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7卷 第3期
1991, (3): 193-199.
摘要:
自80年代以来,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研究继60年代之后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国内外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近四年来成果十分喜人,如果我们把60年代的工作看成是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奠基,因为当时的三个主要工作(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热带大气波动和积云对流参数化理论)都是热带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理论,那么80年代的研究则是在上述基本理论基础上,联系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大气环流的一些异常变化提出新的理论。
自80年代以来,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研究继60年代之后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国内外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近四年来成果十分喜人,如果我们把60年代的工作看成是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奠基,因为当时的三个主要工作(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热带大气波动和积云对流参数化理论)都是热带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理论,那么80年代的研究则是在上述基本理论基础上,联系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大气环流的一些异常变化提出新的理论。
1991, (3): 200-209.
摘要:
文章采用准地转带耗散因子的大气和海洋的动量、热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描写大尺度运动的准地转海气耦台浅水模式,分别在中高纬和低纬地区讨论了海气的耦合效应,分析了耦合低频模(海洋模)的振荡周期随耦合频率和经向波数的变化转征,并由此而说明低频振荡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然后从海洋和大气的频散曲线中揭示出耦合强度对Rossby波传播的影响,还从缓变波列的观点,讨论了两种模之间的转换机制。 结果表明:Newton冷却Rayleigh摩擦对海洋Rossby波起稳定作用。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加,耦合低频模的周期也相应增加;经向波数越大,这种增加就越迅速。当耦合频率趋近于临界值时,海洋Rossby波趋于静止。当海气耦合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海洋Rossby波的传播方向变成与原来相反。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Rossby波的一部分将转换成大气Rossby波,本文求解了其能量转换系数。
文章采用准地转带耗散因子的大气和海洋的动量、热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描写大尺度运动的准地转海气耦台浅水模式,分别在中高纬和低纬地区讨论了海气的耦合效应,分析了耦合低频模(海洋模)的振荡周期随耦合频率和经向波数的变化转征,并由此而说明低频振荡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然后从海洋和大气的频散曲线中揭示出耦合强度对Rossby波传播的影响,还从缓变波列的观点,讨论了两种模之间的转换机制。 结果表明:Newton冷却Rayleigh摩擦对海洋Rossby波起稳定作用。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加,耦合低频模的周期也相应增加;经向波数越大,这种增加就越迅速。当耦合频率趋近于临界值时,海洋Rossby波趋于静止。当海气耦合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海洋Rossby波的传播方向变成与原来相反。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Rossby波的一部分将转换成大气Rossby波,本文求解了其能量转换系数。
1991, (3): 210-217.
摘要:
本文采用非线性浅水方程谱模式,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热带定常涡源对不同基流的动力作用。由试验结果看到,当基流有经向分布或为均一西风时,热带扰动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能激发大约3对波动,这些波动主要沿“大圆路径”传播,对中高纬的环流形势有重要影响。当基流为静止大气或全球东风时,热带外强迫力只能在其附近激发很弱的扰动。
本文采用非线性浅水方程谱模式,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热带定常涡源对不同基流的动力作用。由试验结果看到,当基流有经向分布或为均一西风时,热带扰动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能激发大约3对波动,这些波动主要沿“大圆路径”传播,对中高纬的环流形势有重要影响。当基流为静止大气或全球东风时,热带外强迫力只能在其附近激发很弱的扰动。
1991, (3): 218-225.
