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8卷 第5期
2012, (5): 609-620.
摘要: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49—2007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49—1975年、1976—1987年、1988—2007年这三个时段7—10月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简称为TC)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对TC活动强、弱年的大气环流背景场做了合成分析,并对各年TC强度与对应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为西太副高)、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季风槽各特征指数做了相关分析,揭示了西北太平洋TC强度年际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1) 这三个时段TC强度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2) 当TC强度偏大时,西太副高减弱东退,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热带东风急流强度偏大,位置偏东,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偏强,越赤道气流偏强,季风槽较活跃、位置偏东,倾斜指数偏小;反之亦然;(3) 当越赤道气流偏强,季风槽较活跃时,有利于TC生成源区热带低压扰动的发生发展;而西太副高减弱东退,热带东风急流位置偏东时,TC生成源区850 hPa低空为正相对涡度异常,200 hPa高空为正散度异常。这样,低层水平辐合强、高层水平辐散强的配置使得该地区辐合上升运动、高层气流的辐散流出得以维持,且TC生成源区垂直风切变偏小,从而有利于TC的发生发展,TC强度偏大;反之亦然。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49—2007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49—1975年、1976—1987年、1988—2007年这三个时段7—10月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的热带气旋(简称为TC)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对TC活动强、弱年的大气环流背景场做了合成分析,并对各年TC强度与对应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为西太副高)、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季风槽各特征指数做了相关分析,揭示了西北太平洋TC强度年际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1) 这三个时段TC强度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2) 当TC强度偏大时,西太副高减弱东退,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热带东风急流强度偏大,位置偏东,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偏强,越赤道气流偏强,季风槽较活跃、位置偏东,倾斜指数偏小;反之亦然;(3) 当越赤道气流偏强,季风槽较活跃时,有利于TC生成源区热带低压扰动的发生发展;而西太副高减弱东退,热带东风急流位置偏东时,TC生成源区850 hPa低空为正相对涡度异常,200 hPa高空为正散度异常。这样,低层水平辐合强、高层水平辐散强的配置使得该地区辐合上升运动、高层气流的辐散流出得以维持,且TC生成源区垂直风切变偏小,从而有利于TC的发生发展,TC强度偏大;反之亦然。
2012, (5): 621-632.
摘要:
利用1950—2009年Hadley环流中心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196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研究分析了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太平洋异常海温(ENSO)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协同影响和不同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IOD独立发生、ENSO独立发生以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中国冬季降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IOD异常海温和ENSO异常海温的出现虽然具有较高的协同性,但二者对我国冬季降水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IOD与ENSO的同时发生并不是两者单独发生时各自作用的叠加,而是具有协同或抵消作用。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中国西南(云南西部除外)、华南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的冬季降水出现正异常,在江淮流域出现负异常,反之亦然。但是IOD正位相比负位相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影响更显著。当IOD与ENSO同时出现时,IOD的作用使得ENSO对我国西南(云南西部除外)、内蒙、东北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初步分析了IOD与中国冬季降水关系影响的环流成因。
利用1950—2009年Hadley环流中心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196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研究分析了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太平洋异常海温(ENSO)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协同影响和不同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IOD独立发生、ENSO独立发生以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中国冬季降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IOD异常海温和ENSO异常海温的出现虽然具有较高的协同性,但二者对我国冬季降水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IOD与ENSO的同时发生并不是两者单独发生时各自作用的叠加,而是具有协同或抵消作用。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中国西南(云南西部除外)、华南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的冬季降水出现正异常,在江淮流域出现负异常,反之亦然。但是IOD正位相比负位相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影响更显著。当IOD与ENSO同时出现时,IOD的作用使得ENSO对我国西南(云南西部除外)、内蒙、东北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初步分析了IOD与中国冬季降水关系影响的环流成因。
2012, (5): 633-645.
