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14卷 第2期
1998, (2): 97-105.
摘要:
资料分析表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同El Nino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El Nino事件发生之前,热带大气(尤其是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季节内振荡异常加强;伴随着El Nino的发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动能明显减弱,而准定常系统动能明显增强。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的分析表明,只有在年际时间尺度大气外强迫作用下,海-气系统才可以产生类似ENSO模的耦合波。资料和理论模式分析的结果相结合,说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激发El Nino的机制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而对El Nino事件起重要的激发作用。
资料分析表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同El Nino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El Nino事件发生之前,热带大气(尤其是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季节内振荡异常加强;伴随着El Nino的发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动能明显减弱,而准定常系统动能明显增强。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的分析表明,只有在年际时间尺度大气外强迫作用下,海-气系统才可以产生类似ENSO模的耦合波。资料和理论模式分析的结果相结合,说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激发El Nino的机制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而对El Nino事件起重要的激发作用。
1998, (2): 106-112.
摘要: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旬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青藏高原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副高北侧锋区的形成、锋区的强度以及与锋区对应的对流层中上层西风急流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有高原热力作用时,锋区和西风急流的强度都很强,反之则很弱;另外还发现青藏高原感热和潜热作用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的天气过程中,孤立起来讨论其各自的相对重要性不太合符实际。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旬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青藏高原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副高北侧锋区的形成、锋区的强度以及与锋区对应的对流层中上层西风急流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有高原热力作用时,锋区和西风急流的强度都很强,反之则很弱;另外还发现青藏高原感热和潜热作用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的天气过程中,孤立起来讨论其各自的相对重要性不太合符实际。
1998, (2): 113-118.
摘要:
利用1975-1993年(其中1978年缺)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低频振荡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和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低频振荡在夏季风期间比冬季风期间明显较强,南海夏季风一般在初夏第一个较强低频振荡的负值位相开始建立;南海夏季风期间低频振荡的环流实体是ITCZ的南北振荡和西太平洋高压西脊点的东西摆动,低频振荡与南海季风的活跃和中断(或减弱)密切相关;南海低频振荡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相叠加,造成夏季风经历了第一个低频振荡的建立,到第二、三个振荡的加强,再到第四个振荡的减弱这种演变过程。
利用1975-1993年(其中1978年缺)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低频振荡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和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低频振荡在夏季风期间比冬季风期间明显较强,南海夏季风一般在初夏第一个较强低频振荡的负值位相开始建立;南海夏季风期间低频振荡的环流实体是ITCZ的南北振荡和西太平洋高压西脊点的东西摆动,低频振荡与南海季风的活跃和中断(或减弱)密切相关;南海低频振荡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相叠加,造成夏季风经历了第一个低频振荡的建立,到第二、三个振荡的加强,再到第四个振荡的减弱这种演变过程。
1998, (2): 119-125.
摘要: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的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因子存在很大的关系,其中南方涛动和西风带W. C. E型环流型不同配置产生的综合影响是昆明降雨年际变化的主要天气气候成因。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的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因子存在很大的关系,其中南方涛动和西风带W. C. E型环流型不同配置产生的综合影响是昆明降雨年际变化的主要天气气候成因。
1998, (2): 126-134.
摘要:
(1)利用大气对流层中部无辐散层的存在,垂直积分热力学方程,并对整个对流层的距平加热场作解析近似的描写,联立涡度方程,得到了非绝热准地转的250 hPa距平流函数方程。它的形式酷似正压涡度方程。(2)讨论了罗斯贝波列的谱平均相速和群速。证明了气候平均高度场的闭合中心,就是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子。其两侧位相变化相反,它的能源主要来自CISK凝结正反馈或海温的感热。(3)导出了低频遥相关射线公式,它表明低频射线在偏北风中向南穿越流线;在偏南风中向北穿过流线;在槽底或脊顶附近转向。这些理论结果比大圆理论更合理地解释北半球的观测到的低频遥相关。
(1)利用大气对流层中部无辐散层的存在,垂直积分热力学方程,并对整个对流层的距平加热场作解析近似的描写,联立涡度方程,得到了非绝热准地转的250 hPa距平流函数方程。它的形式酷似正压涡度方程。(2)讨论了罗斯贝波列的谱平均相速和群速。证明了气候平均高度场的闭合中心,就是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子。其两侧位相变化相反,它的能源主要来自CISK凝结正反馈或海温的感热。(3)导出了低频遥相关射线公式,它表明低频射线在偏北风中向南穿越流线;在偏南风中向北穿过流线;在槽底或脊顶附近转向。这些理论结果比大圆理论更合理地解释北半球的观测到的低频遥相关。
1998, (2): 135-141.
