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17卷 第1期
2001, (1): 1-9.
摘要:
在与1982/1983年强ENSO过程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1997/1998年ENSO暖事件发展迅速、强度极大、结束突然等关键性特点,进一步分析了这次暖事件爆发过程中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点。并对1997/1998年ENSO过程中海洋和大气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对于认识ENSO机制,提高ENSO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与1982/1983年强ENSO过程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1997/1998年ENSO暖事件发展迅速、强度极大、结束突然等关键性特点,进一步分析了这次暖事件爆发过程中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点。并对1997/1998年ENSO过程中海洋和大气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对于认识ENSO机制,提高ENSO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2001, (1): 10-22.
摘要: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原因之一。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赤道印度洋上(75~95°E)的赤道西风有一次明显的增强过程,它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通过赤道西风的东扩促使南海南部的赤道西风建立和增强;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西风的北抬以及激发孟加拉湾的对流扰动发展和北移东传,诱使我国华南沿海西风的增强和南压,从而对南海夏季风爆发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印度洋赤道西风和南海南部赤道西风的增强又分别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增强以及索马里、85°E附近和105 °E附近向北越赤道气流的增强有关。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及其前期征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对流首先在中南半岛出现,随后在临近南海夏季风爆发时,菲律宾附近也出现对流活动,这表明菲律宾附近对流活动的出现也是引起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原因之一。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赤道印度洋上(75~95°E)的赤道西风有一次明显的增强过程,它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通过赤道西风的东扩促使南海南部的赤道西风建立和增强;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西风的北抬以及激发孟加拉湾的对流扰动发展和北移东传,诱使我国华南沿海西风的增强和南压,从而对南海夏季风爆发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印度洋赤道西风和南海南部赤道西风的增强又分别与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的增强以及索马里、85°E附近和105 °E附近向北越赤道气流的增强有关。
2001, (1): 23-33.
摘要:
利用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近地面的风、气温、湿度资料,以及海表感热和潜热资料,在综合分析海温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7个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并运用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了各关键海区上空气象要素场与海温的时滞相关,以揭示不同关键海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同。分析表明:不同海区海气热力相互作用较强,海温与气温比湿有较好的互代性,特别是中东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海区。动力作用对海温的影响各海区差异较大,中西太平洋海区的动力影响可能更关键。在感热潜热与海温的相关中,东西太平洋海区和西北太平洋及南印度洋两个季风区都较关键。通过分析各海区海温和各气象要素相邻月的持续相关概率,进一步了解了哪些要素、哪些区在哪些时段其异常持续性好,或异常持续性容易发生破坏,这不仅对做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我们讨论海气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利用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近地面的风、气温、湿度资料,以及海表感热和潜热资料,在综合分析海温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7个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并运用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了各关键海区上空气象要素场与海温的时滞相关,以揭示不同关键海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同。分析表明:不同海区海气热力相互作用较强,海温与气温比湿有较好的互代性,特别是中东太平洋和南印度洋海区。动力作用对海温的影响各海区差异较大,中西太平洋海区的动力影响可能更关键。在感热潜热与海温的相关中,东西太平洋海区和西北太平洋及南印度洋两个季风区都较关键。通过分析各海区海温和各气象要素相邻月的持续相关概率,进一步了解了哪些要素、哪些区在哪些时段其异常持续性好,或异常持续性容易发生破坏,这不仅对做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我们讨论海气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2001, (1): 34-44.
