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5年  第1卷  第1期

论著
夏季青藏高原对于南亚平均季风环流形成与维持的热力作用
黄荣辉
1985, (1): 1-8.
摘要:
本文应用一个包括Rayleigh摩擦、Newton冷却及水平涡旋热力扩散的定常准地转34层球坐标模式来研究青藏高原对于南亚季风环流形成与维持的热力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北半球夏季,只考虑高原的地形强迫作用是不能形成南亚高压与南亚季风环流的,而青藏高原上空的非绝热加热对于南亚高压与南亚平均季风环流的形成与维持起了重要作用。计算结果还表明了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对于形成一支横跨印度次大陆直到日本南部的强西南风带同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亚洲季风建立及其中期振荡的高空环流特征
朱乾根, 何金海
1985, (1): 9-18.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100毫巴散度场、高度场和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场的分析,着重讨论了1979年整个亚洲季风区季风建立及其振荡中的高空环流特征。发现南亚高压周围不同部位的高空辐散场的建立导致了这些地区夏季风的建立,且南亚高压脊线中部和东部散度场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从而使得印度季风有与长江流域梅雨同时开始而与华南雨季降水反位相的特点.在东亚,南亚高压外围东风对于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具有很好的指示性。在印度,伊朗高压(南亚高压环流的一部分)外围的东北气流对于印度季风的爆发具有指示性。100毫巴若干地区高度场和亚洲季风区域大范围水汽输送场的40—50天振荡清楚地显示出向东向北移动,而20—30天的散度场的振荡在印度季风爆发后则有系统地向西移动.
EI Nino现象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影响的初步研究
毛天松, 许乃猷
1985, (1): 19-26.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71—80年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的EI Nino现象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2和1976年为强的EI Nino年,而1971和1974年为显著的反EI Nino年。还指出,1—6月份南美西海岸的海温与7月份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夏季风呈负相关.在EI Nino年,主要环流的特征为:(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强度偏弱.(2)澳大利亚高压位置偏南。(3)赤道缓冲脊强大.ITCZ东伸到太平洋中部。南半球的信风在105°E附近越过赤道之后,于10°N折向东去,流入西太平洋.(4)印度次大陆季风中断.孟湾西南季风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分量极其有限,在反EI Nino年,上述各系统特征完全相反.我们认为,EI Nino现象的发生,引起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变动,最终影响到我国夏季风的强度,这是二者之间遥相关的一种可能过程.
垂直切变气流中热带波动的结构
薛纪善
1985, (1): 27-34.
摘要:
认识热带波动的垂直结构对于揭露热带大气运动在上、下层间联系的本质以及天气预报实践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低纬地区风、压场的地转风关系不再适用,同时,水平温度场比较均匀,因而,大气上、下层间的联系不再象中、高纬度地区那样可以简单地用热成风关系来描述;又由于大气上、下层的基本气流往往有不同的方向,基本气流垂直切变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预料,热带大气波动的垂直结构是有其独特性的。本文利用伽辽金方法.导出一个求解切变气流中热带波动的一般性解法,并通过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垂直切变气流中热带波动的垂直结构特征.在本文中,我们将集中讨论热带对流层的Rossby波.
切变东风基流和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扰动的作用
吕克利
1985, (1): 35-42.
摘要:
文中用斜压模式讨论了东风水平切变基流和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扰动的影响,指出:基本气流的切变有使西传波动加速,东传波动减速的倾向;切变会造成赤道Rossby波的不稳定发展;加热激发的赤道强迫波可以是垂直传播波.
东亚夏季风的变化与中国降水
郭其蕴
1985, (1): 44-52.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51—1980年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及其与我国降水分布的关系,发现夏季风强弱不同的时期,我国降水分布有明显差异。同时研究表明,随季风强弱的变化,相应的行星尺度环流亦发生明显改变。最后对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频率和运动
薛宗元, C.J.Neumann
1985, (1): 53-64.
摘要:
本文对37年(1946—1982)的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和台风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季节内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风暴强度分别给出了(1)单位区域内每100年所期望的风暴频率1);(2)风暴运动的合成方向和速度;(3)风暴移动速度的平均值和它的标准偏差;(4)风暴路径.最后应用Poisson和Г分布,给出了这些资料的一些实用例子。
南海热带气旋发展各阶段某些物理量综合场分析
李振华
1985, (1): 65-73.
摘要:
本文试用综合研究方法探讨南海热带气旋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综合场分析表明:南海热带气旋的流场大体呈圆形分布。热带气旋的半径在地面图上约为4纬距左右,属天气尺度,垂直伸展范围一般可达300mb左右,涡度轴的方向从低压阶段至风暴阶段变化较大,而且是层和低层轴向不一致,强风暴阶段涡度轴方向基本垂直,径向流入层主要位于500mb以下,流入层达到的高度较西太平洋台风为低。温度场结构方面,各阶段气旋中心温度较周围高出2—6℃;强风暴阶段暖核出现在300mb附近,200mb附近为一冷中心;冷暖中心的数值和出现高度均小于西太平洋台风,此外各阶段的温湿分布清楚地表明,为热带气旋发展供应热量、水汽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低层的中心以南地区。 文中还简单讨论了中、低空环境流场,热带气旋的暖心结构与垂直运动,稳定度等等影响南海台风发展加强的一些因子。
应用样条插值方法对湿度场进行客观分析的尝试
狄扬波
1985, (1): 74-79.
摘要:
本文应用-维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对湿度场(以T—Td为要素)的平面网格区域及垂直方向进行插值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况进行了比较。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
西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纬向风系的强弱对我国长江流域梅雨多寡的影响
李维亮
1985, (1): 80-84.
摘要:
每年6—7月间长江流域都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连绵阴雨天气,这就是梅雨季节。由于日照短,湿度大,再加上连续降水,对长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梅雨季节正是东亚大气环流从冬半年向夏半年突变阶段。而逐年大气环流的突变和形成梅雨的冷暖空气活动情况是不同的,以致造成每年梅雨的开始早或晚,梅雨期中降水强度大或小。我们知道梅雨是由中高纬度环流系统和低纬度环流系统交绥所造成,本文着重讨论西太平洋近赤道地区风系特征对长江流域中下游梅雨的影响。
一次暖区特大暴雨强度及落区的探讨
杜杰, 薛惠娴
1985, (1): 85-92.
摘要:
本文对1982年5月清远特大暴雨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这次暴雨低层水汽的汇集量相当突出,与我国著名的“75.8”河南特大暴雨水汽条件相似。有深厚的能量和良好的风场条件作动力基础,强低空、超低空急流的存在与维持,不仅对动量和水汽的输送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对激发边界层的扰动产生激烈降水贡献也很大。文中给出了清远附近的垂直气流模式图。并认为清远附近山脉、河谷等地形对暴雨降落在广东粤北,粤中地区并增强其降水量级起了一定的作用。最后归纳了产生暖区暴雨和暴雨可能落区的几项参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