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6卷 第3期
2000, (3): 193-201.
摘要:
确定了近 45年华南冬季异常冷月出现的时间,分析了其同期至前期 6个月 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特征。各异常冷月当月500 hPa高度场有相似的特征,亚洲一太平洋地区高度场的特征是北高南低,经向环流发展。给出了前期500 hPa高度场差异显着月的距平特征。华南冬季各异常冷月至其前期6个月海温距平分布有持续性的特征,1月及其前期1~6个月赤道东太平洋SST呈E1 Nino特征, 2月和12月呈La Nina特征。
确定了近 45年华南冬季异常冷月出现的时间,分析了其同期至前期 6个月 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特征。各异常冷月当月500 hPa高度场有相似的特征,亚洲一太平洋地区高度场的特征是北高南低,经向环流发展。给出了前期500 hPa高度场差异显着月的距平特征。华南冬季各异常冷月至其前期6个月海温距平分布有持续性的特征,1月及其前期1~6个月赤道东太平洋SST呈E1 Nino特征, 2月和12月呈La Nina特征。
2000, (3): 202-211.
摘要:
用LEVITUS和NCEP/NCAR OISST资科,分析了南海暖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暖池的关系,讨论了南海暖池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南海季凤爆发时间的联系。结果指出,南海暖池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2~2月隆冬季节最弱,~4月迅速发展北上,6~9月达其盛期,整个南海均为高于28℃的暖水,10~11月迅速减弱南退;在南海暖池盛期,其高于28℃的暖水最大厚度达55m,暖池轴线呈西南一东北向,主轴位于北加里曼丹-马拉望岛西侧海域陡坡区:南海暖池、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暖池处于同一大尺度海气耦合系统中,有4.8年左右的长周期振荡;南海暖池和印度洋暖池还有2.5年左右周期的振荡和同步的年际变化,南海暖池的强度变化落后于西太平洋暖池5个月左右。结果还指出,南海暖池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南海季风爆发时间有密切关系,前期冬春季南海暖池持续偏暖(冷)时,初夏南海季风爆发一般偏晚(早),这种关系与初夏南海高压的活动有关。
用LEVITUS和NCEP/NCAR OISST资科,分析了南海暖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暖池的关系,讨论了南海暖池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南海季凤爆发时间的联系。结果指出,南海暖池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2~2月隆冬季节最弱,~4月迅速发展北上,6~9月达其盛期,整个南海均为高于28℃的暖水,10~11月迅速减弱南退;在南海暖池盛期,其高于28℃的暖水最大厚度达55m,暖池轴线呈西南一东北向,主轴位于北加里曼丹-马拉望岛西侧海域陡坡区:南海暖池、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暖池处于同一大尺度海气耦合系统中,有4.8年左右的长周期振荡;南海暖池和印度洋暖池还有2.5年左右周期的振荡和同步的年际变化,南海暖池的强度变化落后于西太平洋暖池5个月左右。结果还指出,南海暖池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南海季风爆发时间有密切关系,前期冬春季南海暖池持续偏暖(冷)时,初夏南海季风爆发一般偏晚(早),这种关系与初夏南海高压的活动有关。
2000, (3): 212-217.
摘要:
首先建立一个用于优化热带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积分初始场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由此提高模式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年际预测的准确率,并利用37年模式输出产品建立了影响华东和上海市的热带气旋(TC)年频数的长期预测方程,试报结果良好。
首先建立一个用于优化热带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积分初始场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由此提高模式对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年际预测的准确率,并利用37年模式输出产品建立了影响华东和上海市的热带气旋(TC)年频数的长期预测方程,试报结果良好。
2000, (3): 218-224.
摘要: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建立了一套云导风计算的算法。自1997年以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使用该算法,利用GMS-5卫星的数据计算出西北太平洋上的1.25经纬度网格的卫星云导风。利用这套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热带气旋通常是由对流层上层的西风急流引发的,那些西风急流可能是由深入到热带的中纬度槽所引起的,在盛夏季节,吹向热带对流层上部槽(TUTT)赤道一侧的西风也有可能引发台风。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建立了一套云导风计算的算法。自1997年以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使用该算法,利用GMS-5卫星的数据计算出西北太平洋上的1.25经纬度网格的卫星云导风。利用这套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热带气旋通常是由对流层上层的西风急流引发的,那些西风急流可能是由深入到热带的中纬度槽所引起的,在盛夏季节,吹向热带对流层上部槽(TUTT)赤道一侧的西风也有可能引发台风。
2000, (3): 225-231.
