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19卷 第1期
2003, (1): 1-8.
摘要: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的集合平均预报与控制试验的预报水平相接近。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约有60%~70%个例的集合路径预报得到改进。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当环境引导气流较弱时,进行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预报结果的改善较明显。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的集合平均预报与控制试验的预报水平相接近。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约有60%~70%个例的集合路径预报得到改进。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当环境引导气流较弱时,进行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预报结果的改善较明显。
2003, (1): 9-16.
摘要:
根据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22.5°S~22.5°N,42.5°E~77.5°W)1951~1995年逐月5°×5°的海面温度距平资料,首先进行了海面温度距平的平均功率谱分析,获取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海面平均温度距平存在准12年和准4年的周期变化;然后,利用多维时间序列的交叉谱分析,进一步分别分析了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各格点上海面温度距平在准12年和准4年演变周期各格点之间的演变位相及演变落后时间,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根据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22.5°S~22.5°N,42.5°E~77.5°W)1951~1995年逐月5°×5°的海面温度距平资料,首先进行了海面温度距平的平均功率谱分析,获取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海面平均温度距平存在准12年和准4年的周期变化;然后,利用多维时间序列的交叉谱分析,进一步分别分析了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各格点上海面温度距平在准12年和准4年演变周期各格点之间的演变位相及演变落后时间,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2003, (1): 17-26.
摘要:
利用NCEP/NCAR数据集中1979~1996年3~7月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经过候平均整理后,自己定义副高强度、西脊点和脊线,然后对它们进行各种距平处理、小波变换和EOF分析,发现3~7月内副高季节内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次突变过程,在时间上分别对应着南海季风爆发、江南梅雨发生和梅雨结束,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副高活动的年际变化主要有4年左右和8年左右的周期。
利用NCEP/NCAR数据集中1979~1996年3~7月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经过候平均整理后,自己定义副高强度、西脊点和脊线,然后对它们进行各种距平处理、小波变换和EOF分析,发现3~7月内副高季节内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次突变过程,在时间上分别对应着南海季风爆发、江南梅雨发生和梅雨结束,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副高活动的年际变化主要有4年左右和8年左右的周期。
2003, (1): 27-35.
摘要:
用低阶大气环流谱模式就前期冬春季南海-热带东印度洋(10°N~15°S,90~120°E)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时,其南北两侧大气低层出现异常气旋性环流,高层出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其东西两侧,在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强大的异常辐合,高层出现强大的异常辐散;在热带西印度洋大气低层为明显的辐散,高层为明显的辐合,得到了与Gill理论相一致的结论。此时大气低层赤道两侧异常气旋性环流阻挡了赤道索马里越赤道SW气流进入南海,加强了赤道西风,并明显
用低阶大气环流谱模式就前期冬春季南海-热带东印度洋(10°N~15°S,90~120°E)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时,其南北两侧大气低层出现异常气旋性环流,高层出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其东西两侧,在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强大的异常辐合,高层出现强大的异常辐散;在热带西印度洋大气低层为明显的辐散,高层为明显的辐合,得到了与Gill理论相一致的结论。此时大气低层赤道两侧异常气旋性环流阻挡了赤道索马里越赤道SW气流进入南海,加强了赤道西风,并明显
2003, (1): 36-42.
摘要:
利用1951~2000年北太平洋海温和副高特征量资料,探讨夏半年副高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发现影响副高活动的海温关键区赤道东太平洋前期信息最明显,从前期秋季持续至春季都保持与夏半年各月副高强度、西伸脊点位置的高相关;ENSO事件的形成超前于副高强度的转折约半年时间;ElNino年副高持续偏强偏西,LaNina年则相反,脊线位置也有所反映,但不如强度与西伸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表明,福建雨季降水、副高强度与Nino3区海温存在着大约相一致的年代际振荡与突变时间;雨季降水分布的异常直接受到副高活动的影响,而副
利用1951~2000年北太平洋海温和副高特征量资料,探讨夏半年副高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发现影响副高活动的海温关键区赤道东太平洋前期信息最明显,从前期秋季持续至春季都保持与夏半年各月副高强度、西伸脊点位置的高相关;ENSO事件的形成超前于副高强度的转折约半年时间;ElNino年副高持续偏强偏西,LaNina年则相反,脊线位置也有所反映,但不如强度与西伸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表明,福建雨季降水、副高强度与Nino3区海温存在着大约相一致的年代际振荡与突变时间;雨季降水分布的异常直接受到副高活动的影响,而副
2003, (1): 43-52.
