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24卷  第4期

论著
对台风麦莎(2005)的熵流特征初步分析
徐辉, 柳崇健
2008, (4): 313-319.
摘要: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熵平衡方程,并在数值模拟输出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熵平衡方程中的熵流项来分析2005年台风"麦莎"发生、发展和消亡各阶段的熵流特征。(1)从对流层的低层到对流层的高层,台风中心附近的熵流分布会逐渐由负熵流占优势互补趋向于以正熵流为主;(2)对流层中层500hPa的负熵流分布显示出,随着台风的强度加强(减弱),台风中心附近的负熵流强度也会随之加强(减弱);(3)台风中心附近的负熵流分布和强度特征对于台风强度和未来移动路径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一种基于EOF分析的迭代方法在业务预报中的应用
艾(孑兑)秀, 董文杰, 张培群
2008, (4): 320-326.
摘要:
用传统的EOF分析迭代方法,利用国家气候中心CGCM模式夏季预报产品、前冬季的500hPa高度场和SLP等实况资料,进行了2003~2005年我国夏季降水、温度预测的Downscaling试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解释温度预测时效果比降水预测的好,应用时截断阶数取2时的效果最好;另外,模式产品的平均Downscaling效果比前期冬季500hPa高度场和SLP的Downscaling效果好,比这3年实际业务预报的平均效果高。
GRAPES中尺度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对流激发的研究
邓华, 薛纪善, 徐海明, 何金海
2008, (4): 327-334.
摘要:
针对GRAPES中尺度数值模式的三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2005年6月17~25日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参数化方案中对流激发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讨论对流的激发状态和预报降水量的关系以及模式预报降水偏少的可能原因。21日的24小时降水量模拟结果显示,总体上雨带与实况接近,但中尺度暴雨中心位置不同。各方案的初始对流激发的状态及演变存在显著不同,并与各自24小时模拟降水量的分布和雨量紧密相关;同时预报对流激发的时间也不同。综合来看,SAS方案能较好地模拟对流的触发,但激发的降水在实况出现小雨和大雨的时段没有太大的区别。用KFETA方案探讨模拟降水偏少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对流层中层垂直速度偏小。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指数的动力相关因子诊断判别
董兆俊, 张韧, 余丹丹, 程明, 万雷
2008, (4): 335-340.
摘要:
基于NCAR/NCE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相空间重构方法计算了副高脊线指数的点条件概率密度,并将得到的点条件概率密度及其功率谱与各季风影响因子指标及其对应的功率谱求相关,诊断出了影响副高脊线指数活动的最重要的6个指标因子。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点条件概率密度的诊断识别方法能够较好识别具有动力关联的指标因子,该方法可以为判断和选择动力模型因子提供参考依据。
热带气旋变性过程客观判别方法在“海马”变性过程中的应用
张迎新, 张守保, 王福侠
2008, (4): 341-348.
摘要:
介绍了一种判别热带气旋变性过程的客观方法。此客观方法使用三个判别参数:对流层低层热力非对称参数B、高低层的热成风-VTU、-VTL对变性过程进行诊断判别。此方法使用格点的数值预报产品,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便于业务化。同时针对2004年影响我国的0421号热带风暴"海马",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其变性过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此客观方法所定义的三个判别参数B、-VTU、-VTL在"海马"的变性过程中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上海地区最高气温资料的恢复试验
李庆祥, 黄嘉佑, 鞠晓慧
2008, (4): 349-353.
摘要:
对上海最高气温1924~2001年期间的缺测资料进行了恢复试验,以期通过该个例的研究,探讨我国台站历史资料集中缺测或中断序列的恢复、插补的一般方法。选取使用上海气象观测站的相邻若干台站的最高气温资料,分别用回归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对上海站相应期间缺测资料进行逐年逐月的恢复,并利用交叉检验的均方误差作为恢复效果的评判。结果发现对缺测资料恢复的总效果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最好,因此选用该方法作为资料恢复的主要方法。恢复过程为每次仅恢复某月份、某测站、某年份的缺测资料,恢复后的估计值作为观测值使用,再进行其它缺测资料恢复的新资料集,如此反复地进行,以近期资料开始,逐步向前期资料延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和后续的观测资料直接连接。
2006年“珍珠”台风影响期间福建省降水酸度分布特征分析
林长城, 魏应植, 赵卫红, 黄美金, 马治国
2008, (4): 354-358.
