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强西南季风背景下台风“暹芭”强降水成因分析

肖婷 程正泉 刘子杰 焦玚 沈晓钿

肖婷, 程正泉, 刘子杰, 焦玚, 沈晓钿. 强西南季风背景下台风“暹芭”强降水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5, 41(3): 388-39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34
引用本文: 肖婷, 程正泉, 刘子杰, 焦玚, 沈晓钿. 强西南季风背景下台风“暹芭”强降水成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5, 41(3): 388-39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34
XIAO Ting, CHENG Zhengquan, LIU Zijie, JIAO Yang, SHEN Xiaodi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yphoon'Chaba'Heavy Precipitation Under Strong Southwest Monsoon Background[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5, 41(3): 388-39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34
Citation: XIAO Ting, CHENG Zhengquan, LIU Zijie, JIAO Yang, SHEN Xiaodi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yphoon"Chaba"Heavy Precipitation Under Strong Southwest Monsoon Background[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5, 41(3): 388-39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34

强西南季风背景下台风“暹芭”强降水成因分析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34
基金项目: 

广东省气象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2024B1515520002

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 CMA2023ZD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475015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项目 GRMC2023Q19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程正泉,男,湖北省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带气旋预报与研究工作。E-mail:chengzq1975@126.com

  •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yphoon"Chaba"Heavy Precipitation Under Strong Southwest Monsoon Background

  • 摘要: 基于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地面自动站雨量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203号台风“暹芭”给华南造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1)“暹芭”与2022年最强盛的西南季风长时间联结,在与季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了持续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供应。(2)异常加强的高层出流叠加在异常加强的低空的西南急流之上,形成强烈的耦合和抽吸作用,造成低层强烈的辐合和上升运动。(3)低空西南急流穿越大陆暖气团获得增温,向广东输送强暖平流;强烈的上升运动将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向上层输送,导致对流不稳定层增厚,同时假相当位温平流随高度减弱也使得局地对流不稳定性增强,二者共同导致了广东地区大气不稳定层结长时间维持。(4)“暹芭”登陆后,低层气流受山脉引导和阻挡而迅速辐合抬升,产生的次级环流有利于局地涡度增长和暴雨发生。另外,较小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使得“暹芭”登陆后高层暖心结构仍不消失,使高空形成辐散流场,也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 图  1  台风“暹芭”移动路径(a);“暹芭”中心最低气压(单位:hPa)、最大风速(单位:m·s-1)以及环境风垂直切变(单位:m·s-1)随时间变化,黑色箭头代表台风登陆时刻(b)

    图  2  2022年7月2日08时—4日08时累积降水分布(填色,单位:mm)(a);累积降水超过250 mm(红色圆点)和400 mm(蓝色圆点)的站点分布及广东地形(阴影,单位:m)(b)

    黑色实线为台风路径。

    图  3  7月2日08时—20时(a)、2日20时—3日08时(b)、3日08时—20时(c)、3日20时—4日08时(d)累积降水分布(填色,单位:mm);黑色实线为对应时段的台风路径

    图  4  7月2日08时(a)、4日08时(b)500 hPa位势高度场(填色,单位:gpm)和风场(风矢,单位:m·s-1

    黑色台风符号为当前时刻台风中心所在位置,下同。

    图  5  2013年8月14日(a)、16日(b)、2022年7月2日(c)、4日(d)08时850 hPa水汽通量(填色,单位:g·(s·cm·hPa)-1)和风场(风矢,单位:m·s-1);2022年和1979—2021年5—8月西南季风指数Vsw演变曲线(e,单位:m·s-1);2022年7月1日08时—4日08时台风中心4 °×4 °正方形区域四个边界水汽通量平均值的垂直剖面,正值为流入,负值为流出(f,单位:102 g·(s·cm·hPa)-1)

    图  6  7月1日20时150 hPa风场(风矢,单位:m·s-1)和风速(填色,单位:m·s-1)(a);(b)同(a),但为1日与气候平均场的差值;6月30日08时—7月4日08时台风中心附近平均散度(等值线,单位:10-5 s-1)垂直剖面图,黑色箭头为台风登陆时刻,下同(c);7月1日08时—4日08时广东区域平均散度(等值线,单位:10-5 s-1)垂直剖面图(d)

    图  7  7月1日(a)、4日(b)14时850 hPa温度(填色,单位:℃)和风场(风矢,单位:m·s-1);850 hPa温度平流(单位:10-5 ℃·s-1)时间序列图,黑色箭头为台风登陆时刻(c)

    图  8  7月2日08时(a)、2日14时(b)、4日08时(c)θse(填色,单位:K)和$ \partial \theta_{\mathrm{se}} / \partial p$(等值线,单位:10-4 K·Pa-1)沿台风中心的高度-经度剖面,绿色箭头为台风中心所在位置

