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台风“卡努”(2017)远距离暴雨的形成机制

范悦敏 陈淑琴 余贞寿

范悦敏, 陈淑琴, 余贞寿. 台风“卡努”(2017)远距离暴雨的形成机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5, 41(5): 661-66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57
引用本文: 范悦敏, 陈淑琴, 余贞寿. 台风“卡努”(2017)远距离暴雨的形成机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5, 41(5): 661-66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57
FAN Yuemin, CHEN Shuqin, YU Zhenshou. Analysis of Remote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Typhoon Khanun (2017)[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5, 41(5): 661-66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57
Citation: FAN Yuemin, CHEN Shuqin, YU Zhenshou. Analysis of Remote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Typhoon Khanun (2017)[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5, 41(5): 661-669.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57

台风“卡努”(2017)远距离暴雨的形成机制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5.05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2342202

浙江省气象科技计划项目 2019YB16

金华市区工业和社发类重点科技项目 2024-3-090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陈淑琴,女,湖北省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带气旋天气学研究。E-mail: 457920850@qq.com

  • 中图分类号: P444

Analysis of Remote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Typhoon Khanun (2017)

  • 摘要: 台风远距离暴雨(TRP)是极端降水事件的重要成因,但业务预报对其量级和落区的系统性低估亟需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以2017年台风“卡努”(登陆广东)在浙江引发的TRP为例,基于地面观测、雷达资料及NCEP CFSR再分析数据(0.5 °×0.5 °),揭示了暴雨的三维动力-热力耦合机制。结果表明:(1) 台风外围环流与低空急流协同构建水汽通道,暖平流显著增强暴雨区大气不稳定能量;(2) 低层台风倒槽北伸至浙江后,在涡度垂直输送(水平辐合辐散与扭曲项主导)作用下演变为切断低压,成为暴雨的直接触发系统;(3) 500 hPa副高边缘突发短波槽,其与低层切断低压的垂直耦合进一步强化上升运动。涡度收支分析表明,近地层涡度通过垂直运动向中高层(850~500 hPa)输送,形成“低层辐合-涡度增长-上升运动加强”的正反馈循环,最终导致极端降水。研究提出,TRP预报需重点关注低层暖平流强度、涡度垂直输送效率及高低空系统配置的协同作用,为改进业务预报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 图  1  a. 台风“卡努”的移动路径(黑色实线)及强度(彩色圆点),其中空心圆点标注了远距离降水关键时段起止时刻台风所处的位置;b. 2017年10月14日20时—16日20时自动站观测累计雨量(彩色圆点,单位:mm),红色方框表示远距离降水区域;c. 普陀国家基本气象站海平面气压(黑色实线,单位:hPa)、露点温度(蓝色实线,单位:℃)、气温(红色实线,单位:℃)和降水(绿色柱状图,单位:mm)等天气要素的时间演变图

    图  2  2017年10月15—16日舟山雷达0.5 °仰角反射率因子(单位:dBZ,a. 15日15:58,c. 15日20:59,d. 16日02:58)和0.5 °仰角径向速度产品(单位:m·s-1,b. 15日15:58)

    图  3  2017年10月15日08时(a)、15日20时(b)和16日08时(c)850 hPa高度场(黑色实线,单位:dagpm,下同)、温度场(红色实线,单位:℃,下同)、风场(棕色风羽,单位:m·s-1,下同)和温度平流(填色,单位:10-4 ℃·s-1,下同),15日08时—16日20时远距离降水区域平均的850 hPa温度平流(红色圆点)和涡度(蓝色方块,单位:10-5 s-1)随时间变化曲线(d),15日08时(e)和16日08时(f)500 hPa高度场、温度场、风场和850 hPa水汽通量(填色,单位:g·cm-1·s-1·hPa-1),15日08时假相当位温(填色,单位:K,下同)、垂直速度(黑色实线,单位:10-1 hPa·s-1,下同)、风矢量(垂直速度放大10倍)沿122 °E剖面分布(g),16日02时假相当位温、垂直速度、风矢量(垂直速度放大10倍)沿123 °E剖面分布(h)

    图  4  2017年10月15日08时—16日08时降水区(121~124 °E,29~31 °N)区域平均的涡度(a)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单位:10-5 s-1),涡度平流项A (b)、垂直输送项B (c)、水平辐合辐散项C (d)垂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单位:10-9 s-2)

    图  5  2017年10月15日08时(a)、15日14时(b) 925 hPa等压面流场和涡度散合项C分布(填色,单位:10-9 s-2,下同),15日20时925 hPa等压面流场和涡度扭曲项D分布(c)、800 hPa等压面流场和涡度垂直输送项B分布(d),16日02时850 hPa等压面流场和涡度散合项C分布(e)、600 hPa等压面流场和涡度垂直输送项B分布(f) 红色方框表示远距离降水区域范围(121~124 °E,29~31 °N)。