摘要:
利用2006年"珍珠"台风影响福建省期间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城市降水酸度分布特征及福州市短时段降水酸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海上的台风降水呈偏碱性;登陆后台风对福建省城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与其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的移动路径及城市周边污染源分布有关;"珍珠"台风的短时段降水酸度并非保持恒定,对福州市降水酸度的影响会随着台风强度、风场结构的变化及螺旋雨带上降水云团途经下垫面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状况而发生改变。
基于三维网格的双多普勒雷达数据合成算法
孙向明, 毛夏, 李兴荣
2008, (4): 359-366.
摘要:
建立一套多普勒雷达基数据的合成算法,能够合成粤港澳地区不同型号双(多)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风,对径向风合成进行了误差分析,以保证合成风场的质量;合成时考虑了地球曲率,数据合成后被转换成地球球心为原点的球坐标系下。处理成Vis5D格式后,利用PC-Vis5D软件,可以了解降水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任意点的垂直风廓线、任意水平(垂直)剖面的强度回波、速度场分布,以及时间序列的动画演变,对研究人员和业务人员有很好的使用价值。算法由C语言实现,经验证该方法处理速度快,能够满足业务要求,该算法已用于深圳、广州雷达业务合成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
符娇兰, 林祥, 钱维宏
2008, (4): 367-373.
摘要: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广州市紫外线辐射资料分析与预报模型的建立
陈炳洪, 熊亚丽, 肖伟军, 周亚军, 谢建标, 吴小芳
2008, (4): 374-378.
摘要:
通过对广州市2004~2006年紫外线辐射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紫外线辐射强度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同时结合数值预报产品,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模型。
南海夏季风对强热带风暴Bilis(0604)引发暴雨的影响
蒋小平, 刘春霞, 费志宾, 赵思楠, 罗万军
2008, (4): 379-384.
摘要:
Bilis(0604)是一个登陆后长久维持并造成了特大暴雨的强热带风暴。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和红外卫星云图的分析,发现暴雨过程中不断有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产生和发展,这些MCSs是造成强暴雨的主要中尺度系统。在此基础上用中尺度模式MM5对Bilis登陆后66h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雨带和雨量与实况较符合。利用模拟结果,对MCSs的发展过程和特征作了分析,发现Bilis的低压环流和南海夏季风在华南一带交汇,使得华南一带多中尺度涡旋、辐合中心和中尺度辐合线发展,这些系统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敏感性试验表明,南海夏季风输送暖湿气流为暴雨区补充不稳定能量和水汽,对暴雨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华南秋季蒸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肖伟军, 简茂球, 叶爱芬, 纪忠萍, 吴乃庚
2008, (4): 385-390.
摘要:
利用华南区域66个气象站点1960~2004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南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是华南秋季蒸发皿蒸发量的两个主要气候变异中心区,华南中部秋季蒸发皿蒸发量具有以年代际变化为主的特征,并且在45年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因子中,太阳辐射与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性最好,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实际蒸发量而言,华南中部和西部偏西地区则是两个主要的变异中心,两区域的秋季实际蒸发量具有以年际变化为主的特征,降水对华南秋季实际蒸发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华南秋季实际蒸发量一般都在蒸发皿蒸发量的40%左右,并且比值总体上呈现微弱的由南向北递增趋势。
典型高影响天气系统之西南热低压研究Ⅰ——统计分析
熊方, 王元
2008, (4): 391-398.
摘要: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把我国西南地区春季出现的热低压分为本地生成型热低压和北方移入型热低压两种类型,定义了热低压的位置指数和强度指数,并以此讨论两种类型热低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热低压进行定量描述以及研究其形成规律和机理,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热低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较少移动;春季我国西南地区近1/4时间受热低压影响,4月份热低压出现频率最高,而5月份的热低压最强,热低压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其强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热低压主要形成于地形鞍型场附近,是导致我国西南地区春季高温天气和贵州春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70%的热低压天气过程会带来35℃以上的高温天气,在贵州分别有69%、50%的热低压在填塞过程中会产生大雨、暴雨以上的降水。
福建泉州地区降水量长期变化和未来趋势分析
纪玲玲, 林振山, 王昌雨, 强学民
2008, (4): 399-403.
