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4年  第1卷  第1期

论文
创刊词
韦有暹
1984, (1): 1-1.
摘要:
低纬热带地区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方式,具有与中高纬明显不同的特点。由于接受太阳直射时间长且热容量大的海洋所占面积远大于陆地,故此热带又是全球大气环流能量、热量和水汽的重要源地。中高纬地区的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与来自低纬热带的天气系统关系十分密切。世界性的气候异常,与热带地区右名的厄-厄诺观象和南方涛动有显著遥相关,也已为不少科学工作者所证实。
夏季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层环流的演变及其与低纬扰动的关系
章基嘉, 彭永清
1984, (1): 2-13.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了对流层中、上层大气环流的演变对低纬度扰动的制约作用。应用两层模式中的扰动振幅方程,按实际的环流形势所确定的风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分布,计算了扰动特征相速及其振幅在区域内的分布,考察了南亚——西太平洋地区低纬度扰动的结构和性质。
华南西南季风活跃期间大气热量和动量的收支
高绍凤, 邹美恩
1984, (1): 14-23.
摘要:
本文讨论了西南季风活跃期华南区域平均对流层运动学特征和热量水汽,动量的收支。计算表明,我国西南季风活跃期对流层特征既不同于冷空气活动期也不同南海季风活跃期。此时华南整层对流层处反气旋流场中,无辐散层位于700毫巴,下层辐散上层辐合。西南季风层为下沉运动,上层为上升运动。热量收支表明,季风层为视热汇和视水汽源,东风层为视热源。切变层以上水汽源汇数值很小,不起明显作用。水热源汇主要由垂直运动造成。动量收支表明,在季风层动量基本上是准平衡的,只有在对流层上层和近地面层有动量盈亏,动量收支主要来自地转偏差。最后,我们简单讨论了次网格尺度涡旋对水热平衡的贡献,认为西南季风期垂直涡旋输送十分活跃,其输送水热的作用超过气团变性过程所起的作用。
台风低压发展的数值模拟研究——凝结加热廓线的影响
李崇银
1984, (1): 24-31.
摘要:
本文用一个同时考虑Ekman抽吸和积云动量输送作用的二维轴对称原始方程模式,就对流凝结加热廓线对台风低压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下部有较强加热时,模式台风低压的低压环流发展较快;对流层上部有较强加热时,系统结构更类似于实际台风。在台风低压发展过程中,对流凝结加热廓线也会改变,最强加热可能由对流层中下部向中上层发展和传播,从而,台风低压发展既快、系统结构又类似于实际台风。这样一种过程可能正是热带低压发展为台风的一般过程。
改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气候持续性模式
吴中海, 吴天泉, 李多武
1984, (1): 32-41.
摘要:
本模式的建立方法,原则上与通常的气候持续性模式一样,特点是强化了气候学因子。对于每一个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提供了一条气候路径,这一气候路径的各时段位移分量作为气候学因子,供筛选使用。1983年台汛季节,曾对14个台风作了187次业务预报,效果尚好。
正压原始方程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黄成昌, 李(王山)玑
1984, (1): 42-46.
摘要:
本文介绍应用浅水波方程作台风路经的数值预报,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比较有效的初值方案。经1982年对8202到8222号共十五个台风过程作预报,证明模式对西太平洋及中国南海台风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我国华南谷物天气产量变化与大型环流准周期性振动的分析
汪铎, 张镡
1984, (1): 47-57.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华南水稻天气产量、降水天气、大型气压环流三者的联系。揭示了"环流—天气—天气产量"具有20—30年左右的长周期振动和2—3年的短周期振动。长期振动模式描述为,北半球春季由太平洋赤道低压带与澳洲附近高压带组合的"南方涛动"偏弱时,相应地,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偏强,华南处于多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低。反之,华南处于少水期,水稻天气产量偏高。
南方暴雨区内积云降水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周文贤, 赵清云
1984, (1): 58-69.
摘要:
本文在给定云内上升气流速度和温度垂直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南方暴雨区内降水性积云微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讨论了云内上升气流速度、低空水汽条件以及高空冰晶数密度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气流速度和低空水汽条件对积云降水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热带大气中的地形强迫运动
薛纪善, 王志明
1984, (1): 70-83.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基本气流无切变和有切变的情况下地形对低伟大气大尺度定常运动的影响。从赤道β平面的线性化正压原始方程出发,求得一个解析形式的地形影响函数。对它的分析表明:大气的受迫运动不仅取决于越过山脉的基本气流的方向,而且还与山脉所处的纬度以及山脉的尺度有关。当适度的西风越过山脉时,会在背风侧形成地形槽。在线性模式中,基本气流的东西风切变对地形强迫波的经向伸展范围起限制作用。利用本文的模式,对东南亚近赤道地区的气压场和流场进行模拟,其结果与观测事实定性一致。最后,本文还讨论了越赤道气流通道的形成机制。
台风对冷空气南下的作用
蒙远文
1984, (1): 84-89.
摘要:
本文在普查分析基础上,通过对1977年10月17—19日和21—23日两次有无台风与冷空气在华南沿海相遇过程的分析认为:台风与冷空气相遇有加大华南地区降温幅度的作用。这个作用,是西风槽与台风槽叠加,两支偏北气流合并,北风加大,负变温区移进华南地区的结果。通过统计还得出台风与冷空气行将相遇的条件。掌握这些条件,有助于做好秋季冷空气过程的预报。
用模糊相似的方法作台风登陆区预报
李光耀
1984, (1): 90-99.
摘要:
为了使对台风的预报数量化,我们沿25°N线经粤东沿海到114°E线分为10个区域,编号为0、1、2、……9,称为台风登陆区。在距粤东沿海600公里以外选取预报区Y(见图1)。当有台风进入Y区寸,我们假设它未来的登陆区与历史上某一进入此区的台风的登陆区是相似的。为选其相似,将各因子的数值转换为隶属度,用模糊集的概念建立优先选择比,然后构成一个能获得全部优先选取信息的模糊相关矩阵,用λ—水平截集选出相对的相似对象,然后进行综合判定,选出最相似的样本,作出台风登陆区的预报。
156°E、180°E逐候总云量剖面资料说明
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气象资料室
1984, (1): 99-107.
摘要:
为准足热带气象科研需要,我室整理了气象常规观测资料较缺乏的中太平洋上156°E和180°E两经线自1978年5月以来的逐候总云量,在本刊分期连载,每期给出上述两经度十二个月(73候)总云量剖面资料,直至载完为止。本资料来自日本东京气象卫星中心发行的《气象卫星月报》。资料表以纬度为纵座标,时间为横座标,列成可直接分析使用的剖面,其南北宽度为50°N—48°S,资料点距为2个纬度;资料中99表示陆地;10表示云量大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