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第13卷 第3期
1997, (3): 193-200.
摘要:
提出一种月、季干湿气候指数,并用于广东各地干湿气候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以4-9月为湿季,10月到翌年1月为干季,2-3月为干转湿的过渡期,干季短而湿季长。干湿季节的互换呈纬向自北往南推进,3-4月呈北湿南干,9月呈北干南湿。干湿季的转换时间与自然季节的转换基本相符。
提出一种月、季干湿气候指数,并用于广东各地干湿气候的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以4-9月为湿季,10月到翌年1月为干季,2-3月为干转湿的过渡期,干季短而湿季长。干湿季节的互换呈纬向自北往南推进,3-4月呈北湿南干,9月呈北干南湿。干湿季的转换时间与自然季节的转换基本相符。
1997, (3): 201-207.
摘要:
利用1951-1994年台风年鉴和气温资料,在划分冷、热夏标准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分析了我国东部近海强热带气旋活动的某些特征。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冷夏年近海强热带气旋无论在其频数、路径、强度和移速变化等均与热夏年迥然不同。讨论了这种差异的环流背景特征。
利用1951-1994年台风年鉴和气温资料,在划分冷、热夏标准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分析了我国东部近海强热带气旋活动的某些特征。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冷夏年近海强热带气旋无论在其频数、路径、强度和移速变化等均与热夏年迥然不同。讨论了这种差异的环流背景特征。
1997, (3): 208-216.
摘要:
采用一个有限区域原始方程双向相互作用的移动套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的两个台风进行了5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路径和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预报个例的台风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结构随时间变化与台风移动路径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能了解实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水平。
采用一个有限区域原始方程双向相互作用的移动套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的两个台风进行了5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路径和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预报个例的台风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结构随时间变化与台风移动路径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能了解实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水平。
1997, (3): 217-226.
摘要:
利用TCM-90资料分析并用数值方法成功地模拟了9017号台风(Dot)经过台湾时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包括环流场副中心和高度场副中心形成及与其主中心的合并过程、环流中心合并时路径跳跃过程、台湾西侧低压中心异常北移过程、台湾海峡低层急流变化过程以及上下层高度中心与环流中心明显偏离的现象。并详细分析了模拟中每隔3小时的演变过程,给出了台风经过台湾前后的结构及详细的路径变化。这种详细的演变图像不可能从间隔6小时的常规观测中得出。最后,通过多个对比试验,分析了各特性变化的原因及机制。
利用TCM-90资料分析并用数值方法成功地模拟了9017号台风(Dot)经过台湾时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包括环流场副中心和高度场副中心形成及与其主中心的合并过程、环流中心合并时路径跳跃过程、台湾西侧低压中心异常北移过程、台湾海峡低层急流变化过程以及上下层高度中心与环流中心明显偏离的现象。并详细分析了模拟中每隔3小时的演变过程,给出了台风经过台湾前后的结构及详细的路径变化。这种详细的演变图像不可能从间隔6小时的常规观测中得出。最后,通过多个对比试验,分析了各特性变化的原因及机制。
1997, (3): 227-236.
摘要:
通过与观测场作比较,评估低分辨率的大气环流模式(AGCM)模拟的风场。模式风场是使用观测海温场作为外强迫,从1979年到1988年共积分十年得到的,模式输出为月平均值。结果表明,模式能够相当真实地模拟出风距平场的演变。用风应力距平强迫简单海洋模式(ZCOM)(Zebiak-Caneoceanmodel),积分十年(1979-1988),得到的海温距平场(月平均值)和观测海温距平场作比较。模式结果较真实地模拟了1982/1983年及1986/1987年暖事件的赤道地区海温距平场的变化特征;对于冷事件的赤道地
通过与观测场作比较,评估低分辨率的大气环流模式(AGCM)模拟的风场。模式风场是使用观测海温场作为外强迫,从1979年到1988年共积分十年得到的,模式输出为月平均值。结果表明,模式能够相当真实地模拟出风距平场的演变。用风应力距平强迫简单海洋模式(ZCOM)(Zebiak-Caneoceanmodel),积分十年(1979-1988),得到的海温距平场(月平均值)和观测海温距平场作比较。模式结果较真实地模拟了1982/1983年及1986/1987年暖事件的赤道地区海温距平场的变化特征;对于冷事件的赤道地
1997, (3): 237-245.
