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8卷 第1期
2002, (1): 1-9.
摘要:
用NCEP 40年再分析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前20年与后20年明显不同,前20年较晚为5月第6候,后20年则分别为5月的第4候和第5候。(2)除了第3个10年(1978~1987年)外,其余3个10年南海夏季风雨季的建立都比夏季风建立要早1至2候。(3)南海夏季风建立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发展和东进的结果,4个10年盂加拉湾西南季风都在5月第3候及5月第4候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过程,但它的东进速度及爆发强度却很不相同,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时间的早晚有重要的影响。(4)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前20年与后20年高低空环流形势相差很大,前20年与后20年相比对流层低层印缅槽较强而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对流层高层副热带高压中心移上中南半岛后北移距离较大,位置偏北。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后20年的环流形势较为有利。
用NCEP 40年再分析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前20年与后20年明显不同,前20年较晚为5月第6候,后20年则分别为5月的第4候和第5候。(2)除了第3个10年(1978~1987年)外,其余3个10年南海夏季风雨季的建立都比夏季风建立要早1至2候。(3)南海夏季风建立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发展和东进的结果,4个10年盂加拉湾西南季风都在5月第3候及5月第4候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过程,但它的东进速度及爆发强度却很不相同,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时间的早晚有重要的影响。(4)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前20年与后20年高低空环流形势相差很大,前20年与后20年相比对流层低层印缅槽较强而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对流层高层副热带高压中心移上中南半岛后北移距离较大,位置偏北。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后20年的环流形势较为有利。
2002, (1): 10-18.
摘要:
利用1951~1992年的热带太平洋每月海表温度资料,采用3~5年带通滤波,得到SSTA在这种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LF)。SSTA的LF振荡的经验正交分析第1主分量的时空变化突出地表现了E1 Nino和La Nina循环的特征。对热带大气环流 850 hPa月风场异常进行 3~5年带通滤波,再对纬向风作经验正交分析,得到第1主分量明显地表现了热带大气环流在纬向上不均匀分布的循环特征。为了探讨上述两个循环的物理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热带大气模式,其中包括蒸发、感热和风场之间的反馈以及凝结潜热和流场的反馈作用。当E1 Nino和La Nina所形成的SSTA为定常己知的分布时,模拟了热带大气纬向风和降水对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
利用1951~1992年的热带太平洋每月海表温度资料,采用3~5年带通滤波,得到SSTA在这种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LF)。SSTA的LF振荡的经验正交分析第1主分量的时空变化突出地表现了E1 Nino和La Nina循环的特征。对热带大气环流 850 hPa月风场异常进行 3~5年带通滤波,再对纬向风作经验正交分析,得到第1主分量明显地表现了热带大气环流在纬向上不均匀分布的循环特征。为了探讨上述两个循环的物理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热带大气模式,其中包括蒸发、感热和风场之间的反馈以及凝结潜热和流场的反馈作用。当E1 Nino和La Nina所形成的SSTA为定常己知的分布时,模拟了热带大气纬向风和降水对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
2002, (1): 19-28.
摘要:
对ENSO过程中的准两年振荡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准两年尺度上亚洲季风对ENSO循环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亚洲冬季风爆发南下到热带西太平洋,激发出那里的强对流,进而影响到ENSO循环。这种现象不仅仅反映在准两年模态中,在实际亚洲冬季风的年际变化中也较突出。
对ENSO过程中的准两年振荡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准两年尺度上亚洲季风对ENSO循环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亚洲冬季风爆发南下到热带西太平洋,激发出那里的强对流,进而影响到ENSO循环。这种现象不仅仅反映在准两年模态中,在实际亚洲冬季风的年际变化中也较突出。
2002, (1): 29-37.
