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5卷 第3期
2009, (3): 257-264.
摘要: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作为分析工具,利用500 hPa高度场资料针对东亚地区波列出现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 从东西伯利亚上游经鄂霍茨克海到日本东部海面的波列(OKJ波列)在初、仲夏(6—7月)的信号很强,为欧亚范围内最主要的分布类型。(2) 从菲律宾经日本到北美的波列(P-J波列)可在整个夏季(6—8月)具有相当强的信号,虽然均表现为第二特征向量分布,贡献率与6—7月欧亚范围内第一特征向量表现OKJ波列的相当。(3) 合成分析表明OKJ和P-J类波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存。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作为分析工具,利用500 hPa高度场资料针对东亚地区波列出现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 从东西伯利亚上游经鄂霍茨克海到日本东部海面的波列(OKJ波列)在初、仲夏(6—7月)的信号很强,为欧亚范围内最主要的分布类型。(2) 从菲律宾经日本到北美的波列(P-J波列)可在整个夏季(6—8月)具有相当强的信号,虽然均表现为第二特征向量分布,贡献率与6—7月欧亚范围内第一特征向量表现OKJ波列的相当。(3) 合成分析表明OKJ和P-J类波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存。
2009, (3): 265-272.
摘要:
由NCEP再分析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和GPCP卫星导出(IR)GPI的日降水分析得到:2008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2候在南海爆发,时间较常年(5月4候)偏早,10月第2候结束,时间较常年(9月6候)偏晚。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南海夏季风北推影响到华南地区的时间较常年偏晚。尽管2008年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偏弱,其仍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过程,主要周期为30~60天。由于南海地区和我国华南地区的水汽辐合增强以及南海夏季风活动北界在35 °N附近维持时间较长(大约7候),华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夏季降水异常增多。
由NCEP再分析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和GPCP卫星导出(IR)GPI的日降水分析得到:2008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2候在南海爆发,时间较常年(5月4候)偏早,10月第2候结束,时间较常年(9月6候)偏晚。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南海夏季风北推影响到华南地区的时间较常年偏晚。尽管2008年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偏弱,其仍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过程,主要周期为30~60天。由于南海地区和我国华南地区的水汽辐合增强以及南海夏季风活动北界在35 °N附近维持时间较长(大约7候),华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夏季降水异常增多。
2009, (3): 273-280.
摘要:
根据西北太平洋56年(1949—2004年)热带气旋系列资料,分析了不同级别的热带气旋频数多年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主要的变化特征是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存在差异,但就变化趋势而言随时间减少,均无明显因全球增暖导致的热带气旋增加的现象。对不同海区分别讨论SST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从存在的超前滞后相关发现赤道东太平洋SST负异常会引起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而且强度越大的热带气旋受到海温的影响越早;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又会引起西北太平洋的SST负异常,热带气旋强度越大产生负异常的周期越短;北太平洋中部的SST与热带气旋的频数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热带气旋强涡旋风场导致局地海洋上层混合作用和太平洋海气耦合经向模态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根据西北太平洋56年(1949—2004年)热带气旋系列资料,分析了不同级别的热带气旋频数多年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主要的变化特征是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存在差异,但就变化趋势而言随时间减少,均无明显因全球增暖导致的热带气旋增加的现象。对不同海区分别讨论SST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从存在的超前滞后相关发现赤道东太平洋SST负异常会引起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而且强度越大的热带气旋受到海温的影响越早;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又会引起西北太平洋的SST负异常,热带气旋强度越大产生负异常的周期越短;北太平洋中部的SST与热带气旋的频数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热带气旋强涡旋风场导致局地海洋上层混合作用和太平洋海气耦合经向模态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2009, (3): 281-286.
摘要:
选择近年来影响上海最严重的不同路径台风个例,首先利用TAPM数值模式对出现最大风速过程期间,海岸线的风速变化作了数值模拟计算,然后与海岸测风梯度塔的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验证了模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础上,对台风影响下上海近海区域最大风速的分布特征、不同高度风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采用海上测风平台的观测数据,对近海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作了计算。结果表明:当台风影响上海地区时,上海近海海上的最大风速有较明显的梯度变化;海面上风速随高度变化远比陆上小,各高度层风速如用指数律公式计算,幂指数可取0.09~0.10;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亦较小,基本上在0.10以下范围内波动。
选择近年来影响上海最严重的不同路径台风个例,首先利用TAPM数值模式对出现最大风速过程期间,海岸线的风速变化作了数值模拟计算,然后与海岸测风梯度塔的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验证了模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础上,对台风影响下上海近海区域最大风速的分布特征、不同高度风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采用海上测风平台的观测数据,对近海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作了计算。结果表明:当台风影响上海地区时,上海近海海上的最大风速有较明显的梯度变化;海面上风速随高度变化远比陆上小,各高度层风速如用指数律公式计算,幂指数可取0.09~0.10;海面上的湍流强度亦较小,基本上在0.10以下范围内波动。
2009, (3): 287-294.
