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

张人文 范绍佳 李颖敏

张人文, 范绍佳, 李颖敏.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1):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1.015
引用本文: 张人文, 范绍佳, 李颖敏.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1):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1.015
ZHANG Ren-wen, FAN Shao-jia, LI Ying-mi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MOUNTAIN-VALLEY BREEZE OVER CONGHUA IN 2008 FALL[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2, (1):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1.015
Citation: ZHANG Ren-wen, FAN Shao-jia, LI Ying-mi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MOUNTAIN-VALLEY BREEZE OVER CONGHUA IN 2008 FALL[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2, (1): 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1.015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1.015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2006AA06A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5007);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重要方向(重大课题)科研助手资助计划”共同资助

OBSERVATIONAL STUDY OF MOUNTAIN-VALLEY BREEZE OVER CONGHUA IN 2008 FALL

  • 摘要: 利用2008年10月15日—11月16日在广州从化获得的基线小球测风资料,分析研究了秋季从化山谷风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化山谷风主要出现在系统风速小于1.5 m/s,谷风出现时间为10:00—18:00,山风强度比谷风强度大;山谷风厚度大致为300 m,回流出现高度在300~700 m;山谷风转换期间,静小风频率较高;系统风与山谷风方向相反时,山谷风高度内多为静小风。冷锋过境时不会出现山谷风。

     

  • [1] 覃军,袁业畅,李燕,等.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场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4): 493-497.
    [2] 吴庆梅,张胜军. 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1): 12-16.
    [3] 张强,吕世华,张广庶.山谷城市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输送能力[J].高原气象,2003,22(4): 346-353.
    [4] 鞠丽霞,王勤耕,张美根,等. 济南市城市热岛和山谷风环流的模拟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8(4): 467-474.
    [5] 范绍佳,王安宇,樊琦,等. 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概念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3): 286-292.
    [6] 李明华,范绍佳,王宝民,等.2004年10月珠江口西岸海陆风特征观测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2):123-125.
    [7] 李明华,范绍佳,王宝民,等. 珠江三角洲秋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廓线观测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1): 53-60.
    [8] 张强,胡隐樵. 大气边界层物理学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科学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26-532.
    [9] 洪雯,王毅勇. 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研究进展[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 155-161.
    [10] 刘熙明,胡非. 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从均匀到非均匀[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2): 44-51.
    [11] 陈欢欢,吴兑,谭浩波,等.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10,26(2): 147-155.
    [12] 纪忠萍,罗森波,邝建新. 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预报[J]. 热带气象学报,2006,22(6): 574-581.
    [13] LIU He-ping,JOHNNY C L,CHAN A, ct 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under sea-breeze conditions in Hong Kong[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 683-69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3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187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12-24
  • 修回日期:  2011-10-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