HE Wanwen, WANG Peidong, LI Shuwen. A STUDY ON THE ANNU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 IN GUANGZHOU FROM 1951 TO 2020[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2, 38(2): 239-252.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2.022
Citation: JIANG Mingnuo, LI Guanyi, HE Wanwen, WANG Peidong, LI Shuwen. A STUDY ON THE ANNU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 IN GUANGZHOU FROM 1951 TO 2020[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2, 38(2): 239-252.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2.022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月尺度变化研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2.022
基金项目: 

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科研项目 2021A07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冠毅,男,广东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相关研究。E-mail:li1337795992@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466

A STUDY ON THE ANNU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 IN GUANGZHOU FROM 1951 TO 2020

  • 摘要: 根据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51—2020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及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WMO推荐的16种极端气温指数中的13种以及2种结合本地实际的新的极端气温指数共计15种指数进行计算,从月尺度和年尺度分析广州地区各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突变年份,并对以往研究中较少探究的基期的选择对相对极端气温指数的结果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1) 从年尺度看,广州地区近70 a的夏日日数SU25、酷热日数SU35、热夜日数TR20、非常热夜日数TR26、最高气温TXx、最低气温TNn、最低气温最大值TNx、相对暖夜日数TN90p、暖昼日数TX90p、显著偏暖持续指数WSDI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对冷夜日数TN10p、冷昼日数TX10p和偏冷持续指数CSDI呈现下降趋势,气温日较差DTR和最高气温最小值TXn变化趋势不明显;(2) 新的极端气温指数SU35和TR26的上升速率明显大于SU25和TR20的上升速率,能更好地反映近70 a昼夜体感炎热日数呈现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更加符合评估气候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3) 从月尺度来看近70 a广州地区的暖系列极值气温指数TXx和TNx在夏季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相对极端气温指数TX90p在广州地区气候学意义的夏季(4—10月)的上升趋势除了5月以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广州地区夏季相对暖(热)昼的上升是导致全年相对暖(热)昼上升的主要因素, 这与国内大部分地区冬季升温较为明显的结论有所不同;(4) 以三个不同基期(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的选择对相对极端气温指数的计算结果影响发现,基期的不同选择对相对极端气温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其变化趋势;(5) 突变分析显示广州地区近70 a的SU25、SU35、TMAXmean(平均最高气温)、TXx和TX90p的突变发生在1997年前后;TR20、TR26、TMINmean(平均最低气温)、TNn、TNx、TN10p、TX10p和TN90p的突变发生在1985年前后;结果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可以为广州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极端天气灾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 图  1  1951—2020年广州地区阈值极端气温指数(夏日日数(a)、酷热日数(b)热夜日数(c)和非常热夜日数(d))时间变化趋势

    ***、**和*分别代表线性拟合方程通过α=0.001、α=0.01和α=0.05的检验水平(下同)。

    图  2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值极端气温指数(年平均最高(a)、最低(b)气温,年最高(c)、最低(d)气温,年日最高气温最小值(e),年日最低气温最大值(f))时间变化趋势

    图  3  1951—2020年广州地区相对极端气温指数(相对冷夜(a)、暖夜(b)日数,相对冷昼(c)、暖昼(d)日数)时间变化趋势

    图  4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持续指数(显著偏冷(a)、偏暖(b))时间变化趋势

    图  5  1951—2020年广州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突变分析

    水平虚线为0.05的显著性水平,a~m分别表示夏日日数、酷热日数、热夜日数、非常热夜日数、年平均最高/低气温、年最高/低气温、年逐日最低气温最大值、相对冷/暖夜日数和相对冷/暖昼日数。

    表  1  台站和数据基本情况

    基本要素名称 数据情况
    数据时间范围 195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缺测率 0.00%
    温度离群值 210
    迁站次数 4
    第一次迁站时间点 1952年7月1日
    第二次迁站时间点 1957年7月1日
    第三次迁站时间点 1996年1月1日
    第四次迁站时间点 2011年1月1日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极端气温指数定义