摘要: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和1 °×1 °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模式较好地再现了这次热带对流云的日变化特征,即早期降水由沿岸的海风锋初始对流形成,之后出现单体合并现象并最终形成成熟的深对流系统。但是,模式在模拟深对流系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方面仍然需要改进。敏感性试验显示,就本次个例而言,二重嵌套方案在降水分布以及降水强度方面的模拟结果比非嵌套方案更接近实际探测。另外,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量的模拟也有一定影响,采用Purdue Lin方案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测情况。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和1 °×1 °NCEP全球分析资料对2005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北部Tiwi岛上的一次热带深对流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网格分辨率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模式较好地再现了这次热带对流云的日变化特征,即早期降水由沿岸的海风锋初始对流形成,之后出现单体合并现象并最终形成成熟的深对流系统。但是,模式在模拟深对流系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方面仍然需要改进。敏感性试验显示,就本次个例而言,二重嵌套方案在降水分布以及降水强度方面的模拟结果比非嵌套方案更接近实际探测。另外,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量的模拟也有一定影响,采用Purdue Lin方案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测情况。
2009, (3): 295-299.
摘要:
通过对比分别采用台风年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JMA)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得到西北太平洋年热带低压强度以上(TC)和热带风暴强度以上(TS)的年频数、观测记录次数、破坏力强度等特征量,发现:⑴ 不同资料数据的差异随台风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基于CMA_SHI和JTWC资料的1950—1979年西北太平洋TC频数、TC观测次数存在明显差异,而TS差异性小得多,但年TS频数均值仍差异明显;⑵ 年代际分布上,1950年代差异较大,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差异较小,而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差异加大。进一步提出了对台风年鉴数据中风速和频数的订正方法。
通过对比分别采用台风年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JMA)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得到西北太平洋年热带低压强度以上(TC)和热带风暴强度以上(TS)的年频数、观测记录次数、破坏力强度等特征量,发现:⑴ 不同资料数据的差异随台风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基于CMA_SHI和JTWC资料的1950—1979年西北太平洋TC频数、TC观测次数存在明显差异,而TS差异性小得多,但年TS频数均值仍差异明显;⑵ 年代际分布上,1950年代差异较大,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差异较小,而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差异加大。进一步提出了对台风年鉴数据中风速和频数的订正方法。
2009, (3): 300-306.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和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的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雨期间的高频斜压波动(周期≤7天)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在其东传过程中常组织成局地波包向下游传播。波动起源于里海附近,沿着副热带急流带向下游传播,3天后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斜压波所带来的扰动能量为长江流域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积聚。对低频扰动场的合成表明梅雨期间有准定常波列的存在,为高频斜压波动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最后通过与1997年的比较,发现在梅雨降水偏少的1997年没有明显的斜压波动向下游传播。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和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的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雨期间的高频斜压波动(周期≤7天)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在其东传过程中常组织成局地波包向下游传播。波动起源于里海附近,沿着副热带急流带向下游传播,3天后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斜压波所带来的扰动能量为长江流域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积聚。对低频扰动场的合成表明梅雨期间有准定常波列的存在,为高频斜压波动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最后通过与1997年的比较,发现在梅雨降水偏少的1997年没有明显的斜压波动向下游传播。
2009, (3): 307-313.
摘要:
采用实测资料计算1986年7—12月东海和南海观测海域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结果表明:7—9月上旬,大气向观测海域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因为这时的气温比水温高,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出现反相变化,天气晴好,海洋大量吸热;9月中旬—12月,观测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东海表现得比南海更为明显,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受冷空气影响时,感热通量重要;在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系统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大气对海洋的响应为主。
采用实测资料计算1986年7—12月东海和南海观测海域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结果表明:7—9月上旬,大气向观测海域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因为这时的气温比水温高,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出现反相变化,天气晴好,海洋大量吸热;9月中旬—12月,观测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东海表现得比南海更为明显,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受冷空气影响时,感热通量重要;在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系统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大气对海洋的响应为主。
2009, (3): 314-320.