摘要:
应用1980~1995年5天平均的CMAP降水资料、美国 NMC 850hPa风、卫星反演的向外长波辐射(OLR)和上部对流层水汽亮温(BT)等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BT能够反映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其与周围地区降水的关系,但局地降水信息的反映不够具体;OLR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热带海洋上的降水,但陆地上的低值OLR可能受到地形的影响;仅仅850hPa风场不能完全确定夏季风的爆发。南海季风转换区域定义在南海的中北部比较合适,这是因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就存在着长年位于南海南部的热带海洋对流性雨带;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西南季风气流和季风雨带从印度洋经孟加拉湾和南海伸向西北太平洋,开始了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的爆发过程。
应用1980~1995年5天平均的CMAP降水资料、美国 NMC 850hPa风、卫星反演的向外长波辐射(OLR)和上部对流层水汽亮温(BT)等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BT能够反映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其与周围地区降水的关系,但局地降水信息的反映不够具体;OLR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热带海洋上的降水,但陆地上的低值OLR可能受到地形的影响;仅仅850hPa风场不能完全确定夏季风的爆发。南海季风转换区域定义在南海的中北部比较合适,这是因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就存在着长年位于南海南部的热带海洋对流性雨带;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西南季风气流和季风雨带从印度洋经孟加拉湾和南海伸向西北太平洋,开始了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的爆发过程。
2001, (1): 45-56.
摘要:
利用"南海季风科学试验"(SCSMEX)所获得的可靠资料,对1998年区域海陆热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着重讨论了西太平洋和青藏高原地区热力作用对1998年季风爆发及发展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大气热源分布与海陆分布有密切联系,由于地形的阻挡使得在包含有南北海陆分布差异的地区,热源主要大值带较全海洋区域明显偏南。表面加热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海陆差异。西太平洋地区与夏季风爆发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海温和潜热加热的变化上。高原在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以感热加热为主,印度季风爆发期间以水汽凝结释放潜热为主。
利用"南海季风科学试验"(SCSMEX)所获得的可靠资料,对1998年区域海陆热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着重讨论了西太平洋和青藏高原地区热力作用对1998年季风爆发及发展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大气热源分布与海陆分布有密切联系,由于地形的阻挡使得在包含有南北海陆分布差异的地区,热源主要大值带较全海洋区域明显偏南。表面加热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海陆差异。西太平洋地区与夏季风爆发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海温和潜热加热的变化上。高原在亚洲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以感热加热为主,印度季风爆发期间以水汽凝结释放潜热为主。
2001, (1): 57-64.
摘要:
用正交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121年来季节的南方涛动指数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南方涛动指数(SOI)最显著的变化是周期约为2~7年的年际变化,它们的方差贡献率为55.1%。1920年以前和1960年以后SO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较强,其余时段较弱。而NAOI最明显的变化是周期在2年以下的变化,方差贡献率为64.3%。近百年NAOI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有减弱趋势。近百年来SOI有-0.52/百年的减小趋势,而NAOI有0.25/百年的增大趋势。SOI与NAOI的气候基本态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在年代际和年尺度变化上它们相关不明显。近期北半球处于SOI低基本态高年际及年代际变率,NAOI高基本态低年际及年代际变率的慢变过程下。
用正交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121年来季节的南方涛动指数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南方涛动指数(SOI)最显著的变化是周期约为2~7年的年际变化,它们的方差贡献率为55.1%。1920年以前和1960年以后SO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较强,其余时段较弱。而NAOI最明显的变化是周期在2年以下的变化,方差贡献率为64.3%。近百年NAOI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有减弱趋势。近百年来SOI有-0.52/百年的减小趋势,而NAOI有0.25/百年的增大趋势。SOI与NAOI的气候基本态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在年代际和年尺度变化上它们相关不明显。近期北半球处于SOI低基本态高年际及年代际变率,NAOI高基本态低年际及年代际变率的慢变过程下。
2001, (1): 65-70.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的实时业务定位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定位误差约在20~30 km,美国在同一海区的定位误差也在这一精度水平上。值得注意的是,计算业务定位误差的标准是各国确定的所谓"最佳位置",然而,该"最佳位置"并不一定能代表实况。事实上,我国和美国的"最佳位置"是有差别的,平均达54.4 km,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过小地估计了业务定位误差。
近年来,我国对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的实时业务定位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定位误差约在20~30 km,美国在同一海区的定位误差也在这一精度水平上。值得注意的是,计算业务定位误差的标准是各国确定的所谓"最佳位置",然而,该"最佳位置"并不一定能代表实况。事实上,我国和美国的"最佳位置"是有差别的,平均达54.4 km,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过小地估计了业务定位误差。
2001, (1): 71-76.