    类别 指数名称 缩写及其单位 定义
    阈值指数 夏日日数 SU25/d 一年中日最高气温高于25 ℃天数
    酷热日数 SU35/d 一年中日最高气温高于35 ℃天数
    热夜日数 TR20/d 一年中日最低气温高于20 ℃天数
    非常热夜日数 TR26/d 一年中日最低气温高于26 ℃天数
    极值指数 最高气温 TXx/℃ 逐月及各年度逐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
    逐日最高气温最小值 TXn/℃ 逐月及各年度逐日最高气温的最小值
    最低气温 TNn/℃ 逐月及各年度逐日最低气温的最小值
    逐日最低气温最大值 TNx/℃ 逐月及各年度逐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
    平均气温日较差 DTR/℃ 逐月及各年度逐日气温日较差平均值
    相对指数 相对冷夜日数 TN10p/d 每个月和每年中日最低气温小于基准10%分位数天数
    相对冷昼日数 TX10p/d 每个月和每年中日最高气温小于基准10%分位数天数
    相对暖夜日数 TN90p/d 每个月和每年中日最低气温大于基准90%分位数天数
    相对暖昼日数 TX90p/d 每个月和每年中日最高气温大于基准90%分位数天数
    持续指数 显著偏暖持续指数 WSDI/d 一年中至少连续6天日最高气温大于对应基准时间90%分位数日数
    显著偏冷持续指数 CSDI/d 一年中至少连续6天日最低气温小于对应基准时间10%分位数日数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月尺度极值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 单位:℃/(10 a)。

    月份 TMAXmean TMINmean TXx TXn TNn TNx DTR
    1 0.1 0.18 0.04 0.04 0.31** 0.12 -0.01
    2 0.35* 0.27* 0.31** 0.35 0.26* 0.28** 0.08
    3 0.18 0.14 0.12 0.17 0.11 0.23*** 0.04
    4 0.17* 0.09 0.22** 0.08 0 0.18** 0.08
    5 0.09 0.06 0.19** 0.07 0.07 0.14** 0.04
    6 0.19*** 0.14*** 0.37*** 0.04 0.11 0.29*** 0.06
    7 0.18*** 0.12** 0.33*** 0 0.15*** 0.26*** 0.06*
    8 0.19*** 0.07* 0.22*** 0 0.13** 0.07 0.11**
    9 0.16** 0.07 0.21** 0.02 0.07 0.08 0.09
    10 0.15** 0.16* 0.19** 0.13 0.29* 0.12 0
    11 0.13 0.22** 0.17* 0.14 0.37* 0.23** -0.01
    12 0.05 0.1 0.14 0 0 0.04 0
    全年 0.16*** 0.13*** 0.20*** 0.22* 0.26** 0.22*** 0.03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月尺度的不同基期的相对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 单位:d/(10 a)。

    时间 基期/年份 TN10p TX10p TN90p TX90p
    1961—1990 -0.41* -0.06 0.17 0.29
    1月 1971—2000 -0.41* -0.09 0.17 0.27
    1981 —2010 -0.51* -0.20 0.15 0.25
    1961—1990 -0.28 -0.31 0.46* 0.62**
    2月 1971 —2000 -0.34 -0.30 0.41 0.57**
    1981 —2010 -0.30 -0.26 0.38* 0.60***
    1961—1990 -0.17 -0.27 0.23 0.28
    3月 1971 —2000 -0.18 -0.26 0.19 0.17
    1981 —2010 -0.30 -0.21 0.25 0.19
    1961—1990 -0.04 -0.23 0.47* 0.57*
    4月 1971 —2000 -0.12 -0.19 0.40* 0.53**
    1981 —2010 -0.08 -0.16 0.27 0.45**
    1961—1990 -0.17 0.11 0.31 0.66*
    5月 1971 —2000 -0.21 -0.04 0.31 0.66*
    1981 —2010 -0.10 -0.05 0.41* 0.56*
    1961—1990 -0.30* 0.04 1.07*** 1.24***
    6月 1971 —2000 -0.39** 0.02 0.84*** 0.97***
    1981 —2010 -0.55*** 0.02 0.59*** 0.73***
    1961—1990 -0.22 0.01 1.19*** 1.37***
    7月 1971 —2000 -0.23 -0.07 1.12*** 1.34***
    1981 —2010 -0.23 -0.01 0.79*** 0.89***
    1961—1990 -0.38* -0.09 0.54* 1.43***
    8月 1971 —2000 -0.35* -0.16 0.51* 1.32***
    1981 —2010 -0.45* -0.09 0.39* 0.81***
    1961—1990 -0.11 -0.17 0.62* 1.00***
    9月 1971 —2000 -0.06 -0.20 0.72** 0.99***
    1981 —2010 -0.03 -0.06 0.41* 0.74***
    1961—1990 -0.26 -0.20 0.63** 0.65***
    10月 1971—2000 -0.40* -0.14 0.59** 0.58***
    1981 —2010 -0.46 -0.16 0.42** 0.56***
    1961—1990 -0.28 -0.00 0.52** 0.53**
    11月 1971—2000 -0.30 0.00 0.56** 0.54**
    1981 —2010 -0.31 -0.04 0.52*** 0.48**
    1961—1990 -0.23 -0.10 0.11 0.26
    12月 1971—2000 -0.34 -0.13 0.08 0.24
    1981 —2010 -0.32 -0.07 0.08 0.21
    1961—1990 -2.84*** -1.18 6.33*** 8.89***
    全年 1971—2000 -3.33*** -1.55* 5.86*** 8.19***
    1981 —2010 -3.64*** -1.32* 4.67*** 6.46***
    下载: 导出CSV