摘要:
利用"2000年南海海气通量观测"项目现场观测的辐射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大气长波辐射、海面长波辐射、净余辐射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规律的实际事实。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后、云系增多云层增厚,对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海洋和大气长波辐射均有显著的影响。季风爆发期间产生的大浪对海面反射辐射、洋面反射率影响很大,可导致两者的强度急剧增加。
利用"2000年南海海气通量观测"项目现场观测的辐射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大气长波辐射、海面长波辐射、净余辐射的日变化和逐日变化规律的实际事实。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后、云系增多云层增厚,对太阳总辐射、海面反射辐射、海洋和大气长波辐射均有显著的影响。季风爆发期间产生的大浪对海面反射辐射、洋面反射率影响很大,可导致两者的强度急剧增加。
2002, (1): 38-44.
摘要:
使用1950~1997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聚类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海夏季风降水进行了区域划分,分析了南海夏季风降水爆发前后南海降水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南海 105~120°E,0~20°N区域可划分为 SCS1区、SCS2区、SCS3区和SCS4区4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的降水有其各自不同的变化特征。前三个区域的降水变化不显著,不能反映南海夏季风降水爆发的突然性,变化最显著的是SCS4区,它最好地刻画了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变化特征,因此,我们选取它作为今后工作中南海夏季风降水的研究范围。突变检验表明,5月17日,南海SCS4区降水发生明显的突变,与5月15日相比,SCS4区降水场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其区域平均降水突增超过6 mm/day,标志着南海夏季风降水的爆发。
使用1950~1997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聚类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海夏季风降水进行了区域划分,分析了南海夏季风降水爆发前后南海降水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南海 105~120°E,0~20°N区域可划分为 SCS1区、SCS2区、SCS3区和SCS4区4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的降水有其各自不同的变化特征。前三个区域的降水变化不显著,不能反映南海夏季风降水爆发的突然性,变化最显著的是SCS4区,它最好地刻画了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变化特征,因此,我们选取它作为今后工作中南海夏季风降水的研究范围。突变检验表明,5月17日,南海SCS4区降水发生明显的突变,与5月15日相比,SCS4区降水场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其区域平均降水突增超过6 mm/day,标志着南海夏季风降水的爆发。
2002, (1): 45-55.
摘要:
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认为华南前汛期降水峰值所在月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前汛期总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前汛期降水异常存在多尺度振荡。前汛期降水偏多年、偏少年的同期全国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相反的特征。且通过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其前期(上一年6~8月)我国近海SSTA的相关分布,找到一个稳定的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敏感海区,同时讨论了它的敏感时段及其同期的SSTA、后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与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同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该敏感海区SSTA与全球海域SSTA的关系,由此提出一个我国近海SSTA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可能机制。
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认为华南前汛期降水峰值所在月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前汛期总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前汛期降水异常存在多尺度振荡。前汛期降水偏多年、偏少年的同期全国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相反的特征。且通过对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与其前期(上一年6~8月)我国近海SSTA的相关分布,找到一个稳定的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敏感海区,同时讨论了它的敏感时段及其同期的SSTA、后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与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同期的距平环流场特征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该敏感海区SSTA与全球海域SSTA的关系,由此提出一个我国近海SSTA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的可能机制。
2002, (1): 56-64.
摘要:
利用1979~1995年共17年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OLR、HIRS-Tb12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用卫星观测的红外、水汽双通道(OLR反演上升运动、HIRS-Tb12反演下沉运动)去反演纬向垂直环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定义了卫星双通道反演的纬向垂直环流指数,利用该定义用卫星资料计算并反演了气候平均的全年及四季的纬向垂直环流,详细地讨论了它的气候学特征。同时又利用上述定义研究了3次典型ENSO过程的演变特征,指出太平洋的东上升支,在ENSO盛期都越过日界线,这是ENSO过程的一个共同特征。太平洋上的正Walker环流上升支在ENSO盛期的强度与ENSO过程的强弱有关。
利用1979~1995年共17年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OLR、HIRS-Tb12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用卫星观测的红外、水汽双通道(OLR反演上升运动、HIRS-Tb12反演下沉运动)去反演纬向垂直环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定义了卫星双通道反演的纬向垂直环流指数,利用该定义用卫星资料计算并反演了气候平均的全年及四季的纬向垂直环流,详细地讨论了它的气候学特征。同时又利用上述定义研究了3次典型ENSO过程的演变特征,指出太平洋的东上升支,在ENSO盛期都越过日界线,这是ENSO过程的一个共同特征。太平洋上的正Walker环流上升支在ENSO盛期的强度与ENSO过程的强弱有关。
2002, (1): 66-72.