    图  9  7月1日14时—5日14时1 000~700 hPa广东地区平均局地变化项、θse平流随高度的变化项、散度对对流不稳定影响项及对流不稳定性的垂直输送项(单位:10-5 K·(Pa·s)-1),黑色箭头为台风登陆时刻

    图  10  7月2日08时(a)、2日14时(b)、4日05时(c)垂直速度(红色等值线,虚线为负值,单位:Pa·s-1)、涡度(黑色等值线,实线为正值,单位:10-4 s-1)、散度(填色,单位:10-4 s-1)及风场(风矢,单位:m·s-1)的高度-经度剖面,灰色阴影为地形,绿色箭头为台风中心所在位置

    图  11  7月1日08时—4日05时“暹芭”平均暖心随时间的变化(填色,单位:℃)

    黑色箭头为台风登陆时刻。

  • [1] ZHANG Q, WU L, LIU Q. Tropical cyclone damages in China 1983—2006[J]. Bull Amer Meteor Soc, 2009, 90(4): 489-496.
    [2] 陈超, 卢山, 任志杰, 等. 强西南季风背景下1311号台风"尤特" 的暴雨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5, 37(2): 13-17.
    [3] 吴天贻, 周玉淑, 王咏青, 等. 两次不同季风强度背景下的西行台风登陆过程降水特征对比分析[J]. 大气科学, 2021, 45(6): 1 173-1 186.
    [4] 程正泉, 陈联寿, 李英. 登陆热带气旋与夏季风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6): 660-671.
    [5] 卢山, 吴乃庚, 薛登智. 南海季风槽影响下热带气旋暴雨增幅的研究[J]. 气象, 2008, 34(6): 53-59.
    [6] 王慧, 丁一汇, 何金海.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06, 64(3): 345-356.
    [7] 吴恒强. 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与热带季风的某些关系[J]. 气象, 2002, 28(9): 27-32.
    [8] 丁一汇, 刘月贞. 7507号台风中水汽收支的研究[J]. 海洋学报, 1986, 8(3): 291-301.
    [9] 姚胜芳, 唐文, 何慧, 等. 西南季风和热带气旋耦合的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 海洋预报, 2008, 25(1): 88-94.
    [10] 王黎娟, 高辉, 刘伟辉. 西南季风与登陆台风耦合的暴雨增幅诊断及其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6): 662-671.
    [11] 林爱兰, 万齐林, 梁建茵, 等. 热带西南季风对0214号热带气旋"黄蜂" 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04, 62(6): 841-850.
    [12] 李英, 陈联寿, 徐祥德. 水汽输送影响登陆热带气旋维持和降水的数值试验[J]. 大气科学, 2005, 29(1): 91-98.
    [13] MENG W, WANG Y. A diagnostic study on heavy rainfall induced by landfalling Typhoon Utor (2013) in South China: 2. Postlandfall rainfall[J]. J Geophys Res: Atmos, 2016, 121(21): 12 803-12 819.
    [14] 黄燕燕, 蒙伟光, 冯业荣, 等. 华南登陆台风降水不对称性及持续性问题[J]. 气象, 2023, 49(4): 385-399.
    [15] 梁建茵, 吴尚森, 游积平.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J].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15(2): 97-105.
    [16] 程正泉. 登陆台风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研究综述[J]. 广东气象, 2008, 30(5): 4-7.
    [17] 肖婷, 杨怀滨, 张兰. 两个登陆粤西的相似台风降水成因分析[J]. 广东气象, 2024, 46(4): 15-19.
    [18] 程正泉, 陈联寿, 李英. 登陆台风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诊断分析[J]. 气象学报, 2009, 67(5): 840-850.
    [19] 程正泉, 林良勋, 杨国杰, 等. 超强台风威马逊快速增强及大尺度环流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17, 28(3): 318-326.
    [20] 吕心艳, 董林, 高拴柱. 台风"米克拉" 在台湾海峡南部快速增强的原因分析[J]. 气象学报, 2023, 81(6): 866-878.
    [21] 程正泉, 林良勋, 沙天阳, 等. "尤特"特大暴雨过程的热力条件分析[J]. 气象, 2014, 40(12): 1 507-1 512.
    [22] 周芯玉, 程正泉, 涂静, 等. 台风艾云尼非对称降水及动热力结构演变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 2020, 78(6): 899-913.
    [23] 程正泉, 陈联寿, 李英. 地形作用对登陆台风螺旋雨带的影响[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10.
    [24] 陈联寿, 丁一汇.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25] 颜玲, 周玉淑, 王咏青. 相似路径台风Soudelor (1513)与Matmo (1410)登陆前后的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对比分析[J]. 大气科学, 2019, 43(2): 297-310.
  • 加载中
图(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22
  • 修回日期:  2024-11-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7-06
  • 刊出日期:  2025-06-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