摘要:
采用WRF及其耦合的Noah LSM陆面过程模式,通过对发生在2009年3月28日(个例1)和2010年5月6日(个例2)两次暴雨过程的24 h模拟,研究了华南暴雨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对初始土壤湿度(SM)的敏感性问题。首先采用源自NCEP-FNL和NASA-GLDAS的两种不同SM资料驱动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以NASA-GLDAS资料模拟结果为控制试验,通过不同程度(20%、60%)增减初始SM开展多个敏感性试验。对比试验分析表明,两种资料应用对24 h累积降水分布的模拟结果影响不大,但某种程度上可影响降水量的大小。预报技巧评分结果表明,采用NASA-GLDAS SM资料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比采用NCEP-FNL SM资料的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尤其是50 mm以上的暴雨预报,TS评分最大可提高5%。敏感性试验分析发现,两次暴雨过程降水与SM之间主要呈正反馈作用,但其表现出的特征不完全相同。暴雨过程中MCS的组织发展形式对SM与降水之间的反馈作用有影响,具有午后局地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1,SM增大仅引起微弱的降水增多,SM减少则明显导致降水强度减弱,降水对SM的减少更为敏感;而具有持续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强的个例2,降水对SM的增大更为敏感,SM增大可带来更明显的降水增多。此外还发现,对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这种反馈作用也存在差异,MCS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主要出现在对流发展初期阶段,而MCS组织性发展较好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则主要出现在对流系统发展后期。
采用WRF及其耦合的Noah LSM陆面过程模式,通过对发生在2009年3月28日(个例1)和2010年5月6日(个例2)两次暴雨过程的24 h模拟,研究了华南暴雨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对初始土壤湿度(SM)的敏感性问题。首先采用源自NCEP-FNL和NASA-GLDAS的两种不同SM资料驱动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以NASA-GLDAS资料模拟结果为控制试验,通过不同程度(20%、60%)增减初始SM开展多个敏感性试验。对比试验分析表明,两种资料应用对24 h累积降水分布的模拟结果影响不大,但某种程度上可影响降水量的大小。预报技巧评分结果表明,采用NASA-GLDAS SM资料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比采用NCEP-FNL SM资料的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尤其是50 mm以上的暴雨预报,TS评分最大可提高5%。敏感性试验分析发现,两次暴雨过程降水与SM之间主要呈正反馈作用,但其表现出的特征不完全相同。暴雨过程中MCS的组织发展形式对SM与降水之间的反馈作用有影响,具有午后局地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1,SM增大仅引起微弱的降水增多,SM减少则明显导致降水强度减弱,降水对SM的减少更为敏感;而具有持续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强的个例2,降水对SM的增大更为敏感,SM增大可带来更明显的降水增多。此外还发现,对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这种反馈作用也存在差异,MCS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主要出现在对流发展初期阶段,而MCS组织性发展较好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则主要出现在对流系统发展后期。
2012, (5): 646-652.
摘要:
利用UW/CIMS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tudies)的AODT(Advanced Objective Dvorak Technique)资料和TRMM等卫星反演的每日海温资料,对西北太平洋2003—2005年热带气旋出眼规律及出眼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有热带气旋成眼时的发展阶段、时间分布特征;热带气旋成眼时大尺度环境场条件(海温、垂直风切变)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5年西北太平洋这40个热带气旋绝大多数(90%)在加强阶段开始出眼,只有4个热带气旋在成熟期才开始成眼;近92.5%的热带气旋发展到台风以上级别才开始出眼,也有一小部分的热带气旋在强热带风暴阶段出眼;热带气旋出眼的时间存在日变化,晚上出眼的热带气旋远少于白天出眼的热带气旋。80%的热带气旋出眼时所在位置的海表面温度在28 ℃以上。65%的热带气旋出眼时的垂直风切变是在6 m/s以下,只有4个热带气旋出眼时垂直风切变超过了10 m/s。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只有能够发展为台风或已经发展成为台风的热带气旋才会有眼,且较高的海温和较弱的水平风场垂直切变非常有利于台风眼的形成。
利用UW/CIMS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tudies)的AODT(Advanced Objective Dvorak Technique)资料和TRMM等卫星反演的每日海温资料,对西北太平洋2003—2005年热带气旋出眼规律及出眼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有热带气旋成眼时的发展阶段、时间分布特征;热带气旋成眼时大尺度环境场条件(海温、垂直风切变)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5年西北太平洋这40个热带气旋绝大多数(90%)在加强阶段开始出眼,只有4个热带气旋在成熟期才开始成眼;近92.5%的热带气旋发展到台风以上级别才开始出眼,也有一小部分的热带气旋在强热带风暴阶段出眼;热带气旋出眼的时间存在日变化,晚上出眼的热带气旋远少于白天出眼的热带气旋。80%的热带气旋出眼时所在位置的海表面温度在28 ℃以上。65%的热带气旋出眼时的垂直风切变是在6 m/s以下,只有4个热带气旋出眼时垂直风切变超过了10 m/s。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只有能够发展为台风或已经发展成为台风的热带气旋才会有眼,且较高的海温和较弱的水平风场垂直切变非常有利于台风眼的形成。
2012, (5): 653-663.