摘要:
介绍了一个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系统,以及各级模式对1998年6月9日降水的预报结果,并相互比较。预报结果是:广州区域中心业务模式(75 km水平格距)较好地反映了这次降水过程,依托其上的局地各级模式(分别为25 km、5 km水平格距)能够逐级进一步细致地描述降水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这表明自适应多级模式是局地降水预报客观、定量化的有效方法。结果也有利于实际预报人员进一步了解各级模式性能,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值模式所提供的信息。
介绍了一个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系统,以及各级模式对1998年6月9日降水的预报结果,并相互比较。预报结果是:广州区域中心业务模式(75 km水平格距)较好地反映了这次降水过程,依托其上的局地各级模式(分别为25 km、5 km水平格距)能够逐级进一步细致地描述降水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这表明自适应多级模式是局地降水预报客观、定量化的有效方法。结果也有利于实际预报人员进一步了解各级模式性能,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值模式所提供的信息。
2001, (1): 77-82.
摘要:
根据珠江口气象站风速与潮汐站潮位资料,对1955~1998年12次El Nino过程的珠江口季风强度与海平面变化特点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生前一年冬季,珠江口冬季平均风速较常年值大0.4m/s,El Nino发生当年,月平均风速也普遍大于常年,而月平均海平面则普遍较常年偏低,其中10与11月份负距平为6cm左右。东亚地区的季风异常对珠江口海平面异常有着重大的影响。
根据珠江口气象站风速与潮汐站潮位资料,对1955~1998年12次El Nino过程的珠江口季风强度与海平面变化特点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生前一年冬季,珠江口冬季平均风速较常年值大0.4m/s,El Nino发生当年,月平均风速也普遍大于常年,而月平均海平面则普遍较常年偏低,其中10与11月份负距平为6cm左右。东亚地区的季风异常对珠江口海平面异常有着重大的影响。
2001, (1): 83-89.
摘要:
根据海上溢油试验结果,分析了油类入海后漂流和扩散过程。经分析认为:(1)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风和表层海流的速度和方向, 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基本符合UO=UC+ξW和D=C流+r; (2)海面油类扩散的形状与油类漂流的速度有关,油膜的扩散速度与时间可以用U扩=at-b来表达,油类漂流速度越大,油膜的形状就越呈长而窄,反之则呈短而宽;(3)经两起海上沉船溢油事故的实例检验,结果比较接近;(4)在1996年珠江口惠州26-1油田海底输油管线溢油漂流预测分析过程中进行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海上溢油试验结果,分析了油类入海后漂流和扩散过程。经分析认为:(1)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风和表层海流的速度和方向, 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基本符合UO=UC+ξW和D=C流+r; (2)海面油类扩散的形状与油类漂流的速度有关,油膜的扩散速度与时间可以用U扩=at-b来表达,油类漂流速度越大,油膜的形状就越呈长而窄,反之则呈短而宽;(3)经两起海上沉船溢油事故的实例检验,结果比较接近;(4)在1996年珠江口惠州26-1油田海底输油管线溢油漂流预测分析过程中进行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001, (1): 90-96.
摘要:
通过对1998/2000 年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这次事件爆发快、强度较大、结束时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突然、大气响应滞后等特点。通过与其它冷事件特征的比较,着重分析了冷事件爆发前期次表层海温及大气风场的演变特征,指出次表层冷水异常的发展和东移是本次冷事件爆发的基本条件,大气风场特征对冷事件的形成和加强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冷事件的爆发季节对事件的长度和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1998/2000 年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这次事件爆发快、强度较大、结束时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突然、大气响应滞后等特点。通过与其它冷事件特征的比较,着重分析了冷事件爆发前期次表层海温及大气风场的演变特征,指出次表层冷水异常的发展和东移是本次冷事件爆发的基本条件,大气风场特征对冷事件的形成和加强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冷事件的爆发季节对事件的长度和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