摘要:
本文利用1970—1979年COADS2°×2°格点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0°S—30°N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洋面上的有效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以及它们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结果指出:在冬季半球热带海洋外侧有大量的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向大气输送,输送通量的季节变化大;热带太平洋地区西北部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最大,赤道洋面地区热通量的年变化最小,潜热是洋面上热量输送的最大项,季节变化也最大;感热的输送量虽不及有效长波辐射,但其季节变化与有效长波辐射的变化相当;赤道地区是有效长波辐射和潜热通量的低值区,暖池地区是有效长波辐射的低值中心,靠近秘鲁海域的东南赤道太平洋是感热通量的负值区;热带太平洋西北部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热通量及年、季变化与亚洲季风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利用1970—1979年COADS2°×2°格点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0°S—30°N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洋面上的有效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以及它们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结果指出:在冬季半球热带海洋外侧有大量的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向大气输送,输送通量的季节变化大;热带太平洋地区西北部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最大,赤道洋面地区热通量的年变化最小,潜热是洋面上热量输送的最大项,季节变化也最大;感热的输送量虽不及有效长波辐射,但其季节变化与有效长波辐射的变化相当;赤道地区是有效长波辐射和潜热通量的低值区,暖池地区是有效长波辐射的低值中心,靠近秘鲁海域的东南赤道太平洋是感热通量的负值区;热带太平洋西北部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热通量及年、季变化与亚洲季风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1991, (3): 226-236.
摘要:
本文利用NOAA13年月平均格点资料分析了冬夏热带副热带射出长波辐射(OLR)的气候特征及其遥相关结构。结果表明,OLR场的高低值带有明显的季节变动,低值带中心从冬至夏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移至孟加拉湾,高值带从冬至夏北移约10—15个纬度,但东南太平洋高值区的位置无明显季节变动。 遥相关结构分析表明,冬夏季节OLR场分别有8个遥相关关键区,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同时性遥相关联系。冬季遥相关型主要由位于赤道低纬度“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的纬向2波式遥相关和在太平洋中部、东亚地区,南北半球副热带与赤道地区的经向负遥相关型组成。夏季OLR遥相关关键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湾至赤道西太平洋、东太平洋与低纬度大西洋和中纬度东亚沿海与北美大陆,构成低纬度和中纬度两类纬向正遥相关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冬夏OLR遥相关型的年际变化较好地揭示了OLR场异常与ENSO、低纬度Walker、Hadley环流等海—气系统异常的整体联系。
本文利用NOAA13年月平均格点资料分析了冬夏热带副热带射出长波辐射(OLR)的气候特征及其遥相关结构。结果表明,OLR场的高低值带有明显的季节变动,低值带中心从冬至夏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移至孟加拉湾,高值带从冬至夏北移约10—15个纬度,但东南太平洋高值区的位置无明显季节变动。 遥相关结构分析表明,冬夏季节OLR场分别有8个遥相关关键区,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同时性遥相关联系。冬季遥相关型主要由位于赤道低纬度“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的纬向2波式遥相关和在太平洋中部、东亚地区,南北半球副热带与赤道地区的经向负遥相关型组成。夏季OLR遥相关关键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湾至赤道西太平洋、东太平洋与低纬度大西洋和中纬度东亚沿海与北美大陆,构成低纬度和中纬度两类纬向正遥相关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冬夏OLR遥相关型的年际变化较好地揭示了OLR场异常与ENSO、低纬度Walker、Hadley环流等海—气系统异常的整体联系。
1991, (3): 237-245.
摘要:
通过对冬季太平洋海温场及滞后0—6月的欧亚500hPa高度场的联合REOF相关分析发现,与500hPa环流异常相联系的冬季海温异常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EC型、KC型和WD型,其异常中心区域分别对应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加利福利亚海流区、黑潮区和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各型海温异常对欧亚500hPa环流具有不同的滞后影响特征,滞后0—3月的影响区主要是低纬度地区,4个月以后可达中纬度地区,尤其是对我国东部上空环流的影响。无论是中纬度海洋还是低纬度海洋均可对滞后4个月以后的东亚中纬度环流产生明显影响。
通过对冬季太平洋海温场及滞后0—6月的欧亚500hPa高度场的联合REOF相关分析发现,与500hPa环流异常相联系的冬季海温异常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EC型、KC型和WD型,其异常中心区域分别对应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加利福利亚海流区、黑潮区和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各型海温异常对欧亚500hPa环流具有不同的滞后影响特征,滞后0—3月的影响区主要是低纬度地区,4个月以后可达中纬度地区,尤其是对我国东部上空环流的影响。无论是中纬度海洋还是低纬度海洋均可对滞后4个月以后的东亚中纬度环流产生明显影响。
1991, (3): 246-253.