摘要:
运用BGM扰动方案,基于ARPS和WRF模式并采用不同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建立了一个多模式、多初值、多物理过程的中尺度超级集合预报系统,并针对2010年6月19—20日的一次华南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集合预报系统能很好模拟这次对初值及物理过程都非常敏感的强降水过程。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而言,该超级集合预报能显著提高预报时效,能比控制预报提前24~36小时捕捉到强降水信息。并且该集合预报优于单一模式或者单一物理过程参数化的集合预报。对本次过程而言,集合平均对物理过程参数化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改进比对模式不确定性方面的改进大得多。对于暴雨预报而言,低层的形势场对初值及物理过程的扰动比高层要敏感得多,这也是造成这次过程各个成员预报好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用BGM扰动方案,基于ARPS和WRF模式并采用不同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建立了一个多模式、多初值、多物理过程的中尺度超级集合预报系统,并针对2010年6月19—20日的一次华南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超级集合预报系统能很好模拟这次对初值及物理过程都非常敏感的强降水过程。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而言,该超级集合预报能显著提高预报时效,能比控制预报提前24~36小时捕捉到强降水信息。并且该集合预报优于单一模式或者单一物理过程参数化的集合预报。对本次过程而言,集合平均对物理过程参数化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改进比对模式不确定性方面的改进大得多。对于暴雨预报而言,低层的形势场对初值及物理过程的扰动比高层要敏感得多,这也是造成这次过程各个成员预报好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2, (5): 664-674.
摘要:
2007年10月5—6日,北京地区在通常干爽的秋季出现了大雨过程。采用WRF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发现,北京这次大雨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东南沿海“罗莎”(0716)台风的远距离影响。主要表现在:(1) 台风外围环流波动在对流层顶向北传播,在北京上空与西风带波动叠加,形成对流层上层强辐散;(2) 台风北侧东风环流将东海和黄海的水汽汇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沿着副高边缘向北输送至40 °N附近的北京地区;(3) 受“罗莎”台风影响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辐合带向北推移1.5个纬距,形成北京地区的水汽辐合。动力分析显示,北京地区上空对流层500 hPa以下强辐合,500 hPa以上尤其是300~200 hPa强辐散,形成几乎整层的上升运动和600 hPa以下水汽的辐合,对大雨的产生十分有利。此外,大雨期间对流层顶长时间强的冷平流和对流层中低层的暖平流,在一定程度上对降水的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敏感性试验同时表明,没有“罗莎”台风的影响,北京地区上空上述动力条件基本不存在。
2007年10月5—6日,北京地区在通常干爽的秋季出现了大雨过程。采用WRF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发现,北京这次大雨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东南沿海“罗莎”(0716)台风的远距离影响。主要表现在:(1) 台风外围环流波动在对流层顶向北传播,在北京上空与西风带波动叠加,形成对流层上层强辐散;(2) 台风北侧东风环流将东海和黄海的水汽汇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沿着副高边缘向北输送至40 °N附近的北京地区;(3) 受“罗莎”台风影响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辐合带向北推移1.5个纬距,形成北京地区的水汽辐合。动力分析显示,北京地区上空对流层500 hPa以下强辐合,500 hPa以上尤其是300~200 hPa强辐散,形成几乎整层的上升运动和600 hPa以下水汽的辐合,对大雨的产生十分有利。此外,大雨期间对流层顶长时间强的冷平流和对流层中低层的暖平流,在一定程度上对降水的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敏感性试验同时表明,没有“罗莎”台风的影响,北京地区上空上述动力条件基本不存在。
2012, (5): 675-686.