摘要:
利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分析了经向风应力和纬向风应力对热带太平洋不稳定海气耦合模态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在局地热力平衡假设下,海气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Kelvin波的不稳定,该不稳定模态发生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只有纬向风应力对其作出贡献;在海温仅由平流过程决定的假设下,海气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Rossby波的不稳定,该不稳定模态在整个波长范围内都有发生,波长越大,不稳定越强,经向风应力与纬向风应力都可以对海洋Rossby波的不稳定作出贡献,但是前者贡献较小;不稳定Rossby波比不稳定Kelvin波的增长率要小;
利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分析了经向风应力和纬向风应力对热带太平洋不稳定海气耦合模态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在局地热力平衡假设下,海气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Kelvin波的不稳定,该不稳定模态发生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只有纬向风应力对其作出贡献;在海温仅由平流过程决定的假设下,海气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Rossby波的不稳定,该不稳定模态在整个波长范围内都有发生,波长越大,不稳定越强,经向风应力与纬向风应力都可以对海洋Rossby波的不稳定作出贡献,但是前者贡献较小;不稳定Rossby波比不稳定Kelvin波的增长率要小;
2003, (1): 53-60.
摘要:
应用逐时GMS-5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对1998~2000年夏季(6、7、8月)东亚地区各网格点的TBB按TBB≤-32℃及TBB≤-52℃这两个对流云顶阈值范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流云顶TBB阈值出现的频率分布可以客观地揭示对流的地理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应用逐时GMS-5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对1998~2000年夏季(6、7、8月)东亚地区各网格点的TBB按TBB≤-32℃及TBB≤-52℃这两个对流云顶阈值范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流云顶TBB阈值出现的频率分布可以客观地揭示对流的地理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2003, (1): 61-66.
摘要:
运用1998~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上182天的极轨气象卫星资料,研究了由计算机客观自动追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方法和由此得到的28685个MCSs及提取的相关信息,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夏季高原上MCS初生阶段的日频数、强度、形状、日变化、地理分布等诸多特征。得到了高原上每日平均有163个MCSs生成,其中约有76%的面积仅为数百km2,>104km2的极少(占4%);它们的形状多为带状、逗点状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圆形和椭圆形只占近3
运用1998~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上182天的极轨气象卫星资料,研究了由计算机客观自动追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方法和由此得到的28685个MCSs及提取的相关信息,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夏季高原上MCS初生阶段的日频数、强度、形状、日变化、地理分布等诸多特征。得到了高原上每日平均有163个MCSs生成,其中约有76%的面积仅为数百km2,>104km2的极少(占4%);它们的形状多为带状、逗点状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圆形和椭圆形只占近3
2003, (1): 67-72.
摘要: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值选为-46℃。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值选为-46℃。
2003, (1): 73-78.
摘要:
以热带城市景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城市扩大而受影响的景洪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受城市影响较小的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气象站气温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景洪室内外气温均有升高趋势,其增温强度干季大于雨季;而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效应与亚热带的昆明站和温带的北京朝阳站相反,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小于室外气温。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数据,并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以热带城市景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城市扩大而受影响的景洪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受城市影响较小的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气象站气温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景洪室内外气温均有升高趋势,其增温强度干季大于雨季;而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效应与亚热带的昆明站和温带的北京朝阳站相反,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小于室外气温。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数据,并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2003, (1): 79-86.