  • [1] 陈联寿, 孟智勇, 丛春华. 台风暴雨落区研究综述[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 37(4): 1-7.
    [2] 丛春华, 陈联寿, 雷小途, 等.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1): 264-270.
    [3] 侯建忠, 王川, 鲁渊平, 等. 台风活动与陕西极端暴雨的相关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2): 203-208.
    [4] 张弘, 梁生俊, 侯建忠. 西安市两次突发暴雨成因分析[J]. 气象, 2006, 32(5): 80-86.
    [5] 丁治英, 陈久康. 不同雨强台风的诊断对比与数值试验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18(2): 234-241.
    [6] 周军, 陈瑞芬, 李文源. 登陆台风远距离暴雨的观测研究和预报[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18(3): 376-382.
    [7] 朱洪岩, 陈联寿, 徐祥德. 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暴雨特征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0, 24(5): 669-675.
    [8] 孙建华, 齐琳琳, 赵思雄. "9608"号台风登陆北上引发北方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J]. 气象学报, 2006, 64(1): 57-71.
    [9] 周国兵, 沈桐立, 韩余. 台风对西南低涡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诊断个例分析[J]. 气象科学, 2006, 26(6): 620-626.
    [10] 张少林, 龚佃利, 陈晓红, 等.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 气象, 2006, 32(4): 29-33
    [11] 丁治英, 张兴强, 何金海, 等. 非纬向高空急流与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的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17(2): 144-154.
    [12] 李春虎, 黄福均, 罗哲贤. 台风活动对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2, 21(6): 576-582.
    [13] 程正泉, 陈联寿, 徐祥德, 等.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J]. 气象, 2005, 31(12): 3-9.
    [14] 陈久康, 丁治英. 高低空急流与台风环流耦合下的中尺度暴雨系统[J].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3): 271-281.
    [15] 陈联寿. 登陆热带气旋暴雨的研究和预报[C]//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论文集. 上海: 中国气象学年会, 2007: 3-7.
    [16] COTE M R. Predecessor rain events in advance of tropical cyclones[D]. THESIS M S.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7: 200.
    [17] 丁治英, 赵晓慧, 邢蕊, 等. 2000-2009年夏季东亚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统计分析及个例的数值模拟[J].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2): 229-238.
    [18] 杨晓霞, 陈联寿, 刘诗军, 等.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J]. 气象学报, 2008, 66(2): 236-250.
    [19] 范学峰, 吴蓁, 席世平. AERE台风远距离降水形成机制分析[J]. 气象, 2007, 33(8): 12-16.
    [20] 王宏伟, 方娟. 一次梅雨期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分析研究[J]. 气象科学, 2014, 34(6): 601-611.
    [21] 郭大梅, 刘瑞芳, 侯建忠, 等. 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J]. 气象科学, 2012, 32(3): 325-331.
    [22] 梁军, 李英, 张胜军, 等. 影响辽东半岛两个台风Meari和Muifa暴雨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J]. 大气科学, 2015, 39(6): 1 215-1 224. 668第5期范悦敏等: 台风"卡努"(2017)远距离暴雨的形成机制
    [23] 徐洪雄, 徐祥德, 张胜军, 等. 台风韦森特对季风水汽流的"转运"效应及其对北京"应及其对北暴雨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14, 38(3): 537-550.
    [24] 何斌, 楼茂园, 李海军, 等. 集合预报对台风天鹅(2015)远距离暴雨的不确定性研究[J]. 气象, 2020, 46(1): 15-28.
    [25] 陈淑琴, 李英, 范悦敏, 等. 台风"山竹"(2018)远距离暴雨的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2021, 45(3): 573-387.
    [26] 曹晓岗, 王慧. "8.23-24"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J]. 气象, 2016, 42(10): 1 184-1 210.
    [27] THOMAS J, GALAMEAU J R, LANCE F, ct al. Predecessor rain events ahead of tropical cyclones[J]. Mon Wea Rev, 2010, 138(8): 3 272-3 297.
    [28] WANG Y Q, WANG Y Q, HIRONORI F. The role of Typhoon Songda (2004) in producing distantly located heavy rainfall in Japan[J]. Mon Wea Rev, 2009, 137(11): 3 699-3 716.
    [29] BYUN K Y, LEE T Y. Remote effects of tropical cyclones on heavy rainfall over the Korean peninsulal in Japansity of New York, 2007: 2 [J]. Tellus, 2012, 64(1): 14983.
    [30] 李英, 王继志, 陈联寿, 等. 台风麦莎(Matsa)的波状降水特征研究[J]. 科学通报, 2007, 52(3): 344-353.
    [31] 王亦平, 陆维松, 潘益农, 等.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 结果检验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2): 167-176.
    [32] 王亦平, 陆维松, 潘益农, 等.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Ⅱ: 不稳定条件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2): 177-189.
  • 加载中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2-26
  • 修回日期:  2025-06-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1-26
  • 刊出日期:  2025-10-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