摘要:
利用2002—2009年8年中6、7、8、9月的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对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与150 hPa高层位涡的关系进行统计,8年中共有23个台风受到150 hPa南亚高压南部边缘位涡的影响。其中3个台风(0216“森拉克”、0604“碧利斯”、0903“莲花”),在其发展初期在南亚高压南部的大值环境位涡进入台风中心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通过诊断分析从等值线的角度得出高层位涡与此类台风发展的关系,在150 hPa高层正位涡异常的作用下,等熵面向大值位涡处汇聚,这种形式可使正位涡异常区两侧的等熵面向下倾斜,从而引起台风中高层的暖中心加强以及中层位涡增大,中层的位涡增大以及暖中心的出现又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增长,导致台风中心气压下降,使台风强度增强。根据吴国雄的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其原因可能是等熵面倾斜使垂直涡度发展,从而加强对流运动潜热释放使台风暖心加强,使得台风的强度加强。通过位涡反演试验也证实了高层位涡对中层位涡发展的影响大于低层。
利用2002—2009年8年中6、7、8、9月的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对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与150 hPa高层位涡的关系进行统计,8年中共有23个台风受到150 hPa南亚高压南部边缘位涡的影响。其中3个台风(0216“森拉克”、0604“碧利斯”、0903“莲花”),在其发展初期在南亚高压南部的大值环境位涡进入台风中心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通过诊断分析从等值线的角度得出高层位涡与此类台风发展的关系,在150 hPa高层正位涡异常的作用下,等熵面向大值位涡处汇聚,这种形式可使正位涡异常区两侧的等熵面向下倾斜,从而引起台风中高层的暖中心加强以及中层位涡增大,中层的位涡增大以及暖中心的出现又有利于低层气旋性涡度增长,导致台风中心气压下降,使台风强度增强。根据吴国雄的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其原因可能是等熵面倾斜使垂直涡度发展,从而加强对流运动潜热释放使台风暖心加强,使得台风的强度加强。通过位涡反演试验也证实了高层位涡对中层位涡发展的影响大于低层。
2012, (5): 687-697.
摘要:
2005年9月25日08时—27日08时,强台风“达维”从海南岛中部陆地经过的48小时期间,给海南岛带来一次强降水,表现出海南岛南侧降水大于北侧的非对称特征。利用热带测雨雷达资料(TRMM)对这次非对称降水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次天气尺度系统扰动、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⑴ 次天气尺度扰动系统为中尺度雨团、中尺度雨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⑵ 垂直风切变下风方向左侧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区域始终位于海南岛南部,导致降水出现非对称特征;⑶ 海南岛山脉地形通过刺激小对流单体的形成与合并发展,从而促进中尺度降水系统形成,最终致使海南岛南部暴雨增幅。
2005年9月25日08时—27日08时,强台风“达维”从海南岛中部陆地经过的48小时期间,给海南岛带来一次强降水,表现出海南岛南侧降水大于北侧的非对称特征。利用热带测雨雷达资料(TRMM)对这次非对称降水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次天气尺度系统扰动、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⑴ 次天气尺度扰动系统为中尺度雨团、中尺度雨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⑵ 垂直风切变下风方向左侧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区域始终位于海南岛南部,导致降水出现非对称特征;⑶ 海南岛山脉地形通过刺激小对流单体的形成与合并发展,从而促进中尺度降水系统形成,最终致使海南岛南部暴雨增幅。
2012, (5): 698-706.
摘要:
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Combined-EOF方法定义热带20~90 d振荡(ISO)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WNP)区域进行ISO不同相位的划分,深入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区ISO对于热带气旋(TC)路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SO东风位相中,在ISO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影响下,西太副高南侧偏东气流较弱,生成在副高中的TC在140 °E以东转折的比率较大;而在西风位相,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受ISO气旋性环流影响加强,生成在该区域的TC在偏东气流引导下首先向西,当西北移动至近海区域后,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高西侧偏东南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顺时针的北折,因而在140 °E以西转折类的TC比率较高。还分析了台风个例中的ISO流场形势,发现当ISO气旋(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重合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利用NOAA的逐日OLR场资料、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数据,参考Wheeler和Hendon提出的MJO指数,通过Combined-EOF方法定义热带20~90 d振荡(ISO)的指数,对西北太平洋(WNP)区域进行ISO不同相位的划分,深入研究西北太平洋地区ISO对于热带气旋(TC)路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SO东风位相中,在ISO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影响下,西太副高南侧偏东气流较弱,生成在副高中的TC在140 °E以东转折的比率较大;而在西风位相,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受ISO气旋性环流影响加强,生成在该区域的TC在偏东气流引导下首先向西,当西北移动至近海区域后,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高西侧偏东南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发生顺时针的北折,因而在140 °E以西转折类的TC比率较高。还分析了台风个例中的ISO流场形势,发现当ISO气旋(反气旋)性环流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重合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2012, (5): 707-718.
