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7卷 第2期
1991, (2): 97-103.
摘要:
本文采用上海16年(1970—1985年)逐日平均气压资料,用相空间延拓的方法,计算了它的关联维D和Kalmogorov熵的近似值二阶Renyi嫡K2。得到D=7.7~7.9,为分数值,K2约为0.1,是一正数值。证明我国季风区短期天气吸引子是一种浑沌运动。由K2数值直接估计可预报时间T=(1K2)约为十天,与早期动力统计学方法所得的可预报时间尺度相一致。 本文计算中,考察了相空间拓展时延滞τ的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关联维D和K2对τ均是收敛的。对本文所用上海逐日平均气压序列,用延滞τ=5延拓的相空间,各坐标分量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动力学特征量是稳定可靠的。
本文采用上海16年(1970—1985年)逐日平均气压资料,用相空间延拓的方法,计算了它的关联维D和Kalmogorov熵的近似值二阶Renyi嫡K2。得到D=7.7~7.9,为分数值,K2约为0.1,是一正数值。证明我国季风区短期天气吸引子是一种浑沌运动。由K2数值直接估计可预报时间T=(1K2)约为十天,与早期动力统计学方法所得的可预报时间尺度相一致。 本文计算中,考察了相空间拓展时延滞τ的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关联维D和K2对τ均是收敛的。对本文所用上海逐日平均气压序列,用延滞τ=5延拓的相空间,各坐标分量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动力学特征量是稳定可靠的。
1991, (2): 104-112.
摘要:
本文应用1982年11月16日—1983年3月15日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及向外长波辐射资料(OLR),考察了冬季亚澳季风区季风环流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冬季亚澳季风盛期的月平均流场;对澳大利亚季风活跃与中断的几个不同时期流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冬季亚澳地区季风环流的演变具有准40天低频振荡特征。主要表现是局地哈得莱环流的准40天强弱变化,澳大利亚季风槽的东西进退,以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
本文应用1982年11月16日—1983年3月15日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及向外长波辐射资料(OLR),考察了冬季亚澳季风区季风环流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冬季亚澳季风盛期的月平均流场;对澳大利亚季风活跃与中断的几个不同时期流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冬季亚澳地区季风环流的演变具有准40天低频振荡特征。主要表现是局地哈得莱环流的准40天强弱变化,澳大利亚季风槽的东西进退,以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
1991, (2): 113-120.
摘要:
本文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南海SST场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客观区划。结果表明,南海SST场可划分为七个区域,它们具有自身特定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不同的海洋动力学特征,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海区的形成可能分别与季风、南海海流、上升流、海洋涡旋、地理特征等因素有关,文中还对各主因子(对应于不同的海区)进行最大熵谱和交叉谱分析,得到各海区的显著周期和它们之间的显著耦合振荡周期,说明各海区除具有各自的特征外,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本文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南海SST场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客观区划。结果表明,南海SST场可划分为七个区域,它们具有自身特定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不同的海洋动力学特征,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海区的形成可能分别与季风、南海海流、上升流、海洋涡旋、地理特征等因素有关,文中还对各主因子(对应于不同的海区)进行最大熵谱和交叉谱分析,得到各海区的显著周期和它们之间的显著耦合振荡周期,说明各海区除具有各自的特征外,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1991, (2): 121-126.
摘要:
本文运用Hoskins和Simmons的波流相互作用原理,分析1981—1982年冬、夏季对流层高层200hPa上纬向非对称基本流(时间平均流)的正压不稳定和30—50天振荡的关系。指出西风急流的出口区是30—50天振荡动能和基本流以及低频振荡相互作用的最强的区域,且低频振荡从基本流的正压不稳定中获得能量,并在一周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还表明,由于基本流的正压不稳定作用,使40°N的亚洲大陆和沿海及45°N的大西洋中部附近成为夏季30—50天振荡的主要能源区,使30°N的中太平洋和40°N的北美东部附近成为冬季30—50天振荡的主要能源区。
本文运用Hoskins和Simmons的波流相互作用原理,分析1981—1982年冬、夏季对流层高层200hPa上纬向非对称基本流(时间平均流)的正压不稳定和30—50天振荡的关系。指出西风急流的出口区是30—50天振荡动能和基本流以及低频振荡相互作用的最强的区域,且低频振荡从基本流的正压不稳定中获得能量,并在一周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还表明,由于基本流的正压不稳定作用,使40°N的亚洲大陆和沿海及45°N的大西洋中部附近成为夏季30—50天振荡的主要能源区,使30°N的中太平洋和40°N的北美东部附近成为冬季30—50天振荡的主要能源区。
1991, (2): 127-134.