摘要:
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T213资料,采用GRAPES 3D-Var同化系统和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AREM设计了直接用T213做初始场的控制试验和以T213做背景场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的同化试验,对2005年7月9—10日发生在湖北西部-河南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获得的分析场可有效改进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尤其是对海上、高原等地的改进明显。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化试验较控制试验可更好地模拟出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对降雨的落区、强度、暴雨发生时段有更好的反映。
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T213资料,采用GRAPES 3D-Var同化系统和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AREM设计了直接用T213做初始场的控制试验和以T213做背景场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的同化试验,对2005年7月9—10日发生在湖北西部-河南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获得的分析场可有效改进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尤其是对海上、高原等地的改进明显。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化试验较控制试验可更好地模拟出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对降雨的落区、强度、暴雨发生时段有更好的反映。
2009, (3): 321-328.
摘要:
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850 hPa风场资料分析湖北省冬季长连续雨雪、华中地区气温异常与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异常的关联。2008年1月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异常主要表现在蒙古高压偏强、阿留申低压偏强且位置偏西,使得东亚大陆边缘中高纬高、低压间的地转风-偏北风加大,而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南风偏强,致使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连续出现。出现在1、2月湖北省长连续雨雪年份的共同点是:发生月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南风较常年明显偏大,北太平洋出现大范围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11月850 hPa风场与次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场SVD分析表明,若11月850 hPa风场阿留申气旋环流偏强,位置偏南,其次台湾岛以东的气旋环流异常和其以东的反气旋环流异常,随之而来的次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将偏低,反之亦然。依据2007年11 月850 hPa风场,成功预测出2008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负异常。
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850 hPa风场资料分析湖北省冬季长连续雨雪、华中地区气温异常与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异常的关联。2008年1月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异常主要表现在蒙古高压偏强、阿留申低压偏强且位置偏西,使得东亚大陆边缘中高纬高、低压间的地转风-偏北风加大,而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南风偏强,致使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连续出现。出现在1、2月湖北省长连续雨雪年份的共同点是:发生月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南风较常年明显偏大,北太平洋出现大范围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11月850 hPa风场与次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场SVD分析表明,若11月850 hPa风场阿留申气旋环流偏强,位置偏南,其次台湾岛以东的气旋环流异常和其以东的反气旋环流异常,随之而来的次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将偏低,反之亦然。依据2007年11 月850 hPa风场,成功预测出2008年1月华中地区气温负异常。
2009, (3): 329-335.
摘要:
最新海表温度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赤道东太平洋和大西洋附近存在赤道不稳定波(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赤道不稳定波通常于每年春末夏初出现,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周期为20~40天左右,波长约为1 000~2 000 km,可改变赤道附近海洋的热量平衡,并引发强烈的局地海气作用。利用CCSR/NIES/FRCGC AOGCM MIROC 100年的模式输出结果,计算了赤道不稳定波的爆发时间、波长、传播速度、周期,并与观测资料作对比分析,以考察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的海洋内部中尺度动力-热力作用过程,成功模拟了赤道不稳定波的基本特征,发现赤道不稳定波主要存在赤道南北不超过6个纬度的浅层海洋中,除赤道表层外4~6 ?N海洋温跃层中也有赤道不稳定波。对赤道不稳定波的能量进行诊断分析表明其能量主要来自赤道附近洋流经向切变产生的正压不稳定,赤道以北海洋温跃层中赤道不稳定波能量主要来自由浮力作用产生的斜压不稳定,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赤道不稳定波的赤道不对称结构。
最新海表温度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赤道东太平洋和大西洋附近存在赤道不稳定波(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赤道不稳定波通常于每年春末夏初出现,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周期为20~40天左右,波长约为1 000~2 000 km,可改变赤道附近海洋的热量平衡,并引发强烈的局地海气作用。利用CCSR/NIES/FRCGC AOGCM MIROC 100年的模式输出结果,计算了赤道不稳定波的爆发时间、波长、传播速度、周期,并与观测资料作对比分析,以考察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的海洋内部中尺度动力-热力作用过程,成功模拟了赤道不稳定波的基本特征,发现赤道不稳定波主要存在赤道南北不超过6个纬度的浅层海洋中,除赤道表层外4~6 ?N海洋温跃层中也有赤道不稳定波。对赤道不稳定波的能量进行诊断分析表明其能量主要来自赤道附近洋流经向切变产生的正压不稳定,赤道以北海洋温跃层中赤道不稳定波能量主要来自由浮力作用产生的斜压不稳定,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赤道不稳定波的赤道不对称结构。
2009, (3): 336-342.