摘要:
针对经典判别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将半截多项式引入到判别函数中,提出了逐段线性化判别方法及其一整套求解方案。此后,将此新方法引入到短期气候预测中,对云南昆明和蒙自两站的5月雨量的初步试用结果为:在y*=y 的条件下昆明和蒙自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5.7%和82.9%,外推预报准确率均为6/7;在y*=y+40%y条件下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1%和71.4%,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和5/7;在y*=y-40%y条件下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0%和74.3%,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为5/7和7/7。表明逐段线性化判别方法有良好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和外推预报准确率。
针对经典判别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将半截多项式引入到判别函数中,提出了逐段线性化判别方法及其一整套求解方案。此后,将此新方法引入到短期气候预测中,对云南昆明和蒙自两站的5月雨量的初步试用结果为:在y*=y 的条件下昆明和蒙自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5.7%和82.9%,外推预报准确率均为6/7;在y*=y+40%y条件下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1%和71.4%,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和5/7;在y*=y-40%y条件下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0%和74.3%,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为5/7和7/7。表明逐段线性化判别方法有良好的历史预报准确率和外推预报准确率。
2002, (1): 73-82.
摘要:
以江苏夏季最高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场为例,研究海气耦合作用对区域气温场异常型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夏季最高气温受到同期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较明显,冬季最低气温受同期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较少;从一定意义上说,夏季最高气温的降低是由于东太平洋遥相关型强度的变化及同期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型的强度加强所致,而冬季最低气温的升高则是由于WA型及欧亚大陆上空环流型强度的变化及同期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型的强度减弱所致。
以江苏夏季最高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场为例,研究海气耦合作用对区域气温场异常型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夏季最高气温受到同期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较明显,冬季最低气温受同期海气耦合作用的影响较少;从一定意义上说,夏季最高气温的降低是由于东太平洋遥相关型强度的变化及同期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型的强度加强所致,而冬季最低气温的升高则是由于WA型及欧亚大陆上空环流型强度的变化及同期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型的强度减弱所致。
2002, (1): 83-90.
摘要:
利用非线性理论,对广东省热带气旋年频数时间序列采用相空间向量相似和相空间投影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模型。经过5种方案的试验,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而且通过对比发现,热带气旋年频数内在的性质和外部强迫因子的作用在预报中都不可忽视,且外部因子的选取是否适当也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非线性理论,对广东省热带气旋年频数时间序列采用相空间向量相似和相空间投影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模型。经过5种方案的试验,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而且通过对比发现,热带气旋年频数内在的性质和外部强迫因子的作用在预报中都不可忽视,且外部因子的选取是否适当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2, (1): 91-96.
摘要:
通过对1998年7月20~21日武汉市连续性暴雨的水汽图像、红外云图以及常规气象资料诊断分析,研究连续性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原因,探讨利用水汽图像作连续性暴雨预报的可能性。在常规气象资料和红外云图上看不出有连续性暴雨以及暴雨结束信息,而在水汽图像上可以判断出来,这种信息对暴雨预报非常重要。
通过对1998年7月20~21日武汉市连续性暴雨的水汽图像、红外云图以及常规气象资料诊断分析,研究连续性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原因,探讨利用水汽图像作连续性暴雨预报的可能性。在常规气象资料和红外云图上看不出有连续性暴雨以及暴雨结束信息,而在水汽图像上可以判断出来,这种信息对暴雨预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