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第2卷 第4期
1986, (4): 291-300.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包含有各种非绝热加热作用、摩擦耗散以及大气湿过程的原始方程模式在有山脉的条件下模拟出东亚地区的季风经圈环流和两条强降水带,与实况比较一致。削减大气水汽含量、去掉积云对流过程和山脉所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季风经圈环流对大气中的湿度场有很强的敏感性,且在120°E经度上这种敏感性比100°E上显著。积云对流过程的有无对于季风经圈环流的强弱有显著作用。山脉的存在对100°E上经圈季风环流的影响比对120°E上的影响显著,这可能意味着,这两个经度上的季风经圈环流的成因有显著的不同。
本文利用一个包含有各种非绝热加热作用、摩擦耗散以及大气湿过程的原始方程模式在有山脉的条件下模拟出东亚地区的季风经圈环流和两条强降水带,与实况比较一致。削减大气水汽含量、去掉积云对流过程和山脉所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季风经圈环流对大气中的湿度场有很强的敏感性,且在120°E经度上这种敏感性比100°E上显著。积云对流过程的有无对于季风经圈环流的强弱有显著作用。山脉的存在对100°E上经圈季风环流的影响比对120°E上的影响显著,这可能意味着,这两个经度上的季风经圈环流的成因有显著的不同。
1986, (4): 301-310.
摘要:
本文利用1980、1981年4—6月资料,分析了0°—25°N、95°—120°E区域中的大气能量变化。发现在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该区域中能量水平收支和分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能较好地反映出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早晚和强弱差异。对总能量各项的计算结果表明:潜热能是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文章还初步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建立前期,中低纬环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表现。指出90°—125°E之间,前期越过35°N向南输送的涡动动量对东亚夏季风建立具有触发作用。
本文利用1980、1981年4—6月资料,分析了0°—25°N、95°—120°E区域中的大气能量变化。发现在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该区域中能量水平收支和分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能较好地反映出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早晚和强弱差异。对总能量各项的计算结果表明:潜热能是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文章还初步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建立前期,中低纬环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表现。指出90°—125°E之间,前期越过35°N向南输送的涡动动量对东亚夏季风建立具有触发作用。
1986, (4): 311-319.
摘要:
本文用一个三层斜压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低空越赤道气流对赤道附近加热场的响应。结果表明,赤道附近的非均匀加热场对越赤道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均有重要的影响。越赤道气流的位置与经向加热梯度最大值的位置一致。加热梯度的变化可以导致越赤道气流位置和强度出现相应的变化。加热场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非均匀加热影响辐散流场来实现的。数值试验结果与实例分析结果颇为一致。
本文用一个三层斜压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低空越赤道气流对赤道附近加热场的响应。结果表明,赤道附近的非均匀加热场对越赤道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均有重要的影响。越赤道气流的位置与经向加热梯度最大值的位置一致。加热梯度的变化可以导致越赤道气流位置和强度出现相应的变化。加热场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非均匀加热影响辐散流场来实现的。数值试验结果与实例分析结果颇为一致。
1986, (4): 320-326.
摘要:
在上海台风研究所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个粗网格区域固定、细网格区域可变动的五层套网格方案,对交界域变量进行衔接,协调处理。实例计算表明,内区边界有较好的穿透性;细网格内区对气压系统的强度和形势预报均有所改善。
在上海台风研究所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个粗网格区域固定、细网格区域可变动的五层套网格方案,对交界域变量进行衔接,协调处理。实例计算表明,内区边界有较好的穿透性;细网格内区对气压系统的强度和形势预报均有所改善。
1986, (4): 327-335.
摘要:
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本文用Lieth法估算海南岛的农业气候生产力。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海南岛,植物的气候产量高,农作物的增产潜力至少为现在生产水平的一倍以上。水分是海南岛(尤其是西南部)农业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灌溉来补充所欠缺的水分(全岛平均每公顷需灌溉1778吨水),可期望达到最大气候产量。
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途径。本文用Lieth法估算海南岛的农业气候生产力。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海南岛,植物的气候产量高,农作物的增产潜力至少为现在生产水平的一倍以上。水分是海南岛(尤其是西南部)农业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灌溉来补充所欠缺的水分(全岛平均每公顷需灌溉1778吨水),可期望达到最大气候产量。
1986, (4): 336-342.
摘要: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人工降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年共进行228次随机试验,其中催化113次,统计结果平均相对增雨24.16%,绝对增雨1.24mm/3h。分析结果还表明:由于所挑选的因子与降雨之间有内在物理联系,所以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人工降雨效果检验的可靠性,缩短试验周期,而且还便于选择有利的催化条件,避免盲目性,提高人工降雨效果。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人工降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年共进行228次随机试验,其中催化113次,统计结果平均相对增雨24.16%,绝对增雨1.24mm/3h。分析结果还表明:由于所挑选的因子与降雨之间有内在物理联系,所以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人工降雨效果检验的可靠性,缩短试验周期,而且还便于选择有利的催化条件,避免盲目性,提高人工降雨效果。
1986, (4): 343-348.
