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第11卷 第3期
1995, (3): 193-202.
摘要:
着重分析了流场半非对称台风的流入层和流出层与外界的水平动量交换影响台风移动的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主要流入通道或主要流出通道位于台风右(左)侧时,有利于台风加速、左折(减速、右折);当主要流入通道或主要流出通道位于台风后部(前部)时,有利于台风加速、右折(减速、左折)。
着重分析了流场半非对称台风的流入层和流出层与外界的水平动量交换影响台风移动的定性特征。结果表明,主要流入通道或主要流出通道位于台风右(左)侧时,有利于台风加速、左折(减速、右折);当主要流入通道或主要流出通道位于台风后部(前部)时,有利于台风加速、右折(减速、左折)。
1995, (3): 203-213.
摘要:
主要根据低层夏季风热力学性质与流场演变特点深入讨论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包括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同夏季风活动的联系,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阶段性和类型,指出汛期的开始与结束同夏季风前沿位置变动一致。我国夏季风从开始到发展鼎盛时期低纬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各年不完全相同,主要可归纳为4类,每类包括4个或3个不同阶段,从而可认识到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的非单一性,它可有4种结构模型,即仅是东南季风P的单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与弱西南季风A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弱西南季风M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强(或弱)西南季风M以及弱西南季风A的3气流型。
主要根据低层夏季风热力学性质与流场演变特点深入讨论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包括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同夏季风活动的联系,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阶段性和类型,指出汛期的开始与结束同夏季风前沿位置变动一致。我国夏季风从开始到发展鼎盛时期低纬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各年不完全相同,主要可归纳为4类,每类包括4个或3个不同阶段,从而可认识到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的非单一性,它可有4种结构模型,即仅是东南季风P的单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与弱西南季风A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弱西南季风M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强(或弱)西南季风M以及弱西南季风A的3气流型。
1995, (3): 214-222.
摘要:
采用ECMWF1980年和1983年7、8月份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对两次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进退进行了诊断研究。揭示出: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是整个北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结果;这种异常进退表现为东太平洋副高的活动,相应西太平洋副高也有一次活动过程,并表现为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一纬向波列,低频波沿此波列西传以实现东、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遥相关关系;而东太平洋刻高的异常进退则是被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的异常加热造成的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辐散风场汇合下沉区的变化所激发。
采用ECMWF1980年和1983年7、8月份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对两次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进退进行了诊断研究。揭示出: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是整个北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结果;这种异常进退表现为东太平洋副高的活动,相应西太平洋副高也有一次活动过程,并表现为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一纬向波列,低频波沿此波列西传以实现东、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遥相关关系;而东太平洋刻高的异常进退则是被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的异常加热造成的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辐散风场汇合下沉区的变化所激发。
1995, (3): 223-230.
摘要:
利用月平均高度场和海温场资料,通过统计相关分析,探讨了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长期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初夏副高南北位置存在着11年左右和3-5年的准周期振荡,这种周期变化分别与太阳活动、海洋下垫面和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场类似的周期振荡相吻合。太阳黑子高值年、赤道东太平洋暖水期、热带中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偏高阶段,初夏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反之偏北。最后建立了6月份副高脊线的预报方法。
利用月平均高度场和海温场资料,通过统计相关分析,探讨了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长期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初夏副高南北位置存在着11年左右和3-5年的准周期振荡,这种周期变化分别与太阳活动、海洋下垫面和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场类似的周期振荡相吻合。太阳黑子高值年、赤道东太平洋暖水期、热带中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位势高度偏高阶段,初夏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反之偏北。最后建立了6月份副高脊线的预报方法。
1995, (3): 231-239.
摘要:
采用赤道平衡模式及低阶谱方法,考虑基本气流、一次切变流和二次切变流的影响,给出了描写南亚冬夏季风的非线性方程。重点讨论了基本气流和一、二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形成、转换和强度的影响,井指出一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影响与基本流及二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的影响明显不同。
采用赤道平衡模式及低阶谱方法,考虑基本气流、一次切变流和二次切变流的影响,给出了描写南亚冬夏季风的非线性方程。重点讨论了基本气流和一、二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形成、转换和强度的影响,井指出一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影响与基本流及二次切变流对南亚季风的影响明显不同。
1995, (3): 240-246.