摘要:
利用福建泉州地区共九个测站1961~2003年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沿海和山区两区域,分别对两区域近44年来降水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和山区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都呈上升趋势,沿海上升趋势较山区更加明显。(2)春雨期、夏季和冬季两地区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与年变化一致,而霉雨期和秋季,则呈相反趋势。(3)1980年代之后,沿海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趋势的变幅明显大于山区,山区年代际降水量正距平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沿海地区。(4)泉州年降水量总体单调增加,并且呈现出4种不同尺度的变化周期,分别为2~3年、6年左右、10~11年和23年左右的波动周期。
“973”加密观测期间合肥地区不同类型暴雨的特征分析
郑媛媛, 刘勇, 朱红芳, 阮征, 吴林林
2008, (4): 404-410.
摘要:
利用"973"加密观测期间的地面、探空资料和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等非常规资料全面分析了2002年合肥地区出现的两场不同类型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垂直分布结构和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和速度特征。结果表明:冷式切变和暖式切变两种不同类型暴雨首先在物理量垂直分布结构十分相似,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水汽水平辐合的最大值在850hPa,只是在上下层配置和强度上有所差异,特别水汽通量散度场表现突出,暖式切变更有利于水汽辐合。另外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普勒雷达VWP产品能实时监测暴雨过程中风的垂直切变,有助于提高单站暴雨的预报水平。
短论
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林小红, 任福民, 刘爱鸣, 黄志刚, 廖廓
2008, (4): 411-416.
摘要:
对1960~2005年46年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是台风降水最多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水出现在闽南和闽东北地区;台风暴雨是福建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台风暴雨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闽西南地区;受福建山地地形作用山脉以东的台风暴雨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山脉西侧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与亚洲地区500hPa大气环流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它们可能主要通过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对影响中国台风北上路径起到调制作用,并最终引起福建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
夏季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联系及对华北降水的影响
张恒德, 金荣花, 张友姝
2008, (4): 417-422.
摘要:
由于北极涡与副热带高压是两个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实体,两者紧密相联,且均对华北夏季降水有明显作用,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个大气环流因子及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及SVD等方法讨论了夏季北极涡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副热带高压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夏季北极涡及副高对华北降水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1)北极涡的变化不仅与高纬高度场密切相关,而且与中、低纬度环流紧密联系,当极涡异常偏大偏强,中、低纬地区位势高度均明显偏低,北半球副高的面积和强度易偏小,北界位置易偏南,其中副高强度的变化最大。(2)各分区极涡因子与副高因子之间基本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的北界、脊线位置呈正相关。(3)极涡指数、副高脊线及北界指数与华北降水之间以正相关为主,副高面积、强度指数与华北降水基本呈负相关。当亚洲和欧洲区极涡异常南扩,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显著收缩减弱,西太平洋和南海副高明显北抬时,华北降水易增加。
云导风资料在遗传算法同化系统中的应用
常慧琳, 沈桐立, 朱伟军
2008, (4): 423-429.
摘要:
利用云导风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和中尺度MM5模式对2005年7月9~10日长江流域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可以同化常规资料和非常规资料。使用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始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量场的预报,但对降水场的预报效果改善不明显。加入云导风资料后,可进一步改善风场和温度场,使得物理量场和降水场的预报更加接近实况。
近50年河南初夏旱涝异常特征分析
孙景兰, 徐文明
2008, (4): 430-434.
摘要:
对1958~2006年河南38站的6月降水量进行分析,发现EOF第一模态呈全省一致的分布型,因此用38站平均降水量代表全省初夏降水。选取旱、涝年,对异常合成场进行分析,在涝年,北太平洋和日本以南洋面为负的潜热通量异常;500 hPa贝加尔湖以北有正的高度异常,我国东部和近海为正的高度异常,北太平洋为正的高度异常;850 hPa河南省西部是异常的东北风,东部是异常的西南风。通过定义高度指数,得到与河南省初夏降水关系密切的500 hPa高度场分布型,即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东亚大槽偏弱和西太副高偏北同时存在。对海洋要素场的相关分析表明,前期太平洋黑潮区的SST较高,海洋持续向大气输送潜热通量偏多,后期其东北侧太平洋从大气吸收热量,导致上空的位势高度偏高,有利于河南省降水。
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
李明华, 崔少萍, 吴乃庚, 张子凡, 范绍佳, 杨柳
2008, (4): 435-440.
摘要:
利用广东省惠州市城市和乡村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半个世纪来惠州气温的变化特征和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惠州城市年和四季平均气温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显示年和四季都存在增温性突变,t检验表明突变前后均值有显著性差异。(2)惠州城市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变化,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大于最高气温,气温的日变化呈减小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呈下降趋势。(3)城乡气温的对比分析表明惠州城市气温的变化不仅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率为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