摘要:
按不同地段统计分析了1884—1980年期间东亚登陆台风个数以偏多期与偏少期交替为特征的长期振动。发现东亚沿太平洋的多数地段上登陆台风数的长周期振动的主要周期为20年左右,较短周期的振动主要有5~6年和2~3年周期。不同地段上长期振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周期、位相和振幅上。还发现登陆台风数的长期振动与春夏季节关键地区的大型气压环流的低频振动有某种关联。
按不同地段统计分析了1884—1980年期间东亚登陆台风个数以偏多期与偏少期交替为特征的长期振动。发现东亚沿太平洋的多数地段上登陆台风数的长周期振动的主要周期为20年左右,较短周期的振动主要有5~6年和2~3年周期。不同地段上长期振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周期、位相和振幅上。还发现登陆台风数的长期振动与春夏季节关键地区的大型气压环流的低频振动有某种关联。
1986, (4): 349-354.
摘要:
本文用1979年5—8月份美国华盛顿发布的格点风资料(5°×5°网格)、卫星云图、中央气象局出版的《中国高空气象》、历史天气图等资料计算了低纬地区(30°N—10°S)逐日110°E115°E、120°E三个经度上的平均经圈环流。按其环流的主要特征和性质分为三类,然后用合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类的平均环流。并分析了其平均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及降水分布,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各类三维环流图象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这些环流型,较好地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特征和环流特征。
本文用1979年5—8月份美国华盛顿发布的格点风资料(5°×5°网格)、卫星云图、中央气象局出版的《中国高空气象》、历史天气图等资料计算了低纬地区(30°N—10°S)逐日110°E115°E、120°E三个经度上的平均经圈环流。按其环流的主要特征和性质分为三类,然后用合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类的平均环流。并分析了其平均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及降水分布,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各类三维环流图象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这些环流型,较好地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特征和环流特征。
1986, (4): 355-362.
摘要:
本文分析了海南岛的降水特性,指出:该岛年降水量多而地区差异大;雨季干季分明而降水年际差异大;大气可降水量终年相近但水汽通量则季节变化明显。地表径流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海南岛地形为中间隆起四周低乎,河流多而短,贮水能力有限,故地表径流也具有类似于降水的特点而导致旱涝地域分布不均匀。降水特点的成因,一是天气系统的影响,二是地形的作用。 本文最后分析了该岛降水特性对经济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注意蓄水防旱、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安排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等合理化建议。
本文分析了海南岛的降水特性,指出:该岛年降水量多而地区差异大;雨季干季分明而降水年际差异大;大气可降水量终年相近但水汽通量则季节变化明显。地表径流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海南岛地形为中间隆起四周低乎,河流多而短,贮水能力有限,故地表径流也具有类似于降水的特点而导致旱涝地域分布不均匀。降水特点的成因,一是天气系统的影响,二是地形的作用。 本文最后分析了该岛降水特性对经济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注意蓄水防旱、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安排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等合理化建议。
1986, (4): 363-369.
摘要:
本文通过1979—1981年6—8月850百帕的90—150°E、35°S—35°N逐日流场进行分型,得出南、北半球有利和不利于越赤道气流的各种流型,并对其转换作了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1979—1981年6—8月850百帕的90—150°E、35°S—35°N逐日流场进行分型,得出南、北半球有利和不利于越赤道气流的各种流型,并对其转换作了统计分析。
1986, (4): 370-384.
摘要:
珠江三角洲位于22°N—24°N,112°E—114.5°E处,其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向海。珠江的各干支流成叶脉形从这里向内陆延伸,而南岭、九连山、云雾山等山脉又楔入其间,构成了辐辏状的犬牙交错地貌。这样的地理景观和地形地貌对入侵这一带的天气系统起着肢解作用,加上准常定的各种气流在这一带交馁和折向,容易触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并带来相应的灾害性天气—冰雹、龙卷、强对流风暴。还导致暴雨和台风天气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珠江三角洲位于22°N—24°N,112°E—114.5°E处,其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向海。珠江的各干支流成叶脉形从这里向内陆延伸,而南岭、九连山、云雾山等山脉又楔入其间,构成了辐辏状的犬牙交错地貌。这样的地理景观和地形地貌对入侵这一带的天气系统起着肢解作用,加上准常定的各种气流在这一带交馁和折向,容易触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并带来相应的灾害性天气—冰雹、龙卷、强对流风暴。还导致暴雨和台风天气的时空分布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