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4-4965

CN 44-1326/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2卷  第1期

论文
澳洲东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纬向风振动关系的统计研究
何诗秀
1986, (1): 1-8.
摘要:
本文对澳洲东岸两站17年的纬向风进行了谱分析,发现高、低层都具有40—50天及21—25天的周期振动,这种振动与西北太平洋上Truk岛低层纬向风同样周期的振动相关较好。对40—50天周期的振动来说,澳洲东岸的纬向风超前8—11天,而21—25天周期的振动则是Truk岛的纬向风超前3天左右。
1979年夏季我国东部各纬带水汽输送周期振荡的初步分析
何金海, 于新文
1986, (1): 9-16.
摘要:
本文根据1979年5—8月逐日850hPa的探空和测风资料计算了我国东部各纬度带平均的经向水汽输送,并进行了功率谱分析。结果发现与我国夏季雨带季节性北移紧密联系的水汽输送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呈现明显不同振荡特性。南海到华南地区,存在准40天和4天左右的显著周期;长江流域存在80天和8天左右的显著周期;华北地区存在5天左右的显著周期。并且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华南和东部地区的降水也呈现出40—50天的振荡特性,且与来自南海地区水汽输送的变化位相一致。
关于非纬向基流的特性及其扰动的传播
高绍凤
1986, (1): 17-22.
摘要:
本文在正压无辐散的条件下,讨论了非纬向基流的特性及其约束条件,指出低纬大气一些周期振荡是非纬向基流在β效应作用下的固有振荡。其次,从β平面上的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导出了非纬向流扰动波速表达式。最后用实例加以验证。
对实验室台风的数值模拟
张铭
1986, (1): 23-30.
摘要:
本文用柱坐标中原始方程的对称模式对实验室(转盘)模拟的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一个类似台风的系统,其流场,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结构与转盘模拟的台风和实际台风均很接近。
多层套细网格台风预报模式
薛纪善, 王康玲, 黄敏强
1986, (1): 31-36.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多层套细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粗网格的预报区域包括两半球的低纬地区。粗细网格的匹配采用单方向衔接。初始台风环流是由台风中心海平面气压与最大风速所确定的一个模型环流。1984年台风季节实时预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南海地区赤道辐合带的动力学与能量学特征分析
蒋全荣, 管兆勇, 余志豪
1986, (1): 37-44.
摘要:
本文利用三角形区域法,对南海地区ITCZ的21个个例分析计算了有关动力学特征量随高度的分布,从而得出了平均的结果,这与蒋全荣和余志豪(1984)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分析还发现在平均和分类情况下,南海地区ITCZ的高层(约300hpa)可能有一个相对的干燥层或“干盖”存在。能量学特征的计算表明,南海地区的ITCZ低层具有大量水汽、潜热和全能量的水平辐合,然后垂直向上输送并在高层向副热带地区水平辐散开去。因此,它在热带大气环流能量、水汽等方面的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次强季风槽—ITCZ过程分析
包澄澜, 江敦春, 陆森娥
1986, (1): 45-54.
摘要:
本文根据FGGE3B资料得到的基本物理量场如u—v分量、温度、湿度、散度、涡度、垂直运动等,对南亚一次强季风槽—ITCZ发展与维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就高空东风急流对扰动形成的影响以及两个季风体系中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作了讨论。
1979年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分析
喻世华, 颜景容
1986, (1): 55-61.
摘要:
本文用1979年5—7月低纬地区的格点风资料,对东亚季风地区的逐日平均经圈环流进行了分析,发现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建立过程和印度季风有很大不同。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时间较早,它是由副热带季风环流和南海热带季风环流组成的。副热带季风环流与源于南亚副热带地区的偏南风,北支高空东风相联系;而南海热带季风环流与源于澳大利亚的跨赤道气流,南支高空东风相联系。印度夏季风环流建立时间较晚,它与索马里低空急流,北支高空东风急流相联系。在季风环流的结构上,两者也是不同的,东亚季风环流是一个准经向环流圈,而印度季风环流则是一个准纬
盛夏高空南支热带东风急流和台风活动的关系
张蓝蓝
1986, (1): 62-70.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68—1981年8月南支热带东风急流的年际变动与台风生成数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了南支急流强弱月热带大气环流的动力结构,联系台风活动频数差异进行了讨论。 最后重点剖析了1979—1981年夏季高空南支东风急流与低纬西南季风逐日演变以及与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
福建石塔山大气冰核的观测和分析
吴明林, 刘峻, 黄文娟, 陈金荣
1986, (1): 71-78.
摘要:
1983年和1984年4—6月,在福建石塔山应用混合型毕格云室进行大气冰核观测,结果表明石塔山冰核浓度和北方各地观测结果没有量级上的差异。 当测点出现大雾时,观测到的冰核浓度明显偏低。另外,由毕格云室观测法和滤膜观测法的结果比较表明,毕格云室的观测结果偏小。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和中纬度西风指数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
陈瑞闪
1986, (1): 79-85.
摘要:
本文计算60—140°E范围内40—50°N(45°N)逐日西风指数变化与25—35°N范围内120°E、130°E、140°E次日高度变化的单相关。结果表明,在靠近西北太平洋副高活动的主体部分(即130°E、140°E)高度变化与西风指数变化不存在相关,说明互相具有独立性。在边缘地区(120°E),两者之间有一定关系。分析表明,副高的变化与中纬度西风指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变化相反,一种是耦合,因此,北半球夏天期间,利用西风带系统变化来推测副高的变化趋势是不合适的。
国外科技介绍
美国“区域观测和预报服务计划(PROFS)”考察报告(Ⅰ)
陈立祥
1986, (1): 86-93.
摘要:
本文介绍美国区域观测和预报服务计划(PROFS)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预报试验与评价。PROFS依靠试验和移植先进的科技成果改进天气预报和服务,它综合先进的探测手段、计算机网络和人机相互作用能力来发展业务上可行的预报方法,并且在预报试验中评价整个系统。PROFS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局地强风暴监视和甚短期预报系统,它的经验将为我们设计和建设“珠江三角洲中尺度试验基地”提供借鉴。
简讯
中美暴雨预报学术交流会暨中美暴雨技术合作会谈在武汉举行
夏承仁
1986, (1): 94-95.
摘要:
中美暴雨预报学术交流会暨技术合作会谈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举行。中国暴雨预报代表团由来自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单位以及河北、天津等省市气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美国暴雨预报代表团由来自美国国家天气局、国家环境卫星资料情报局、国家海洋大气局的贝尔威利(J. D. Bellville)(团长)、克沃福特(K. C. Crawford)、格里斯(G. K. Grice)、斯科菲尔德(R. A. Scofi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