摘要:
利用2000—2009年5月和6月的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资料,对产生华南暖区暴雨的500 hPa及以下的环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影响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切变线型、低涡型和偏南风风速切变辐合型(简称偏南风型)。切变线型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以冷式切变为主,季风爆发后以暖式切变为主;低涡型在季风爆发前的发生次数远少于季风爆发后,在低涡中心的东北-东南方向最易产生暖区暴雨;偏南风型总体以西风风速切变辐合为主,而南风风速切变辐合在季风爆发后的比例有所增加。对影响暖区暴雨的高空槽分析发现,高原槽对暖区暴雨影响明显,其次为南支槽。低涡型最易受高空槽影响。对各种类型暖区暴雨的合成分析发现,各类型暖区暴雨500 hPa高空槽的位置特点均不相同,暴雨辐合中心均在850 hPa以下的低层,副高脊线距雨区约6~8纬距是产生华南暖区暴雨的重要天气形势。
利用2000—2009年5月和6月的NCEP 1 °×1 °再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资料,对产生华南暖区暴雨的500 hPa及以下的环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影响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切变线型、低涡型和偏南风风速切变辐合型(简称偏南风型)。切变线型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以冷式切变为主,季风爆发后以暖式切变为主;低涡型在季风爆发前的发生次数远少于季风爆发后,在低涡中心的东北-东南方向最易产生暖区暴雨;偏南风型总体以西风风速切变辐合为主,而南风风速切变辐合在季风爆发后的比例有所增加。对影响暖区暴雨的高空槽分析发现,高原槽对暖区暴雨影响明显,其次为南支槽。低涡型最易受高空槽影响。对各种类型暖区暴雨的合成分析发现,各类型暖区暴雨500 hPa高空槽的位置特点均不相同,暴雨辐合中心均在850 hPa以下的低层,副高脊线距雨区约6~8纬距是产生华南暖区暴雨的重要天气形势。
2012, (5): 719-725.
摘要:
基于日本气象厅(JMA)区域谱模式(RSM)20 km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并统计了2001—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逐6小时(共2 174个样本)的内核及外围尺度特征,初步分析了内核及外围尺度分别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围尺度的增大(减小)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增强(减弱);内核区较大(最大风速半径大于120 km)时,内核区的收缩(放大)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增强(减弱);对于较小(最大风速半径不足120 km)内核区的热带气旋,其内核区的收缩(放大)反而易使热带气旋减弱(增强)。
基于日本气象厅(JMA)区域谱模式(RSM)20 km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并统计了2001—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逐6小时(共2 174个样本)的内核及外围尺度特征,初步分析了内核及外围尺度分别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围尺度的增大(减小)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增强(减弱);内核区较大(最大风速半径大于120 km)时,内核区的收缩(放大)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增强(减弱);对于较小(最大风速半径不足120 km)内核区的热带气旋,其内核区的收缩(放大)反而易使热带气旋减弱(增强)。
2012, (5): 726-734.