摘要:
根据1974~1997年卫星观测的OLR(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计算OLR的特征量,用其表征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分析影响福建热带气旋(TC)年频数与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TC异常偏少(多)年,ITCZ位置偏南(北),强度偏弱(强),副高位置偏南(北);TC异常年份前期OLR场特征关系表明,TC异常偏多年和异常偏少年太平洋上的OLR距平场配置相反,即TC异常偏少(多)年,西太平洋热带地区OLR为正距平,而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正)距平区。
根据1974~1997年卫星观测的OLR(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计算OLR的特征量,用其表征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分析影响福建热带气旋(TC)年频数与ITCZ和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TC异常偏少(多)年,ITCZ位置偏南(北),强度偏弱(强),副高位置偏南(北);TC异常年份前期OLR场特征关系表明,TC异常偏多年和异常偏少年太平洋上的OLR距平场配置相反,即TC异常偏少(多)年,西太平洋热带地区OLR为正距平,而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正)距平区。
2000, (3): 232-239.
摘要: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前汛期(4~6月)降水和旱涝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前汛期(4~6月)降水和旱涝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方法。
2000, (3): 240-247.
摘要:
介绍了新近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小时10km格距分辨率的地面分析系统,并用变分方法调整初步分析得到的地面流场和气压场。个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供较好的中尺度信息。
介绍了新近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小时10km格距分辨率的地面分析系统,并用变分方法调整初步分析得到的地面流场和气压场。个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供较好的中尺度信息。
2000, (3): 248-259.
摘要:
建立一个包含年平均二氧化碳含量[CO2]、下垫面温度、边界层气温以及云量的零维气候模式,用于研究CO2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模拟出现代气候态以及[CO2]变化的趋势。进而用与该模式相应的现代气候平衡态的偏差方程,考察了在CO2的作用下,气候系统由定常态到周期态再到混沌态的演变过程。
建立一个包含年平均二氧化碳含量[CO2]、下垫面温度、边界层气温以及云量的零维气候模式,用于研究CO2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模拟出现代气候态以及[CO2]变化的趋势。进而用与该模式相应的现代气候平衡态的偏差方程,考察了在CO2的作用下,气候系统由定常态到周期态再到混沌态的演变过程。
2000, (3): 260-271.
摘要:
主要利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海温资料和NCAR/NCEP提供的40年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着年代际变化特征,70年代中期以前,北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一大国波列作用于东亚夏季风,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76年以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使大圆波列减弱,与东亚夏季风关系淡漠,不再影响华北降水。由此指出:影响东亚天气气候的海温关键区,并不总固定在某一海区,随着海气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关键区是会发生转移的。
主要利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海温资料和NCAR/NCEP提供的40年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着年代际变化特征,70年代中期以前,北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一大国波列作用于东亚夏季风,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76年以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使大圆波列减弱,与东亚夏季风关系淡漠,不再影响华北降水。由此指出:影响东亚天气气候的海温关键区,并不总固定在某一海区,随着海气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关键区是会发生转移的。
2000, (3): 272-281.
摘要:
用1951~1998年的资料研究了北半球500 hPa四季高度场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 48年来低纬度 500 hPa高度场多为正趋势而高纬度则多为负趋势。近 48年低纬的西北非洲、地中海及以西的北非北部,低纬度的中太平洋、贝加尔湖及以东地区,西北北美的高度呈持续正趋势;而阿留申及北太平洋、格林兰以南及东北北美、阿拉伯海以北高度明显降低。突变分析表明,大约60年代初及1976年,500 hPa发生明显的环流突变。这两次变化在两大洋上的 500 hPa有明显不同,第 1次表现为低纬中大西洋高度降低,西北非洲高度增加。第2次则表现为低纬中太平洋、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增加,北太平洋高度降低。统计检验表明第2次突变,低纬的正突变比北太平洋负突变更明显,是一次北半球的大尺度跃变事件。
用1951~1998年的资料研究了北半球500 hPa四季高度场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 48年来低纬度 500 hPa高度场多为正趋势而高纬度则多为负趋势。近 48年低纬的西北非洲、地中海及以西的北非北部,低纬度的中太平洋、贝加尔湖及以东地区,西北北美的高度呈持续正趋势;而阿留申及北太平洋、格林兰以南及东北北美、阿拉伯海以北高度明显降低。突变分析表明,大约60年代初及1976年,500 hPa发生明显的环流突变。这两次变化在两大洋上的 500 hPa有明显不同,第 1次表现为低纬中大西洋高度降低,西北非洲高度增加。第2次则表现为低纬中太平洋、贝加尔湖地区高度增加,北太平洋高度降低。统计检验表明第2次突变,低纬的正突变比北太平洋负突变更明显,是一次北半球的大尺度跃变事件。
2000, (3): 282-288.
摘要:
根据水汽收支平衡原理,计算分析了几种不同网格尺度的水汽收支与实际降水的关系,同时结合动力热力物理量综合诊断预报降水落区方法,利用T106数值预报场资料,研制一套中短期定量降水预报系统,在1998年汛期试用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根据水汽收支平衡原理,计算分析了几种不同网格尺度的水汽收支与实际降水的关系,同时结合动力热力物理量综合诊断预报降水落区方法,利用T106数值预报场资料,研制一套中短期定量降水预报系统,在1998年汛期试用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