摘要:
用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等熵面上空气质点和物质线的轨迹。分析指出1994年华南暴雨和夏季风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东亚热带季风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追踪水汽的源地及演变过程,分析气流对水汽的输送作用。
用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等熵面上空气质点和物质线的轨迹。分析指出1994年华南暴雨和夏季风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东亚热带季风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这种方法可以追踪水汽的源地及演变过程,分析气流对水汽的输送作用。
1998, (2): 142-147.
摘要:
根据南海及其附近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左、右折突变与持续稳定的类型预报判据,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路径变化类型模糊概率预报方法,此方法具有48小时的预报时效和预报路径突变或稳定的性能,还能给出预报轨迹的模糊概率,便于预报决策使用。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显示直观、客观定量、结论明确、效果良好。特别是当模糊概率大于70%时,方向误差和48小时平均距离误差都明显小于国内、外各主要预报台相应时次综合预报的误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根据南海及其附近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左、右折突变与持续稳定的类型预报判据,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路径变化类型模糊概率预报方法,此方法具有48小时的预报时效和预报路径突变或稳定的性能,还能给出预报轨迹的模糊概率,便于预报决策使用。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显示直观、客观定量、结论明确、效果良好。特别是当模糊概率大于70%时,方向误差和48小时平均距离误差都明显小于国内、外各主要预报台相应时次综合预报的误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998, (2): 148-155.
摘要:
通过对1994年6月广东洪涝期间省内南雄与电白两站逐时地面降水、气压和温度的小波分析,清楚地将影响两站的不同尺度的扰动显示出来,利用小波方差图可帮助确定该段时间的主要天气系统,利用小波逆变换可对原序列进行多种形式的重构。
通过对1994年6月广东洪涝期间省内南雄与电白两站逐时地面降水、气压和温度的小波分析,清楚地将影响两站的不同尺度的扰动显示出来,利用小波方差图可帮助确定该段时间的主要天气系统,利用小波逆变换可对原序列进行多种形式的重构。
1998, (2): 156-162.
摘要:
利用我国30年历年雷暴日资料,采用EOF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的分布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第一载荷向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方差贡献为35.1%,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所差异。30年来雷暴日总体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但是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却有相反的变化,距平场的年代变化特征和各代表区域年平均雷暴日距平序列均说明了以上的结论。
利用我国30年历年雷暴日资料,采用EOF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雷暴日的分布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第一载荷向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方差贡献为35.1%,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所差异。30年来雷暴日总体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但是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却有相反的变化,距平场的年代变化特征和各代表区域年平均雷暴日距平序列均说明了以上的结论。
1998, (2): 163-172.
摘要:
利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15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较成功的控制试验基础上,利用该模式输出结果研究了本次暴雨过程湿相对位涡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暴雨发生发展阶段,有强的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相伴随。对湿绝对位涡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在暴雨发展阶段,湿位涡变率为正,说明此时对流不稳定已有较强释放,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铅直通量辐合和次网格尺度的扭转效应;在暴雨消亡阶段,湿位涡变率为负,这主要是由气旋性涡度加强较快所致,对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的水平通量辐散和次网格尺度的铅直通量辐散。
利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15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较成功的控制试验基础上,利用该模式输出结果研究了本次暴雨过程湿相对位涡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暴雨发生发展阶段,有强的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相伴随。对湿绝对位涡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在暴雨发展阶段,湿位涡变率为正,说明此时对流不稳定已有较强释放,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铅直通量辐合和次网格尺度的扭转效应;在暴雨消亡阶段,湿位涡变率为负,这主要是由气旋性涡度加强较快所致,对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的水平通量辐散和次网格尺度的铅直通量辐散。
1998, (2): 173-180.
