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

张恒德 金荣花 张友姝

张恒德, 金荣花, 张友姝.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4): 417-422.
引用本文: 张恒德, 金荣花, 张友姝.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4): 417-422.
ZHANG Heng-de, JIN Rong-hua, ZHANG You-shu.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MMER NORTHERN POLAR VORTEX WITH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4): 417-422.
Citation: ZHANG Heng-de, JIN Rong-hua, ZHANG You-shu.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MMER NORTHERN POLAR VORTEX WITH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 (4): 417-422.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40633015);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北半球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极涡活动对东亚对流层阻塞的影响)共同资助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MMER NORTHERN POLAR VORTEX WITH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 摘要: 由于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是两个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实体,两者紧密相联,且均对华北夏季降水有明显作用,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及SVD等方法讨论了夏季北极涡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副热带高压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夏季北极涡及副高对华北降水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1)北极涡的变化不仅与高纬高度场密切相关,而且与中、低纬度环流紧密联系,当极涡异常偏大偏强,中、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均明显偏低,北半球副高的面积和强度易偏小,北界位置易偏南,其中副高强度的变化最大。(2)各分区极涡因子与副高因子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的北界、脊线位置呈正相关。(3)极涡指数、副高脊线及北界指数与华北降水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副高面积、强度指数与华北降水基本呈负相关。当亚洲和欧洲区极涡异常南扩,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显著收缩减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显北抬时,华北降水易增加。

     

  • [1] 梁建茵,吴尚森.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2):97-108.
    [2] 毕宝贵,章国材,李泽椿.2003年淮河洪涝与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及成因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5):505-514.
    [3] 张恒德,陆维松,高守亭,等.北极涡活动对同期及后期我国气温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4):507-516.
    [4] 施能,朱乾根.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长期趋势及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19(3):283-289.
    [5] 吴尚森,梁建茵.华南冬季异常冷月预测概念模型II--大气环流、极冰、积雪等物理因子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0,16(4):289-296.
    [6] 刘传凤,高波.我国南方春季低温冻害气候及其大气环流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2):179-187.
    [7] 时珍玲.九十年代以来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涝成因分析[J].气象,1996,22(9):35-38.
    [8] 孙力,安刚.东亚地区春冬季与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相互关系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6):650-661.
    [9] 黄嘉佑,刘舸,赵昕奕.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4,28(4):517-526.
    [10] 彭维耿,陈楠.宁夏多、少沙尘暴年4月平均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02,21(6):599-603.
    [11] 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25-36.
    [12] 李春,孙照渤.中纬度阻塞高压指数与华北夏季降水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4):458-464.
    [13] 谭桂蓉,孙照渤.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2):206-211.
    [14] 李春,罗德海,方之芳,等.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6):755-762.
    [15] 黄樱,钱永甫.南亚高压与华北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J].高原气象,2003,22(6):602-607.
    [16] 赵声蓉,宋正山,纪立人.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华北汛期降水关系的研究[J].大气科学,2003,27(5):881-893.
    [17] 袁潮霞,钱永甫.南半球高纬地区前期环流异常和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5,21(6):705-578.
    [18] BRETHERTON C S,SMITH C,WALLACE J M.An inter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finding coupled patterns in climate data[J].J Climate,1992,5(6):541-5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11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7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1-29
  • 修回日期:  2008-05-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