摘要:
本文采用多重尺度分析方法讨论了在波动之间的弱非线性相互作用时锋面附近的垂直环流的特征,发现:当基本风场随高度分布有极小值点并且这种分布曲线的曲率半径不大于10公里时,此垂直环流呈孤立重力波特征。
本文采用多重尺度分析方法讨论了在波动之间的弱非线性相互作用时锋面附近的垂直环流的特征,发现:当基本风场随高度分布有极小值点并且这种分布曲线的曲率半径不大于10公里时,此垂直环流呈孤立重力波特征。
1991, (2): 135-142.
摘要:
本文根据雨量资料划分出华南前汛期发生旱涝的年份。提出用前期北半球500百帕的月平均环流特征作为预报因子,采取二次判别函数建立预报方程.所得方程的历史拟合率高,可供预报业务工作应用。
本文根据雨量资料划分出华南前汛期发生旱涝的年份。提出用前期北半球500百帕的月平均环流特征作为预报因子,采取二次判别函数建立预报方程.所得方程的历史拟合率高,可供预报业务工作应用。
1991, (2): 143-153.
摘要:
本文采用多层非线性平衡模式及动能平衡和能量转换方程对华南两类季风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陆上类风的无辐散部分引起的垂直运动是基本的,而大尺度凝结加热和积云对流加热引起的垂直运动有很大的增幅作用,海上类垂直运动场主要靠弱积云对流维持。两类季风槽内辐散风的动能制造及次网格尺度效应都是主要的动能源,而无辐散风则引起负的动能产生。两类季风槽内都有一致的正斜压转换。
本文采用多层非线性平衡模式及动能平衡和能量转换方程对华南两类季风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陆上类风的无辐散部分引起的垂直运动是基本的,而大尺度凝结加热和积云对流加热引起的垂直运动有很大的增幅作用,海上类垂直运动场主要靠弱积云对流维持。两类季风槽内辐散风的动能制造及次网格尺度效应都是主要的动能源,而无辐散风则引起负的动能产生。两类季风槽内都有一致的正斜压转换。
1991, (2): 154-161.
摘要:
华南前汛期福建古田地区的主要降水云系为积层混合云和层状云。本文利用9年从积层混合云和层状云内观测到的亮带回波资料对古田地区前汛期的亮带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亮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在不同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下的差异问题。
华南前汛期福建古田地区的主要降水云系为积层混合云和层状云。本文利用9年从积层混合云和层状云内观测到的亮带回波资料对古田地区前汛期的亮带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亮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在不同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下的差异问题。
1991, (2): 162-169.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内伶仃岛低空温、风探测资料和海岛及其附近海面大气边界层的平均结构,讨论了海陆环流,并把实测风速廓线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文综合分析了内伶仃岛低空温、风探测资料和海岛及其附近海面大气边界层的平均结构,讨论了海陆环流,并把实测风速廓线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1991, (2): 170-175.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大尺度运动中常被略而不计的非线性流场扰动和温湿场扰动的作用。为此选择三个不同类型的暴雨个例,分析表明需要重视非科氏力场中运动的特性,它表现出旋转流体自身的涡度场和散度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暴雨系统的急剧变化。其次,环境场的层结稳定度水平扰动与垂直运动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会激发出次级环流,促使暴雨过程发展。
本文着重讨论大尺度运动中常被略而不计的非线性流场扰动和温湿场扰动的作用。为此选择三个不同类型的暴雨个例,分析表明需要重视非科氏力场中运动的特性,它表现出旋转流体自身的涡度场和散度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暴雨系统的急剧变化。其次,环境场的层结稳定度水平扰动与垂直运动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会激发出次级环流,促使暴雨过程发展。
1991, (2): 176-181.
摘要:
本文利用1982年7—9月地面气压,850、500hPa高度和温度,广东地区测站的雨量等资料,进行功率谱、交叉谱、凝聚谱以及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这年夏季,印缅槽存在准三周的周期振荡,澳大利亚冷高压存在准两周的周期振荡,两者叠加的结果,与广东地区降水存在的准两周和准一周的振荡周期相吻合。研究还指出,这两个系统的周期变化比广东地区的降水超前1—3天。
本文利用1982年7—9月地面气压,850、500hPa高度和温度,广东地区测站的雨量等资料,进行功率谱、交叉谱、凝聚谱以及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这年夏季,印缅槽存在准三周的周期振荡,澳大利亚冷高压存在准两周的周期振荡,两者叠加的结果,与广东地区降水存在的准两周和准一周的振荡周期相吻合。研究还指出,这两个系统的周期变化比广东地区的降水超前1—3天。
1991, (2): 182-192.
摘要:
曾庆存[1]曾指出,数值模拟研究把气象科学从定性和理论的解释提高到定量计算的严密推理的高度,可以检验原来的假设和理论是否正确,又可以发现更多更新更准确和更全面的规律性,发展新理论。
曾庆存[1]曾指出,数值模拟研究把气象科学从定性和理论的解释提高到定量计算的严密推理的高度,可以检验原来的假设和理论是否正确,又可以发现更多更新更准确和更全面的规律性,发展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