    表  5  新旧站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对比

    类别 极端气温指数 新站变化趋势/(d/(10 a)) 沿用旧站资料变化趋势/(℃/(10 a)) 迁站影响变化幅度 相对变化幅度
    阈值指数 SU25 2.76 *** 3.07 *** -0.31 -10.1%
    SU35 3.56 *** 4.93 *** -1.37 -27.8%
    TR20 1.66 ** 3.46 *** -1.80 -52.0%
    TR26 3.41 *** 7.84 *** -4.43 -56.5%
    均值指标 TMAXmean 0.16 *** 0.20 *** -0.04 -20.0%
    TMINmean 0.13 *** 0.23 *** -0.10 -43.5%
    极值指数 TXx 0.20 *** 0.23 *** -0.03 -13.0%
    TXn 0.22 * 0.23 * -0.01 -4.3%
    TNn 0.26 ** 0.40 *** -0.14 -35.0%
    TNx 0.22 *** 0.34 *** -0.12 -35.3%
    相对指数 TN10p -3.33 *** -5.59 *** 2.26 40.4%
    TX10p -1.55 * -1.68 ** 0.13 7.7%
    TN90p 5.86 *** 10.67 *** -4.81 -45.1%
    TX90p 8.19*** 10.80 *** -2.61 -24.2%
    持续指数 WSDI 1.82*** 3.13 *** -1.31 -41.2%
    CSDI -0.63 * -0.90 ** 0.27 30.0%
    下载: 导出CSV
  • [1] STOCKER T F, QIN D, PLATTNER G K, et al.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J]. Computational Geometry, 2013, 18(2): 95-123.
    [2] SALAMEH A A M, GÁMIZ-FORTIS S R, CASTRO-DÍEZ Y, et a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for extreme temperature indices over the Levant region[J]. Int J Climatol, 2019, 39(15): 5 556-5 582.
    [3] DULAMSUREN D, JONG P. Long-term trends in daily temperature extremes over Mongolia[J].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2015, 8: 26-33.
    [4] RUML M, GREGORIC E, VUJADINOVIC M, et al. Observed changes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Serbia over the period 1961-2010[J]. Atmos Res, 2017, 183(1): 26-41.
    [5] BOCCOLARI M, MALMUSI S.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bserved in Modena, Italy[J]. Atmos Res, 2013, 122 (3): 16-31.
    [6] MARIGIL S N, NJOGU A K, GITHUNGO W N. Trend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ndices for arid and semi-arid lands of south eastern Kenya[J].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6, 4(12): 158-171.
    [7] SCHOOF J T, ROBESON S M. Projecting changes in regi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2016, 11: 28-40.
    [8] POUDEL A, CUO L, DING J,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Annual and Monthly Extreme Temperature Indices In Nepal[J]. Global Warming Focus, 2020, 40(11): 4 956-4 977.
    [9] 王华, 唐力生, 陈慧华,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冬种生产季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 34(4): 570-576.
    [10] 伍红雨, 郭尧, 吴遥. 1961—2018年广东高温的气候变率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 36(4): 455-463.
    [11] 黄小燕, 王小平, 王劲松, 等. 1960-2013年中国沿海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16, 36(4): 612-620.
    [12] 刘青娥, 吴孝情, 陈晓宏, 等. 珠江流域1960-2012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 356-1 366.
    [13] 王学哲, 孙才志. 西辽河流域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 水电能源科学, 2019, 37(7): 1-4.
    [14] 郭峰. 辽河流域近60年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 4(12): 45-48.
    [15] 吴灿, 赵景波, 王格慧. 黄河流域极端气温指数的气候演变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36(5): 525-535.
    [16] 孙玉燕, 孙鹏, 姚蕊, 等. 1961-2014年淮河流域极端气温时空特征及区域响应[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8(1): 1-11.
    [17] 姬霖, 段克勤. 1960-2017年渭河流域极端气温变化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66-477.
    [18] 戴声佩, 李茂芬, 罗红霞, 等. 华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及其因子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4): 194-203.
    [19] 安彬, 张淑兰, 肖薇薇, 等. 1955-2017年陕西省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6): 317-323、331.