摘要:
根据我国宁波台塑项目环境评估期间使用系留气艇对一次典型海陆风过程进行时间加密探测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弱盛行风影响下海陆风环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用分辨率为5 km的WRF模式模拟了此次海陆风过程。观测结果表明,在成熟海风期间的高空存在明显的返回气流,所观测到的海风环流相当完整;陆风过程伴有下沉逆温层出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陆风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与实测基本一致,海风期间的返回气流也清晰可见。
根据我国宁波台塑项目环境评估期间使用系留气艇对一次典型海陆风过程进行时间加密探测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弱盛行风影响下海陆风环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用分辨率为5 km的WRF模式模拟了此次海陆风过程。观测结果表明,在成熟海风期间的高空存在明显的返回气流,所观测到的海风环流相当完整;陆风过程伴有下沉逆温层出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陆风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与实测基本一致,海风期间的返回气流也清晰可见。
2009, (3): 343-349.
摘要:
研究雷达对海面的探测能力,并应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渤海湾海面,发现潮汐对海面回波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2004年4月1日(阴历二月十二)在距离雷达东南方向20~120 km处几乎全是海面回波,潮汐和风浪共同作用下的海面回波水平尺度为30~100 km,宽度5~10 km,回波强度30~35 dBz,回波带略左转;0 ?低仰角差分反射率产品ZDR一般维持较小正值或负值,负值可能是由于落潮过程中引潮力和重力作用导致粒子变形造成的。
研究雷达对海面的探测能力,并应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渤海湾海面,发现潮汐对海面回波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2004年2004年4月1日(阴历二月十二)在距离雷达东南方向20~120 km处几乎全是海面回波,潮汐和风浪共同作用下的海面回波水平尺度为30~100 km,宽度5~10 km,回波强度30~35 dBz,回波带略左转;0 ?低仰角差分反射率产品ZDR一般维持较小正值或负值,负值可能是由于落潮过程中引潮力和重力作用导致粒子变形造成的。
2009, (3): 350-356.
摘要:
利用2003—2006年观测资料分析了广西区夏季海陆风地面特征,并运用WRF模式模拟了2006年8月1—2日海陆风的结构,结果表明:使用修正后的城市下垫面试验模拟的海陆风强度和分布更接近实测,白天沿海城区为海风辐合带,与暴雨中心相对应;夜间北部湾海面为陆风的汇合区,易产生对流云团。城市化试验结果表明热岛效应加强了海风的发展,但削弱了陆风;同时热岛效应减缓了夜间城市上空大气的辐射冷却,使下沉运动相应减弱,从而抑制了逆温稳定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逆温强度大幅度降低,但对逆温层高度影响不大。
利用2003—2006年观测资料分析了广西区夏季海陆风地面特征,并运用WRF模式模拟了2006年8月1—2日海陆风的结构,结果表明:使用修正后的城市下垫面试验模拟的海陆风强度和分布更接近实测,白天沿海城区为海风辐合带,与暴雨中心相对应;夜间北部湾海面为陆风的汇合区,易产生对流云团。城市化试验结果表明热岛效应加强了海风的发展,但削弱了陆风;同时热岛效应减缓了夜间城市上空大气的辐射冷却,使下沉运动相应减弱,从而抑制了逆温稳定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逆温强度大幅度降低,但对逆温层高度影响不大。
2009, (3): 357-360.
摘要:
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南京地区的雷暴天气进行预报。南京站的探空资料(每天08时和20时各一次)可以反映雷暴发生前大气层结的初始状态,而江苏省闪电定位网资料则可以作为预报量加以使用。利用探空资料计算了一些与雷暴发生相关的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南京地区雷暴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应用独立样本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报检验。初步结果表明,预报模型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报雷暴的发生是可行的。
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南京地区的雷暴天气进行预报。南京站的探空资料(每天08时和20时各一次)可以反映雷暴发生前大气层结的初始状态,而江苏省闪电定位网资料则可以作为预报量加以使用。利用探空资料计算了一些与雷暴发生相关的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南京地区雷暴的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应用独立样本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报检验。初步结果表明,预报模型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报雷暴的发生是可行的。
2009, (3): 361-365.
摘要:
用虚拟乡村站模拟纬度、海拔高度、经度等自然因素对城市站气温的影响,城市站热岛效应用实际测量气温减去虚拟乡村站气温表示。湖南冬季热岛强度在1962—2004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962—1985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04 ℃,1985—2004年为0.14 ℃。中等城市站热岛效应大于次小城市站,次大城市郊区站出现了冷岛效应。湖南冬季热岛效应与城市人口呈正相关,与冬季风速呈负相关。
用虚拟乡村站模拟纬度、海拔高度、经度等自然因素对城市站气温的影响,城市站热岛效应用实际测量气温减去虚拟乡村站气温表示。湖南冬季热岛强度在1962—2004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962—1985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04 ℃,1985—2004年为0.14 ℃。中等城市站热岛效应大于次小城市站,次大城市郊区站出现了冷岛效应。湖南冬季热岛效应与城市人口呈正相关,与冬季风速呈负相关。
2009, (3): 366-372.