摘要:
用文献[1]建立的自适应多分辨数据滤波器进行了全球、中国及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对于较大时间尺度的演变来说主要特征是变暖,并为3个层次:即1919年以前的偏冷期;1920-1978年偏暖期和1979年以后的更暖期。对应于这种较大时间尺度的层次演变,全球的气温变化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突变特征,两个最明显增暖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20年和1979年。对应于较小时间尺度的演变来说,全球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则表现出较多冷暖交替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这时的多分辨滤波结果除保留有原较大时间尺度演变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点外,还增加了新的层次结构和新的突变点。(2)中国和云南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全球的气温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全球的气温变化在1955-1978年是一个极弱的偏冷期,1979年发生明显增暖的突变,而中国和云南的气温变化在1955-1986年则是一个极强的偏冷期,从1987年开始才出现明显增暖的突变。(3)云南近百年冬、春、夏、秋四季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冬、春季气温变化与中国的年气温变化情况相同,而夏、秋季气温变化则与北半球和全球的年气温变化情况相同。
用文献[1]建立的自适应多分辨数据滤波器进行了全球、中国及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对于较大时间尺度的演变来说主要特征是变暖,并为3个层次:即1919年以前的偏冷期;1920-1978年偏暖期和1979年以后的更暖期。对应于这种较大时间尺度的层次演变,全球的气温变化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突变特征,两个最明显增暖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20年和1979年。对应于较小时间尺度的演变来说,全球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则表现出较多冷暖交替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这时的多分辨滤波结果除保留有原较大时间尺度演变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点外,还增加了新的层次结构和新的突变点。(2)中国和云南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全球的气温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全球的气温变化在1955-1978年是一个极弱的偏冷期,1979年发生明显增暖的突变,而中国和云南的气温变化在1955-1986年则是一个极强的偏冷期,从1987年开始才出现明显增暖的突变。(3)云南近百年冬、春、夏、秋四季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冬、春季气温变化与中国的年气温变化情况相同,而夏、秋季气温变化则与北半球和全球的年气温变化情况相同。
1998, (2): 181-185.
摘要:
根据历史资料,应用投影寻踪回归(PPR)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建立了台风季节台风登陆华南年频次的PP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PR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逐步回归建模的预测精度。
根据历史资料,应用投影寻踪回归(PPR)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建立了台风季节台风登陆华南年频次的PP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PR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逐步回归建模的预测精度。
1998, (2): 186-192.
摘要:
根据目前的海洋-大气资料,对普遍关注的1997年3月在热带太平洋开始形成的一次新的强ENSO事件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持续增温1-4℃、热带印度洋海温也同步增暖。SOI持续异常低值,但还不及1982/1983年的强度。赤道太平洋对流层低层信风异常减弱,高层东风加强。OLR低值中心和最大负距平中心东移,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环太平洋沿岸热带地区出现明显旱涝异常。此次ENSO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本世纪最强的一次ENSO事件。与1982/1983、1986/1987年两次强ENSO事件进行了比较,以期提高对这一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异常最强信号的认识,为作好年度气候趋势预测提供大尺度的背景场条件。
根据目前的海洋-大气资料,对普遍关注的1997年3月在热带太平洋开始形成的一次新的强ENSO事件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持续增温1-4℃、热带印度洋海温也同步增暖。SOI持续异常低值,但还不及1982/1983年的强度。赤道太平洋对流层低层信风异常减弱,高层东风加强。OLR低值中心和最大负距平中心东移,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环太平洋沿岸热带地区出现明显旱涝异常。此次ENSO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本世纪最强的一次ENSO事件。与1982/1983、1986/1987年两次强ENSO事件进行了比较,以期提高对这一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异常最强信号的认识,为作好年度气候趋势预测提供大尺度的背景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