摘要:
本文用较新的资料,较仔细地分析了南海海温的变化及其对广东雨量的影响。发现南海海温具有25—32个月的变化周期,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南海海温变化落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8个月,南海海温异常主要出现在2—7月。 广东各地,暖水年平均雨量大于冷水年平均雨量。但年内各月有一定差异。分析发现,暖水年,南海海温对副高有加强和吸引西伸作用,冷水年则起减弱东移作用。
本文用较新的资料,较仔细地分析了南海海温的变化及其对广东雨量的影响。发现南海海温具有25—32个月的变化周期,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南海海温变化落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8个月,南海海温异常主要出现在2—7月。 广东各地,暖水年平均雨量大于冷水年平均雨量。但年内各月有一定差异。分析发现,暖水年,南海海温对副高有加强和吸引西伸作用,冷水年则起减弱东移作用。
1991, (3): 254-258.
摘要:
以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实时资料库和大气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在VAX6220机上建立了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准业务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并从199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了连续22天的试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系统能稳定及时地提供12小时和24小时的预报产品,对短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实时资料库和大气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在VAX6220机上建立了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准业务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并从199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了连续22天的试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系统能稳定及时地提供12小时和24小时的预报产品,对短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991, (3): 259-267.
摘要:
本文用ECMEF/WMO的2.5°×2.5°网格点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月份的12次西太平洋副高中期进退过程进行了合成。用此合成场计算不东亚地区的凝结加热率,讨论了凝结加热的分布及其中期变动规律,以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进退的关系。分析表明,由于热带西南季风气流涌入我国大陆引起的大陆东部地区凝结加热的变动是西太平洋副高进退的最直接动力,它是这一地区的加热场与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反馈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然结果。
本文用ECMEF/WMO的2.5°×2.5°网格点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月份的12次西太平洋副高中期进退过程进行了合成。用此合成场计算不东亚地区的凝结加热率,讨论了凝结加热的分布及其中期变动规律,以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进退的关系。分析表明,由于热带西南季风气流涌入我国大陆引起的大陆东部地区凝结加热的变动是西太平洋副高进退的最直接动力,它是这一地区的加热场与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反馈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然结果。
1991, (3): 268-274.
摘要:
本文应用大气所二室改建的二层球谱模式,引入OSU二层格点模式的物理过程,模拟了5月份东南亚和我国南海的夏季风环流。通过有无地形作用的对比试验,揭示出地形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以及季风区降水和大气热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应用大气所二室改建的二层球谱模式,引入OSU二层格点模式的物理过程,模拟了5月份东南亚和我国南海的夏季风环流。通过有无地形作用的对比试验,揭示出地形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以及季风区降水和大气热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1991, (3): 275-281.
摘要:
本文运用ECMWF的低频带通滤波资料,利用方差分析、Hovmöller图和单点相关的分析方法,对1984年6—9月南半球200hPa风场进行研究,得到了准40天振荡的活动分布及位相传播、能量频散等演变特征。
本文运用ECMWF的低频带通滤波资料,利用方差分析、Hovmöller图和单点相关的分析方法,对1984年6—9月南半球200hPa风场进行研究,得到了准40天振荡的活动分布及位相传播、能量频散等演变特征。
1991, (3): 282-288.
摘要:
本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客观分析资料计算了850、200百帕层候平均位势高度(H)和西风分量(u)的谐波以及准40天振荡能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同一要素准40天振荡能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它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种外部强迫。有必要对准40天振荡现象的气候学作深入分析。
本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客观分析资料计算了850、200百帕层候平均位势高度(H)和西风分量(u)的谐波以及准40天振荡能量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同一要素准40天振荡能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它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种外部强迫。有必要对准40天振荡现象的气候学作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