摘要:
主要介绍了在广州区域气象中心新建立的区域增强数值预报系统的资料分析处理方案。该分析方案的实施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以T63模式的分析(或预报)作为初估场,进行多变量的最优统计插值(OI),将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插值到模式网格点上,同时分析增量满足一些简单的动力约束关系;第二步是对分析要素作单变量的逐步订正;第三步则是对分析场进一步做变分调整。通过这三个步骤,不仅可以使最终的分析场保留大尺度气象特征,而且可以将中尺度气象信息补充进来,分析变量之间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动力约束关系。以9509号台风为个例,对其登陆前的
主要介绍了在广州区域气象中心新建立的区域增强数值预报系统的资料分析处理方案。该分析方案的实施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以T63模式的分析(或预报)作为初估场,进行多变量的最优统计插值(OI),将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插值到模式网格点上,同时分析增量满足一些简单的动力约束关系;第二步是对分析要素作单变量的逐步订正;第三步则是对分析场进一步做变分调整。通过这三个步骤,不仅可以使最终的分析场保留大尺度气象特征,而且可以将中尺度气象信息补充进来,分析变量之间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动力约束关系。以9509号台风为个例,对其登陆前的
1997, (3): 246-257.
摘要:
用CEOF、功率谱、带通滤波等方法和1988年、1991年5-7月逐日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出: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及西传是全球现象;副高发生季节性跳动的源主要位于阿拉伯海地区和中太平洋地区,汇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地区;副高的季节性跳动主要是扰动场的作用;低频振荡在副高的季节性跳动及西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年副高季节性跳动的差异是扰源和扰源激发出的低频波不同所致。
用CEOF、功率谱、带通滤波等方法和1988年、1991年5-7月逐日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出: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及西传是全球现象;副高发生季节性跳动的源主要位于阿拉伯海地区和中太平洋地区,汇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地区;副高的季节性跳动主要是扰动场的作用;低频振荡在副高的季节性跳动及西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年副高季节性跳动的差异是扰源和扰源激发出的低频波不同所致。
1997, (3): 258-264.
摘要:
较全面地比较了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比及Gamma分布百分位数三种降水量指标在降水研究中的优缺点。指出研究大范围的降水变化时,采用Gamma分布百分位数的降水量指标比较合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及印度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SST的关系。
较全面地比较了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比及Gamma分布百分位数三种降水量指标在降水研究中的优缺点。指出研究大范围的降水变化时,采用Gamma分布百分位数的降水量指标比较合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及印度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SST的关系。
1997, (3): 265-275.
摘要:
应用滑动T检验方法对北太平洋海温10年际的气候跃变进行了研究,指出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确实存在着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而跃变前后北太平洋海温结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过程都明显不同,进而讨论了北太平洋海温跃变前后对我国6-8月汛期降水量的影响,指出海温跃变前我国汛期降水量在东北地区偏少、华北偏多、长江流域偏少、华南偏多,而跃变后则相反。
应用滑动T检验方法对北太平洋海温10年际的气候跃变进行了研究,指出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确实存在着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而跃变前后北太平洋海温结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过程都明显不同,进而讨论了北太平洋海温跃变前后对我国6-8月汛期降水量的影响,指出海温跃变前我国汛期降水量在东北地区偏少、华北偏多、长江流域偏少、华南偏多,而跃变后则相反。
1997, (3): 276-283.
摘要:
应用p-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实际观测得到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异常热源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研究了1994年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上空异常热源的维持是造成这次我国华南华北涝、江准流域干旱的重要因子。此外,还对异常热源的影响机制作了讨论。
应用p-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实际观测得到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异常热源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研究了1994年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上空异常热源的维持是造成这次我国华南华北涝、江准流域干旱的重要因子。此外,还对异常热源的影响机制作了讨论。
1997, (3): 284-288.
摘要:
对多时刻环境场因子与热带气旋路径相关的统计分析表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能力随预报时效的增长而下降;未来时刻环境场因子的预报能力高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于一定预报时效的热带气旋路径,具有较高预报能力环境场因子出现时刻大多不与预报时效同时刻;对于48-120小时的预报时效,初始时刻后48-72小时的环境场因子具有较高的预报能力。对NWP产品进行统计释用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优于用初始场因子构造的统计预报模式。以上结论可作为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的依据。
对多时刻环境场因子与热带气旋路径相关的统计分析表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能力随预报时效的增长而下降;未来时刻环境场因子的预报能力高于初始时刻环境场因子;对于一定预报时效的热带气旋路径,具有较高预报能力环境场因子出现时刻大多不与预报时效同时刻;对于48-120小时的预报时效,初始时刻后48-72小时的环境场因子具有较高的预报能力。对NWP产品进行统计释用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优于用初始场因子构造的统计预报模式。以上结论可作为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