摘要:
利用动能和总位能收支方程,对8014号强热带风暴过程进行了能量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地转作用是该热带气旋中辐散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转换的主要物理机制;非绝热加热是热带气旋发展的主要能源,其对总位能的制造大部分用于次网格耗散和侧边界输出,只有一小部分被转化为辐散风动能;两个转换函数C(P,Kx)和C(Kx,Kψ)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热带气旋与周围环境场有明显的能量交换,在高层有总位能和旋转风动能输出,在低层有辐散风动能输入;在总动能收支中,辐散风作功是主要的功能产生项,旋转风作功主要是消耗动能。
利用动能和总位能收支方程,对8014号强热带风暴过程进行了能量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地转作用是该热带气旋中辐散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转换的主要物理机制;非绝热加热是热带气旋发展的主要能源,其对总位能的制造大部分用于次网格耗散和侧边界输出,只有一小部分被转化为辐散风动能;两个转换函数C(P,Kx)和C(Kx,Kψ)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热带气旋与周围环境场有明显的能量交换,在高层有总位能和旋转风动能输出,在低层有辐散风动能输入;在总动能收支中,辐散风作功是主要的功能产生项,旋转风作功主要是消耗动能。
1995, (3): 247-251.
摘要:
根据KR和KD方程的各项水平分布,着重讨论伴有暴雨和不伴有暴雨两类低空急流维持的动力过程,指出主要差异在于维持机理不同,尤其是能量转换方向相反,从KD向KR的正转换似乎是暴雨发生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同时能量转换的强度和方向不仅决定于涡度场和散度场的相对配置,还与急流的垂直分布形式直接有关。
根据KR和KD方程的各项水平分布,着重讨论伴有暴雨和不伴有暴雨两类低空急流维持的动力过程,指出主要差异在于维持机理不同,尤其是能量转换方向相反,从KD向KR的正转换似乎是暴雨发生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同时能量转换的强度和方向不仅决定于涡度场和散度场的相对配置,还与急流的垂直分布形式直接有关。
1995, (3): 252-257.
摘要:
采用神经网络BP型三层映射模式,以南京1946-1985年40年月雨量为基础序列,确定三层模式的形式i×j=8×3.k=1。通过不断调整权重系数,作出1986年1-12月的月雨量长期预报,又用同样方法但改用前一个月的实测值报后一个月的月雨量作出1986年各月的月雨址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07mm和5.73mm.对1994年6、7、8、9月月雨量以4个不同的起始值进行神经网络预测,都得到1994年夏季南京特旱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同。
采用神经网络BP型三层映射模式,以南京1946-1985年40年月雨量为基础序列,确定三层模式的形式i×j=8×3.k=1。通过不断调整权重系数,作出1986年1-12月的月雨量长期预报,又用同样方法但改用前一个月的实测值报后一个月的月雨量作出1986年各月的月雨址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07mm和5.73mm.对1994年6、7、8、9月月雨量以4个不同的起始值进行神经网络预测,都得到1994年夏季南京特旱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同。
1995, (3): 258-268.
摘要:
推导得到普遍形式的位涡度守恒方程,其条件是外源G和摩擦F组成的矢量M=Gq+BΔΛF散度为零,放松了位涡守恒的绝热无摩擦限制,对准地转位涡方程,利用WKB近似,得到了层结可变情况下的ROssby波的能量、波作用和拟能守恒的条件,对于空间缓变的基本气流,它们分别是基本气流与空间坐标无关,基本气流与x无关和基本气流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最后还给出了地形存在情况下的Rocsby波的能量、波作用和拟能守恒的条件。
推导得到普遍形式的位涡度守恒方程,其条件是外源G和摩擦F组成的矢量M=Gq+BΔΛF散度为零,放松了位涡守恒的绝热无摩擦限制,对准地转位涡方程,利用WKB近似,得到了层结可变情况下的ROssby波的能量、波作用和拟能守恒的条件,对于空间缓变的基本气流,它们分别是基本气流与空间坐标无关,基本气流与x无关和基本气流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最后还给出了地形存在情况下的Rocsby波的能量、波作用和拟能守恒的条件。
1995, (3): 269-275.
摘要:
介绍一种具有"收敛"特性的有限区域旋转风与辐散风分解方案,并与目前常用的一些差分方案进行了比较。实际个例的计算和对比表明,该方案不仅考虑了区域内部强迫函数的作用,而且在迭代过程中加入边值的影响,因此具有极好的重建风场的能力。分解后的旋转风和辐散风在有关的诊断分析中使结果更为合理。
介绍一种具有"收敛"特性的有限区域旋转风与辐散风分解方案,并与目前常用的一些差分方案进行了比较。实际个例的计算和对比表明,该方案不仅考虑了区域内部强迫函数的作用,而且在迭代过程中加入边值的影响,因此具有极好的重建风场的能力。分解后的旋转风和辐散风在有关的诊断分析中使结果更为合理。
1995, (3): 276-288.
摘要:
在一系列资料分析、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热带大气季节内(30-60天)振荡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讨论,包括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地域特征、空间尺度特征、水平传播特征、与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同E1Nino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动力学机制。通过讨论和分析,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得到一个更全面和更系统的认识。
在一系列资料分析、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热带大气季节内(30-60天)振荡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讨论,包括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地域特征、空间尺度特征、水平传播特征、与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联系、同E1Nino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动力学机制。通过讨论和分析,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得到一个更全面和更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