摘要:
利用NCEP每日4次全球预报场(GFS)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实况观测台风路径、强度资料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湾登陆前后其强度、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从而为台风强度、结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低层切向风大值区中心所在半径处的切向风非对称性幅度之切向平均值可作为诊断分析台风强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2) “莫拉克”中心高层干位涡大值区具有沿着低层切向风大值区中心内侧的切向风梯度密集带向下延伸的趋势;(3) 未考虑摩擦、湍流混合的柱坐标切向风运动方程主要有四项是决定切向风变化的,即切向风径向平流项、切向风垂直输送项、惯性离心力作用项以及地转偏向力作用项;(4) 台风低层辐合中心在切向上具有沿着切向风梯度密集区移动、发展的趋势。
利用NCEP每日4次全球预报场(GFS)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实况观测台风路径、强度资料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湾登陆前后其强度、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从而为台风强度、结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 低层切向风大值区中心所在半径处的切向风非对称性幅度之切向平均值可作为诊断分析台风强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2) “莫拉克”中心高层干位涡大值区具有沿着低层切向风大值区中心内侧的切向风梯度密集带向下延伸的趋势;(3) 未考虑摩擦、湍流混合的柱坐标切向风运动方程主要有四项是决定切向风变化的,即切向风径向平流项、切向风垂直输送项、惯性离心力作用项以及地转偏向力作用项;(4) 台风低层辐合中心在切向上具有沿着切向风梯度密集区移动、发展的趋势。
2012, (5): 735-742.
摘要: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温资料,通过相关、合成分析以及个例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型海温模态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传播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东南印度洋30~60天OLR距平及赤道印度洋中部30~60天850 hPa纬向风距平都与偶极子指数显著相关;印度洋正(负)偶极型海温模态对应的东印度洋异常冷(暖)水以及赤道印度洋中部850 hPa东(西)风距平阻碍(促进)了季节内对流活动的持续性东传,使得MJO的传播在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发生明显的中断(持续)。
利用多种大气和海温资料,通过相关、合成分析以及个例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偶极型海温模态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传播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东南印度洋30~60天OLR距平及赤道印度洋中部30~60天850 hPa纬向风距平都与偶极子指数显著相关;印度洋正(负)偶极型海温模态对应的东印度洋异常冷(暖)水以及赤道印度洋中部850 hPa东(西)风距平阻碍(促进)了季节内对流活动的持续性东传,使得MJO的传播在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发生明显的中断(持续)。
2012, (5): 743-748.
摘要:
在分析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单通道海表温度反演算法。首先,利用像元尺度的大气廓线精确计算大气上行辐射、下行辐射和透过率,然后将这些参数与海水比辐射率代入大气红外辐射传输方程,求解海表温度。与传统的劈窗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时空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缺乏浮标数据的海域。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2009年全年的MODIS数据在美国西海岸海域进行试验。通过与浮标实测数据比对可发现,单通道海表温度反演算法与浮标实测值的标准方差为0.73 ℃,平均偏差为0.23 ℃,说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常规的业务观测需求,另外也可用于标定劈窗算法的系数。
在分析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单通道海表温度反演算法。首先,利用像元尺度的大气廓线精确计算大气上行辐射、下行辐射和透过率,然后将这些参数与海水比辐射率代入大气红外辐射传输方程,求解海表温度。与传统的劈窗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时空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缺乏浮标数据的海域。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2009年全年的MODIS数据在美国西海岸海域进行试验。通过与浮标实测数据比对可发现,单通道海表温度反演算法与浮标实测值的标准方差为0.73 ℃,平均偏差为0.23 ℃,说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常规的业务观测需求,另外也可用于标定劈窗算法的系数。
2012, (5): 749-756.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年(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的各重要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出梅时间与梅期长度和梅雨量有密切关系, 但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几乎是独立的;入梅早晚年同期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和推进快慢对入梅的早晚有重要影响。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年(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的各重要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出梅时间与梅期长度和梅雨量有密切关系, 但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几乎是独立的;入梅早晚年同期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和推进快慢对入梅的早晚有重要影响。
2012, (5): 757-763.
