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尺度风场分析

李君 贾瑞 王俊 胡晓琳

李君, 贾瑞, 王俊, 胡晓琳.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尺度风场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4, 40(2): 198-207.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19
引用本文: 李君, 贾瑞, 王俊, 胡晓琳.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尺度风场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4, 40(2): 198-207.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19
LI Jun, JIA Rui, WANG Jun, HU Xiaolin. Analysis of the Mesoscale Wind Fiel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d- and Low-latitude System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4, 40(2): 198-207.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19
Citation: LI Jun, JIA Rui, WANG Jun, HU Xiaolin. Analysis of the Mesoscale Wind Fiel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d- and Low-latitude System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4, 40(2): 198-207.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19

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中尺度风场分析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19
基金项目: 

山东省气象局引导类项目 2021SDYD40

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 SDYBY2019-08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贾瑞,女,山东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研究。E-mail:597271309@qq.com

  • 中图分类号: P412

Analysis of the Mesoscale Wind Fiel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d- and Low-latitude Systems

  • 摘要: 以山东济南和滨州两部S波段多普勒雷达的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反演台风“利奇马”和西风槽相遇引发极端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系统三维风场。(1)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切变线长时间维持是西风槽与台风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极端降水的关键,暖空气先进后退,表现为东南气流和西北气流先后越过雷达站,垂直方向出现复合切变;(2)最强上升运动出现在对流单体回波梯度最大的区域,最大下沉运动出现在回波顶下风方,中低层回波中心均为弱风速区;(3)发展中的对流单体各层均有气旋式入流,成熟的对流单体高层出流有反气旋式出流;(4)风垂直切变是雨团降水增幅的主要影响因素,成熟期的雨团具有低质心对流单体风暴的结构形态,垂直运动达到最强。

     

  • 图  1  济南和滨州双多普勒雷达及其反演区[20]

    图  2  2019年8月10—11日利奇马台风登陆后500 hPa高度场和700 hPa风场(大于等于12 m s-1)、散度场

    a.10日08:00;b.10日14:00;c.10日20:00;d.11日02:00;e.11日08:00;f.11日14:00。

    图  3  利奇马登陆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分布(来源于天衍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V2.0)

    a.10日08:00;b.10日14:00;c.10日20:00;d.11日02:00;e.11日08:00;f.11日14:00;单位:dBZ。

    图  4  济南齐河雷达3 km等高面PPI (CAPPI)和1.5 °仰角风暴相对径向速度(SRM)演变图

    a.10日08:01;b.10日10:19;c.10日12:36;d.10日15:48;e.10日17:59;f.10日21:53;g.11日00:17;h.11日02:35;i.11日04:38;j.11日07:57;k.11日10:15;l.11日16:12。

    图  5  2019年8月10日11:07分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

    a、b、c分别对应2、4、7 km水平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黑色等值线),d、e对应37 °N东西向uw合成风场和118 °E南北向vw合成风场及反射率。

    图  6  2019年8月10日11:41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黑色等值线)

    a.2 km水平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b.118 °E南北向vw合成风场及反射率。

    图  7  2019年8月10日12:29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

    说明同图 5

    图  8  2019年8月11日02:22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

    说明同图 5

    图  9  2019年8月11日09:20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反射率和散度场

    说明同图 5

  • [1] 雷小途, 陈联寿. 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17(4): 452-461.
    [2] 雷小途, 陈联寿. 热带气旋在中低纬度环境场中的不同活动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18(4): 289-301.
    [3] 丛春华, 陈联寿, 雷小途, 等.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2): 264-270.
    [4] 朱洪岩, 陈联寿, 徐祥德. 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暴雨特征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0, 24(5): 669-675.
    [5] 钮学新, 杜惠良, 刘建勇. 0216号台风降水及其影响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试验[J]. 气象学报, 2005, 63(1): 57-68.
    [6] 陈碧莹, 闵锦忠. 华北"7·19"暴雨中低涡系统演变及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 36(1): 85-96.
    [7] 陈华, 王凯. 台风与中纬度槽的相互作用对其转向之后的路径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2): 145-152.
    [8] 董美莹, 陈联寿, 郑沛群, 等. 登陆热带气旋暴雨突然增幅和特大暴雨之研究进展[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4): 495-502.
    [9] 孟智勇, 徐祥德, 陈联寿. 9406号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中尺度特征[J]. 气象学报, 2002, 60(1): 31-39.
    [10] 杨崧, 邓开强, TING Mingfang, 等. 大气能量传播及不同纬度间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 2015, 73(6): 999-1 018.
    [11] 郑培慧. 热带气旋与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
    [12] LHERMITTE R M, MILLER L J. Doppler radar methodology for the observation of convective storms[C]//14th Radar Meteorology Conference. American, Tucson: Amer Meteor Soc, 1970: 133-138.
    [13] MILLER L J, STRAUCH R G. A dual doppler radar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ind velocities within precipitating weather systems [J]. Remote Sens Environ, 1974, 3(4): 219-235.
    [14] 周海光. 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研究暴雨三维风场结构[J]. 气象科学, 2008, 28(6): 630-636.
    [15] RAY P S, ZIEGLER C L, BUMGARNER W, et al. Single-and Multiple-Doppler radar observations of tornadic storms[J]. Mon Wea Rev, 1980, 108(10): 1 607-1 625.
    [16] 刘黎平. 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降水系统三维风场试验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14(4): 502-504.
    [17] KONG F Y, MAO J. A model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wind field analysis from dual-doppler radar data[J]. Adv Atmos Sci, 1994, 11(2), 162-174.
    [18] TAO Z Y. Error comparison of wind field retrieval from single and dual-doppler radar observations[J]. J Meteor Res, 1994, 8(3): 337-345.
    [19] 赵坤, 周仲岛, 胡东明, 等. 派比安台风(0606)登陆期间雨带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43 (6): 606-620.
    [20] 王俊, 朱君鉴, 任钟冬.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J]. 气象学报, 2007, 65(2): 241-251.
    [21] 王俊, 盛日锋, 陈西利. 一次弓状回波, 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 双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 30(4): 1 078-1 086.
    [22] 王建恒, 陈瑞敏, 胡志群, 等. 一次强雹云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J]. 气象学报, 2020, 78(5): 796-804.
    [23] 郭云谦, 王毅, 沈越婷, 等. 台风"利奇马"不同区域降水极端性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科学, 2020, 40(1): 65-77.
    [24] 何立富, 陈双, 郭云谦. 台风利奇马(1909)极端强降雨观测特征及成因[J]. 应用气象学报, 2020, 31(5): 513-526.
  • 加载中
图(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7
  • HTML全文浏览量:  38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8-04
  • 修回日期:  2024-03-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07
  • 刊出日期:  2024-04-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