摘要:
在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的台风适应性观测研究中,针对预报模式的湿物理参数化产生的“on-off”开关导致传统伴随方法不能为最优化过程提供正确梯度这一现象,将模式含有“on-off”开关时求解CNOP的问题视为非光滑最优化问题,引入遗传算法,在给出详细的算法流程后,以一个在强迫项中含“on-off”开关的理想模式,分析了“on-off”开关对求解CNOP的影响,三个数值试验检验了模式含有“on-off”开关时遗传算法求解CNOP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初始种群对最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含有“on-off”开关的理想模式下,遗传算法能有效求解CNOP,最后对遗传算法求解CNOP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在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的台风适应性观测研究中,针对预报模式的湿物理参数化产生的“on-off”开关导致传统伴随方法不能为最优化过程提供正确梯度这一现象,将模式含有“on-off”开关时求解CNOP的问题视为非光滑最优化问题,引入遗传算法,在给出详细的算法流程后,以一个在强迫项中含“on-off”开关的理想模式,分析了“on-off”开关对求解CNOP的影响,三个数值试验检验了模式含有“on-off”开关时遗传算法求解CNOP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初始种群对最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含有“on-off”开关的理想模式下,遗传算法能有效求解CNOP,最后对遗传算法求解CNOP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2009, (3): 373-378.
摘要:
通过应用卫星云图、OLR日平均场、环境场、比湿场、散度场、K指数等资料对0707号“帕布”引起的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同时把登陆湛江(9615号)、珠江口附近(7908号、0313号)的台风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增强促使赤道辐合带加强,为“帕布”强降水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热量条件;双台风和环境场的作用使“帕布”在粤西沿海停留时间较长,使强降水的累积雨量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雷州半岛附近水汽的辐合,雷州半岛附近K指数在35~38之间和垂直纬向风弱切变表明空气不稳定度大有利于水汽上升,使得“帕布”给雷州以南地区带来强降水,另外,对湛江地区4—9月逐日降水作小波分析后得出了暴雨期存在明显的20 d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
通过应用卫星云图、OLR日平均场、环境场、比湿场、散度场、K指数等资料对0707号“帕布”引起的强降水进行诊断分析,同时把登陆湛江(9615号)、珠江口附近(7908号、0313号)的台风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增强促使赤道辐合带加强,为“帕布”强降水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热量条件;双台风和环境场的作用使“帕布”在粤西沿海停留时间较长,使强降水的累积雨量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有利于雷州半岛附近水汽的辐合,雷州半岛附近K指数在35~38之间和垂直纬向风弱切变表明空气不稳定度大有利于水汽上升,使得“帕布”给雷州以南地区带来强降水,另外,对湛江地区4—9月逐日降水作小波分析后得出了暴雨期存在明显的20 d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
2009, (3): 379-384.
摘要:
利用昆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以及TRMM/PR资料,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低纬高原地区建立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在低纬高原地区的降水云层的零度亮带的高度值变化较大,其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达到3 787.8 m,这在建立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场时是需要考虑的,选择雷达体扫复合仰角的PPI反射因子来进行雷达降水估测是比较合适的;(2) 在强降水和大面积中等强度降水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降水衰减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对于低纬高原地区雷达测量降水,使用迭代法对雷达衰减订正的效果比较好,其订正后的雷达反射因子明显高于雷达直接探测的反射因子,最大的订正差值超过了9 dBz;(3) 在雷达-自动雨量站联合校准中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雷达测量降水的误差修正有明显的改进作用。
利用昆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以及TRMM/PR资料,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低纬高原地区建立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在低纬高原地区的降水云层的零度亮带的高度值变化较大,其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达到3 787.8 m,这在建立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场时是需要考虑的,选择雷达体扫复合仰角的PPI反射因子来进行雷达降水估测是比较合适的;(2) 在强降水和大面积中等强度降水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降水衰减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对于低纬高原地区雷达测量降水,使用迭代法对雷达衰减订正的效果比较好,其订正后的雷达反射因子明显高于雷达直接探测的反射因子,最大的订正差值超过了9 dBz;(3) 在雷达-自动雨量站联合校准中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雷达测量降水的误差修正有明显的改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