摘要:
通过统计分析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模拟试验,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异常影响华南6月旱涝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华南6月的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5月和6月的潜热通量都存在负相关关系,特别是与5月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的潜热通量存在更为显著的滞后负相关。(2) 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异常是影响华南6月旱涝的重要因子,其概念模型是:5月和6月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异常增高,在其西北侧对流层低层出现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华南地区位于气旋性环流西侧,为东北风异常,不利于西南季风进入我国华南地区,水汽减少。同时,形成一个潜热通量异常区上升、而在华南地区下沉的垂直环流,华南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发生。当5月和6月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异常减少,在其北侧出现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华南地区处于环流西侧,西南气流加强,有利于水汽输送。同时,出现一个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区下沉、而华南地区上升的距平垂直环流,造成华南地区洪涝多雨。
通过统计分析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模拟试验,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异常影响华南6月旱涝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华南6月的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5月和6月的潜热通量都存在负相关关系,特别是与5月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的潜热通量存在更为显著的滞后负相关。(2) 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异常是影响华南6月旱涝的重要因子,其概念模型是:5月和6月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异常增高,在其西北侧对流层低层出现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华南地区位于气旋性环流西侧,为东北风异常,不利于西南季风进入我国华南地区,水汽减少。同时,形成一个潜热通量异常区上升、而在华南地区下沉的垂直环流,华南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发生。当5月和6月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异常减少,在其北侧出现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华南地区处于环流西侧,西南气流加强,有利于水汽输送。同时,出现一个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区下沉、而华南地区上升的距平垂直环流,造成华南地区洪涝多雨。
2012, (5): 764-770.
摘要:
运用浙江省1950年以来的地质灾害个例,分类统计滑体性质、微地貌、原始坡高、原始坡度和滑体结构,计算灾害数量和灾害规模,并结合2008年实地考察获得的不稳定斜坡资料,通过归一化来划定浙江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又将灾害发生时间划分成梅汛期和台汛期两大类型。对每一个类型,结合浙江省常规气象站点和中尺度雨量站资料,分别计算与地质灾害最近的气象观测点的当日雨量、前一日雨量以及连续雨日,利用拟合方法计算每日降水对灾害的贡献程度从而获得有效降雨量,根据地域气候特征计算每个气象站的各级预警临界值,从而划分地质灾害的预警级别,建立预报模型。最后对2010年梅汛期和台汛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检验,TS评分分别达到89.5%和75.7%。
运用浙江省1950年以来的地质灾害个例,分类统计滑体性质、微地貌、原始坡高、原始坡度和滑体结构,计算灾害数量和灾害规模,并结合2008年实地考察获得的不稳定斜坡资料,通过归一化来划定浙江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又将灾害发生时间划分成梅汛期和台汛期两大类型。对每一个类型,结合浙江省常规气象站点和中尺度雨量站资料,分别计算与地质灾害最近的气象观测点的当日雨量、前一日雨量以及连续雨日,利用拟合方法计算每日降水对灾害的贡献程度从而获得有效降雨量,根据地域气候特征计算每个气象站的各级预警临界值,从而划分地质灾害的预警级别,建立预报模型。最后对2010年梅汛期和台汛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检验,TS评分分别达到89.5%和75.7%。
2012, (5): 771-776.
摘要: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办法,称之为“分型配料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梅雨期和盛夏期的天气型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暴雨预报配料方案,并通过个例进行具体阐述。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研究的“分型配料法”能够较好地做出暴雨落区预报,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办法,称之为“分型配料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梅雨期和盛夏期的天气型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暴雨预报配料方案,并通过个例进行具体阐述。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研究的“分型配料法”能够较好地做出暴雨落区预报,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012, (5): 777-784.
摘要:
利用西江年最高水位及流域气象测站的气温、降雨量资料,运用阶段性分析、M-K检测和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西江年最高水位与流域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江年最高水位、流域年平均气温和夏季降水量各序列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三个序列在1950年之前和1993年之后分别都是显著正距平,而1950—1965年及1980—1991年分别为显著负距平。流域年平均气温序列发生了显著增暖的突变,但西江年最高水位和夏季降水量突变不明显。年最高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在20~40年、5.0~5.7年和2.4~2.5年周期上,与夏季降水量在10~40年、4.4~5.7年、2.9~3.6年和2.1~2.2年周期上都呈显著的同位相演变趋势。
利用西江年最高水位及流域气象测站的气温、降雨量资料,运用阶段性分析、M-K检测和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西江年最高水位与流域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江年最高水位、流域年平均气温和夏季降水量各序列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三个序列在1950年之前和1993年之后分别都是显著正距平,而1950—1965年及1980—1991年分别为显著负距平。流域年平均气温序列发生了显著增暖的突变,但西江年最高水位和夏季降水量突变不明显。年最高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在20~40年、5.0~5.7年和2.4~2.5年周期上,与夏季降水量在10~40年、4.4~5.7年、2.9~3.6年和2.1~2.2年周期上都呈显著的同位相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