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黄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黄彬 毛冬艳 康志明 曹越男 向纯怡

黄彬, 毛冬艳, 康志明, 曹越男, 向纯怡. 黄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6): 920-92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1.06.016
引用本文: 黄彬, 毛冬艳, 康志明, 曹越男, 向纯怡. 黄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6): 920-92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1.06.016
HUANG Bin, MAO Dong-Yan, KANG Zhi-Ming, CAO Yue-Nan, XIANG Chun-Yi. SYNOPTIC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YELLOW SEA FOG AND CAUS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1, (6): 920-92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1.06.016
Citation: HUANG Bin, MAO Dong-Yan, KANG Zhi-Ming, CAO Yue-Nan, XIANG Chun-Yi. SYNOPTIC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YELLOW SEA FOG AND CAUS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1, (6): 920-92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1.06.016

黄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1.06.01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09CB421504);黄渤海高影响天气预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GYHY201106006)共同资助

SYNOPTIC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YELLOW SEA FOG AND CAUSATION ANALYSIS

  • 摘要: 利用2002—2008 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青岛小浮标站资料、海洋大气综合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黄海海雾的天气气候特征、环流型和相关的水文、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海海雾呈现逐年递增的年际变化,且集中发生在春夏季,自南向北雾季逐渐推迟,发生频数增多;一日中主要出现在夜间至早晨。黄海海雾可归纳为冷锋型、高压后部型和均压场型三种天气类型。海雾是流入黄海的黑潮暖流分支与沿岸的冷水流相遇,在适宜的海温、气海温差、大气稳定度和风场等水文、气象条件下形成的,这些条件可为海雾发生、发展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1] 傅刚,王菁茜,张美根,等. 一次黄海海雾事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4, 34(5): 720-726.
    [2] 孙旭东, 徐华英, 李桂忱, 等. 海陆交界处平流辐射雾的二维数值模拟[J]. 热带气象学报, 1990,6(1): 52-56.
    [3] 徐旭然. 胶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雾特征及成因分析[J]. 海洋预报, 1997, 14(2): 58-63.
    [4] 王亚男, 李永平. 冷空气影响下的黄东海海雾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2): 216-221.
    [5] 屈凤秋,刘寿东,易燕明,等. 一次华南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5):490-496.
    [6] 张红岩,周发琇,张小惠. 黄海春季海雾的年际变化[J]. 海洋与湖沼, 2005, 36(1): 36-42.
    [7] 周发琇,王鑫,鲍献文. 黄海春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J]. 海洋学报, 2004, 26(1): 28-37.
    [8] 王鑫,黄菲,周发琇. 黄海沿海夏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J]. 海洋学报, 2006, 28(1): 26-28.
    [9] 张苏平,杨育强,王新功,等.低层大气季节变化及与黄海雾季的关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38(5): 689-698.
    [10] 宋润田,金永利. 一次平流雾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及其逆温控制因子的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1,17(4):443-451.
    [11] 王彬华. 海雾[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3.
    [12] 鲍献文,万修全,高郭平,等. 渤海、黄海、东海AVHRR 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J]. 海洋学报,2002, 24(5): 125-133.
    [13] 《大气科学词典》编委会. 大气科学词典[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4] 林之光,孙安健,谢清华,等. 三大洋气候[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58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24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5-07
  • 修回日期:  2010-11-0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