    [20] 梁晓燕, 牛震敏, 许兴斌, 等. 1960-2016年甘肃省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2): 231-242.
    [21] 黄浩, 张勃, 黄涛, 等. 近30a甘肃省河东地区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J]. 干旱区地理, 2020, 43(2): 319-328.
    [22] 焦文慧, 张勃, 等. 近30a河东地区极端气温时空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19, 36(6): 1 466-1 477.
    [23] 陈建宇, 赵景波. 1960-2014年内蒙古极端天气事件趋势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7, 34(5): 997-1 009.
    [24] 高文华, 李开封, 崔豫. 1960-2014年河南极端气温事件时空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 259-1 269.
    [25] 尹明丽, 徐华君, 赵国永, 等. 1961-2016年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2): 238-245.
    [26] 任景全, 郭春明, 刘玉汐, 等. 1961—2015年吉林省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1): 3 224-3 234.
    [27] 高雁鹏, 陈文俊. 1984—2020年辽宁省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及粮食产量响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1): 2 052-2 062.
    [28] 朱大运, 熊康宁, 肖华. 贵州省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 2018, 40(8): 1 672-1 683.
    [29] 贾艳青, 张勃, 张耀宗, 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 37(19): 6 402-6 414.
    [30] 居丽丽, 史军, 张敏. 1961-2015年华东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研究[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 14(3): 112-121.
    [31] 苗正伟, 李娜, 路梅, 等. 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3): 369- 380.
    [32] 李桂华, 周玉科, 范俊甫, 等. 青藏高原极端气温指数时空格局及可持续性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 42(12): 51-54.
    [33] 吴利华, 彭汐, 马月伟, 等. 1951-2016年昆明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1): 91-104.
    [34] 毛以伟, 陈正洪, 陈茜, 等. 1951-2016年武汉市极端气温指数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 12(5): 75-82.
    [35] 杨晓玉, 赵景波. 1955-2012年陕西洛川县极端气温变化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5, 32(6): 1 122-1 132.
    [36] 吕婷, 武胜利, 刘强吉, 等. 1952-2013年吐鲁番市极端气温变化规律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5, 35(3): 606-614. .
    [37] 鲁同所, 王红宾, 雷阳, 等. 拉萨市近50年极端气温的时间特征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 115-125.
    [38] 吕婷, 武胜利, 葛欢欢, 等. 1962-2013年新疆阿勒泰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20, 42(3): 745-755.
    [39] 赵明玉, 武胜利, 任耀军, 等. 近58a新疆巴州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20, 43(3): 612-622.
    [40] 丁之勇, 董义阳, 鲁瑞洁. 1960-2015年中国天山南、北坡与山区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 379-1 390.
    [41] 李富民, 殷淑燕, 殷田园. 1960-2017年秦巴山地及邻近区域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9(6): 80-92.
    [42] 赵安周, 刘宪锋, 朱秀芳, 等. 196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极端气温趋势变化及空间差异[J]. 地理研究, 2016, 35(4): 639-652.
    [43]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104-125.
    [44] 任芝花, 余予, 邹凤玲, 等. 部分地面要素历史基础气象资料质量检测[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6): 739-747.
    [45] 《广东省基层气象台站简史》编委会. 广东省基层气象台站简史[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0: 22-73.
    [46] 邓玉娇, 王捷纯, 何全军, 等. 基于MODIS资料分析近15年广州城市热岛特征及演变规律[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 34(6): 755-762.
    [47] 于凤硕, 廉丽姝, 李宝富, 等. 城市化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J]. 气象科技, 2019, 47(1): 129-139.
    [48] 张雷, 任国玉, 刘江, 等. 城市化对北京气象站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05): 1150-1159.
  • 加载中
图(5) /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2
  • HTML全文浏览量:  45
  • PDF下载量:  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2-15
  • 修回日期:  2021-12-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11
  • 刊出日期:  2022-04-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