摘要:
列举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东亚复季风强度指数(黄刚、严中伟定义的东亚环流异常指数HYI、张庆云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ZTCT、孙秀荣等的东亚海陆温差指数SCHI、施能等用海陆气压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SXWI),并比较了各种指数与同斯我国气温及降水的相关分布情况,发现的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和降水异常及表征低层东亚夏季风强度方面.几种指数都有相当好的辨别能力并各具特色.此外还讨论了强.弱夏季风年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异常分布特征。
列举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东亚复季风强度指数(黄刚、严中伟定义的东亚环流异常指数HYI、张庆云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ZTCT、孙秀荣等的东亚海陆温差指数SCHI、施能等用海陆气压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SXWI),并比较了各种指数与同斯我国气温及降水的相关分布情况,发现的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和降水异常及表征低层东亚夏季风强度方面.几种指数都有相当好的辨别能力并各具特色.此外还讨论了强.弱夏季风年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异常分布特征。
2003, (1): 87-93.
摘要:
用1979~1999年共21年资料分析了全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并初步讨论了东半球低层主要通道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越赤道气流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对称性,即通道分布的高低层不对称性和沿纬圈不对称。低层通道窄而多,高层通道宽而少;东半球低层通道数目远较西半球多,且强度更强。无论高、低层,夏季越赤道气流总和都强于冬季。这也反映了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的不对称性,即空气质量的交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半球。东半球低层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受TBO(2~3年周期)和ENSO(4~7年
用1979~1999年共21年资料分析了全球越赤道气流的空间分布,并初步讨论了东半球低层主要通道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越赤道气流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对称性,即通道分布的高低层不对称性和沿纬圈不对称。低层通道窄而多,高层通道宽而少;东半球低层通道数目远较西半球多,且强度更强。无论高、低层,夏季越赤道气流总和都强于冬季。这也反映了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的不对称性,即空气质量的交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半球。东半球低层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受TBO(2~3年周期)和ENSO(4~7年
2003, (1): 94-100.
摘要:
通过对1988~1997年十年中冷空气造成的广东沿海强东北季风过程的统计研究,挑选出多个与强东北季风相关程度较高的因子作最优因子组合,分月份、分时次共设计了24条概率预报方程,从而建立起冬春季强东北季风概率预报方法,因子结构合理,处理技术科学,所有计算过程完全客观定量。预报检验和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的预报结果效果良好,有较高的应用参考价值。
通过对1988~1997年十年中冷空气造成的广东沿海强东北季风过程的统计研究,挑选出多个与强东北季风相关程度较高的因子作最优因子组合,分月份、分时次共设计了24条概率预报方程,从而建立起冬春季强东北季风概率预报方法,因子结构合理,处理技术科学,所有计算过程完全客观定量。预报检验和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的预报结果效果良好,有较高的应用参考价值。
2003, (1): 101-106.
摘要:
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对流活动(OLR)和海温SST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场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上存在类似偶极子型的两个符号相反的显著相关区。ENSO期间,两区对流活动变化趋势相反,由两者之差建立对流涛动指数COI(Convective activities oscillationindex)。并以1997/1998年暖事件和1998/2000年冷事件为例分析了COI在ENSO监测中的作用。分析表明,COI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气相互作用信息,同其他指数相比,具有一定
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对流活动(OLR)和海温SST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场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上存在类似偶极子型的两个符号相反的显著相关区。ENSO期间,两区对流活动变化趋势相反,由两者之差建立对流涛动指数COI(Convective activities oscillationindex)。并以1997/1998年暖事件和1998/2000年冷事件为例分析了COI在ENSO监测中的作用。分析表明,COI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气相互作用信息,同其他指数相比,具有一定
2003, (1): 107-112.
摘要: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东海热带气旋预报模式,讨论用卫星亮温资料变分同化初始温度场及相对湿度场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400~925hPa模式层的温度场、相对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分同化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东海热带气旋预报模式,讨论用卫星亮温资料变分同化初始温度场及相对湿度场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400~925hPa模式层的温度场、相对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分同化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有较好的实用意义。